不顾一切的夫妻情、同仇敌忾的民族情、依依不舍的战友情和为爱坚守到底的母子情,这些情感反复交织贯穿于整部剧中,使苗花的形象得到了很大的升华,赢得了更多观众的怜悯和同情之心,给人们带来心灵的震撼。剧中有王勇三次阻止苗花跟随红军北上,到最后被妻子坚定的信念所征服这一过程,也从苗花所表现出的大爱相互融合。
(一)为爱不顾一切的夫妻情
父老乡亲们送红军战士们远征,苗花是王勇的妻子,坚持要同丈夫北上。苗花拉着丈夫,竭力说服王勇:“我的家就是你,你去哪我去哪,洞房夜你发过誓,生生死死不分离……”。王勇坚决不同意,然而,在红军出发的那一刻,苗花偷偷加入了红军部队。
(二)同仇敌忾的民族情
在战场上,王勇发现了妻子苗花,说:“你怎么在这?”苗花说:“我帮方队长护送伤员,跟随着大部队就来了!”王勇:“胡闹!你肚子里有娃!”面对残酷的战争,王勇和苗花内心感慨万分。当炮声又响起,二人同时望向远方,“战友身后千万人站起,我们的爱让生命接力”,这时主题音乐响起,王勇为了苗花和她肚子里的孩子,苗花为了红军战士,王勇拉着苗花的手让她赶紧回家,可是苗花坚定地表明自己的决心:“我将带着燃烧的记忆,和我们的娃儿走到底!”
(三)依依不舍的战友情
娄山关战斗中,家乡的战友石虎为保护老乡不幸中弹牺牲,牺牲前还掏出一枚银圆作为他最后的党费。王勇拿着这块带血的银圆,内心无限感慨,苗花担心丈夫的安慰唱道:“勇往直前,有苗花在你身边……生死早已置之度外!生死早已置之度外!”这首家乡的山歌不仅是对石虎牺牲的悲痛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苗花坚定的信念。
(四)为爱坚守到底的母子情
在松潘大草地上苗花面临早产而失血过多,即将死去。面对丈夫的牺牲,她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心中无限痛楚,把理想和希望寄托在红娃身上,用尽最后的力气唱出“红军的孩子永远是红军。”这一段充分地表达了苗花更加坚定自己的信仰,也达成了与丈夫王勇的承诺,生生死死不分离。
三、二重唱《我的战友们》音乐分析王畅唱
歌剧中大量的合唱以外,还有很多二重唱,作曲家充分发挥人声的作用,男声二重唱、男女二重唱以及领唱加重唱等等,恰恰说明了二重唱是歌剧舞台表现上的重要音乐手段,重唱不仅丰富了和声,还丰富了听觉,极大地提高了人声的艺术表现力。在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中作曲家就很好地运用了各种形式的二重唱来表现剧情和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每一个红军战士们的内心情感的表现。例如在第二幕一场中陈师长和敌军长的男声二重唱,一个是大义凛然的陈师长,一个是阴险狡诈的敌军长,面对敌军长的循循善诱,陈师长不仅抵住了诱惑,发誓死也光荣,为共产党奉献一生,二人在紧张的形势下,伴随
着交响乐极具戏剧化的音响彩,鲜明的节奏感和跳跃性的音符使得周围环境不断升温,观众的内心随着剧情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再如:歌剧中第四幕一场炊事班长老郭和老郭妻的二重唱,在老郭睡梦中梦到自己的妻子日日夜夜盼望着他回家,两个人在一问一答中叙述着故事的情节,彼此之间形成呼应的关系,达到一种轮唱的效果。无论在剧情的铺设、作曲技法、演唱、舞台的表演、人物性格特征以及音乐本体上,使音响彩的不断变化,达到一种真实的境界,仿佛观众置身其中,感受着当年红军长征时热血沸腾的心。下面我们来看苗花和王勇的二重唱,并分别对他们进行音乐和演唱的分析。
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王勇一角由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怡然演绎。王勇在歌剧中扮演的是红二连的连长,又是苗花的丈夫。这个双重身份的人物形象在剧中,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支柱性的作用。通过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看,王勇是一个心思细腻、足智多谋、骁勇善战的这样一个不畏牺牲的具有高尚的民族英雄的形象。这首二重唱《我的战友们》出现在歌剧的第二幕一场中,看到战士们不幸牺牲,面对生离死别近在眼前,他们心中感慨万千,于是二人演唱了这首慷慨激昂的二重唱。
(一)音乐分析
全曲共有100小节,A1+间奏+A2+间奏+二重唱+间奏+A2。调式分析:(A1+间奏+A2+间奏)G徵、二重唱(c商—g商—a羽)、最后是e商。
A1(1-7)是王勇的独唱,调性为G徵调式。旋律是由两个相同乐句的四度变化模进重复,先是在中声区
然后旋律继续向上发展,八度的大跳,同音的反复以及休止符的运用在这里都恰到好处的渲染了此刻的人物心理变化,第五小节人物情绪达到高潮,随即旋律以级进和跳进的形式向下发展,走向情绪的低谷。
随着长笛的声响以半音级进向下,弦乐声部形成和弦式的伴奏织体,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第一乐句通过三度大跳、切分音和三连音的节奏型推动音乐继续发展,在“啊”的地方旋律是环绕的线条,再分解和弦做向下
真正死亡的时候,苗花内心也是心如刀绞般沉痛,从刚入伍的那天起,她亲身经历了战争和死亡,内心无限感慨,她发自内心地自言自语道:“看这一路鏖兵,战友们相继离去,啊!啊!看着天边残阳如血,啊!”。苗花在这里面注入太多复杂的感情,从小字一组的D开始,旋律逐渐上行,为情绪的爆发做准备,两个“啊”字以旋律上行再下行,表现了先爆发情感,再无助的哀叹,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内心波澜起伏的复杂交织的情感。苗花透过充满硝烟的战场,望向远方的天空,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将“残阳”比作“鲜血”,这也是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的手法之一,紧接着就是“啊”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扣人心弦。演唱时注意腔体打开,时刻保持放松的状态,大牙关放松,软腭上抬,气息下沉,利用横膈膜挡气,使声音呈现一个“漏斗”型的状态。前面是比较低的音区,女高音声部容易虚,气息不稳,造成这一问题最主要的原因是横膈膜挡气不够、下巴太撑不够放松、腔体没有完全打开以及喉头没有放下来有关,使气息流动起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多注意上面的问题,根据每个人情况不同,因人而异,时刻检查是否都做到位了。咬字要呈“枣胡”状,也就是咬住字头,唱字腹,尤其是“相”“去”“天”“血”等字,稍微把口腔竖起来,使声音饱满圆润。再如“啊”字,使气息的流动,就要先做好大牙关的打开和放松,喉头的稳定,让气息带动声音在腔体内流动起来。
随着远方炮声连绵不断,王勇唱道:
“听这,听这,炮声,炮声,送英灵远去,送英灵远去。”旋律以级进、三连音和琶音的运用,以及从重复的歌词中可以看到,表现了王勇通过炮声悼念死去的战友,化悲痛为力量,化无声为有声。演
唱时的感情是听到炮声激起了演唱者内心的信念,声音要刚劲有力,用金属般的音来表现人物的心情。接着苗花唱道:
“看这被鲜血染红的土地,看这被鲜血染红的土地。”与王勇的演唱形成了一种排比的句式,中间没有过多的表情符号和速度力度的标记,当苗花演唱完紧接着是两个人同时演唱,“留下生命最后的印记,最后的印记,最后的印记,印记。”这里标注的表情符号“poco rall.”在节拍速度和演唱力度上同时渐慢。演唱时注意每个字都要唱清楚,声音坚定有力,并融合在一起,音的重复使演唱者情绪更加紧张和激动。经过两小节的间奏,重唱“战友身后,千万人站起。我们的爱,我们的爱,让生命接力。”从歌词中可以看出,表达了他们对战争胜利的坚定信仰,也预示一个新生命的即将到来,歌曲在速度上逐渐加快,相同的节奏音型
不断以重复、模进进行,在最后达到情绪的爆发。
三小节的间奏以模进的形式不断向下延伸,比较明亮彩的单旋律伴随在苗花歌声中像浪花一样不断起伏,歌唱性的旋律也是以重复模进的手法不断发展着,变化着。接下来两个人的二重唱以卡农的形式重复,形成支声复调①的演唱手法,强调和声的彩和情感的表达。最后在“啊”上达到歌曲的第二个高潮,同时表达了两个人的爱,坚定不移,演唱时在声音力度上要坚定、饱满,掷地有声。当主题旋律的在再现时,王勇拉着苗花的手让她回家,但苗花坚决要留下来,此时她深情地说:“此时,你让我回家,
我怎忍心回去,王勇啊,王勇啊,王勇啊!”她祈求王勇让她留下,用了三个“王勇啊”,用了模进重复的手法,一次比一次心切,表达了此刻人物坚定的信念,随着旋律渐快,苗花接着唱道:“我将带着燃烧的记忆,我将带着燃烧的记忆,和我们的娃儿走到底,走到底!”旋律运用了重复模进的手法,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表达人物内心坚定的信念以及在艰难险阻面前勇往直前,毫不退缩的一个女性英雄的形象。二重唱最难唱的就是在速度和力度的控制、节奏的把握以及两个人声音上的融合,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听辨能力,才能表现好一部作品。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音乐是一部比较完整的歌剧音乐,它达到了个性、民族性与戏剧性的尽可能的有机统一。整部歌剧的音乐铿锵而有力,苍凉而悲壮,迸发着强烈的悲剧性激情。同时,每个人物的音乐又有突出的个性特征,用铿锵有力地进行曲式的节奏,大幅度跳动的号召式的音调,被每个人物的悲壮情怀演绎得淋漓尽致,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歌剧乃至整个民族风格,是反映特定的民族生活、抒发特殊的民族情感的内在需要,这部歌剧以气势磅礴,铮铮铁骨的革命精神贯穿始终。■
注释:
① 支声复调,也就是一个旋律是另外一个旋律的变体形式。其特点是各个声部演奏同一个旋律,彼此之间时而汇合,时而分开,形成旋律的分支结构,即为支声复调。
参考文献
[1] 卜大炜.诗意的长征画卷——看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J].歌剧,2016,(12).
[2] 陈乾.血染的征程,激昂的歌——评原创歌剧《红军不怕远征难》[J].歌剧,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