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Park Z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
作者:汪文秀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2
        摘要:目的 探讨微切口埋线法的重睑成形术与Park Z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在临床上联合应用的效果。方法 140例双眼上睑单睑并内眦赘皮的患者,年龄1735岁,随机分成两组。A80例行微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联合Park Z内眦赘皮切除术,内眦部皮肤10-0双针不可吸收尼龙线无张力下缝合。B60例行上睑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联合Park Z内眦赘皮切除术,术毕均以7-0双针不可吸收尼龙线缝合。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重睑维持良好率及内眦赘皮有无瘢痕。结果 A组重睑恢复快,形态自然,术后第7d无明显红肿,正常工作。术后1年内眦部近看几乎无印痕。B组上睑水肿恢复相对慢,术后第7d拆线,上睑及内眦部轻度肿胀,36个月左右重睑自然,闭眼可见上睑皮肤不明显切口线,内眦部皮肤面瘢痕相对A组较明显。术后1年内眦部近看可见轻度印痕,平伏。其中B3例术后半月逐渐产生明显瘢痕,红肿,高于周边皮肤,及时用药对症处理,术后半年疤痕逐渐减轻 ,术后1年轻度印痕,平伏。结论 微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与Park Z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联合应用,重睑自然, 恢复快,远期效果好.
        关键词:微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Park Z10-0不可吸收尼龙线,内眦赘皮
        所谓重睑,上睑皮肤在睑缘上方有一条浅沟称重睑沟,睁眼时此沟上移,沟上的皮肤向下折叠成一横行的皮肤皱襞称重睑,国人的重睑沟一般距上睑缘56mm[1]
        重睑成形术是最常见的整形手术之一.眼睛被誉为"心灵之窗",对外观影响明显.亚洲人眼睛多较小,且为单睑,饱满,显得深邃。重睑术后不仅可增加眼的美感,还可增高睑裂2-3mm,拓宽视野,显得神采奕奕。
        内眦赘皮是指由上睑沿鼻侧至下睑内侧的纵向半月状皮肤皱褶,常为双侧,两侧不完全对称。是亚洲人的一种正常的种族特征。内眦赘皮的影响是遮蔽部分或全部泪阜,挡住部分鼻侧视野,使重睑成为半双,给人以内斜视的假象。本病常合并上睑下垂,睑裂狭小,倒睫等。
        2年来我院对140例重睑合并内眦赘皮受术者,随机分成两种,随访1年观察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5月~20127月间140例受术患者,年龄1735岁,随机分成两组:A80例,男18例,女62例,采用微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联合Park Z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上睑皮肤无需缝合,内眦部皮肤无张力下10-0双针不可吸收尼龙线缝合,B60例,男11例,女49例,采用上睑切开法重睑成形术联合ParkZ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术后上睑及内眦部皮肤均以7-0不可吸收尼龙线缝合。
        1.2 方法 A设计重睑线,距上睑缘68mm ,记号笔标记343mm左右的皮肤切口位点。中间点为最高点,一般在中央正对瞳孔中心处;以显微无齿镊轻轻按住最高点,让患者睁眼平视,此时可出现一条眼睑皮肤折痕,观察此折痕满意,则在此折痕的内侧端及外侧端各标记另一点。设计内眦赘皮切口线,以睑板型内眦赘皮为例(见图1,图2[2],设计5个点,A点为泪湖最内点在皮肤表面上相应的位置,B点为内眦赘皮皱褶与下睑内侧皮肤相交的点,C点位于A点内侧的点且至A点的距离等于AB的距离,D点为泪湖最内侧点,故在标记时与A点的位置是相同的,E点为与C点连线上的任一点,使形成的EC线能够与重睑切口线平滑相连。连接ABACBDAEEC。碘酊固定。皮下及结膜下局麻,11号刀片切开重睑标记处皮肤,显微有齿镊及显微剪去除部分皮下组织,轮匝肌,或多余的眶脂肪。翻转上睑暴露睑板及睑结膜,6-0双针不可吸收尼龙线一针从中央睑板上缘的睑结膜面进针,
紧贴睑板,从相应皮肤切口处穿出,另一针从原进针孔进针,水平潜行于结膜下3mm(见图3[3],转向紧贴睑板由相应皮肤切口处出针,这一对缝线的两个线头位于同一微切口内,另2针同样完成,2-1-2法结扎缝线,剪短线结,对合皮肤,重睑完成。切开内眦赘皮处标记皮肤,去除皮瓣EAC,带有眼轮匝肌的皮瓣ABD转至EAC处(见图4[4],充分分解皮瓣,去除多余的眼轮匝肌纤维脂肪组织,必要的情况下加行内眦韧带折叠,无张力下10-0双针尼龙线缝合B点与C点,A点与D点,另酌情间断缝合皮肤2针。
        B组(见图5[5]①设计重睑切开线,距上睑缘68mm,标记一条与上睑等长的重睑线,及相应宽度的皮肤。内眦部皮肤画线法同A组,以睑板型内眦赘皮为例.②皮下局部麻醉,切开重睑标记处皮肤,去除多余的皮下组织,轮匝肌,眶脂肪等,仔细彻底止血,7-0不可吸收尼龙线行皮肤,睑板或提上睑肌腱膜,皮肤缝合,间断约57针,重睑术毕。内眦部手术方法同A组,术毕7-0不可吸收尼龙线间断缝合。两组均在术后7d拆线。
        1 ParkZ成形术的切口设计
        2 用手指提起皮肤可见D
        3 6-0双针不可吸收线在结膜下潜行
        4 微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后,皮瓣ABDB点移至C点,缝合A点与D
        5 切开法重睑皮肤切除及皮瓣ABD移位到EAC
        1.3 疗效判定标准[6] ①重睑弧形自然,双眼对称,效果持久;泪阜完全暴露;内眦角自然,与重睑平滑相连;内眦无可见性瘢痕。
        2结果
        手术并发症及远期效果:A80例,术后7d肿胀轻,患者心理负担轻,重睑恢复快,内眦部皮肤针孔小,线细反应轻,结膜面无线段裸露,内眦部7d拆线后早期轻度红肿,逐渐消失,3月后肉眼观察几乎无痕迹。随访1年医患满意。B60例,术后7d拆线,上睑及内侧皮肤面红肿,36月逐渐恢复自然,闭眼或眨眼时可见上睑重睑线,重睑沟相对深,其中3例患者术后半个月开始内眦瘢痕逐渐增生,发红,高于周边皮肤面。热敷3/d,涂用典必殊眼膏及贝复舒凝胶1月后逐渐平复,淡。术后1年肉眼见内眦部轻度白印痕,无隆起,医患满意。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疗效肯定。
        3 讨论
        重睑成形术的原理是通过手术使提上睑肌腱膜纤维或睑板与上睑重睑线处皮肤或皮下组织发生粘连,从而形成重睑。提上睑肌起于视神经孔处周围的总键环,在眶上与上直肌间走行至眶缘处肌腹消失,在节制韧带下形成腱膜,向下呈扇形,止于四个部分:一部分纤维穿过轮匝肌附于上睑沟皮肤及皮下组织;一部分纤维附于睑板上缘和前方;一部分纤维附于上穹窿结膜下;肌腹处紧贴与上眶缘一致的上部悬韧带和内外侧角。
        重睑手术根据是否切开皮肤切口分为非切开法及切开法两种,各有优缺点:非切开埋线法重睑术适用于上睑皮肤薄皮下脂肪少的年轻人,不切皮肤与轮匝肌的患者,及希望术后尽快恢复的患者,但复发率相对高一些,部分患者重睑易消失,此法亦适用于瘢痕体质者;缝线结扎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可靠持久适用瘢痕体质等优点,但不足之处是术后肿胀时间长。切开法用于需切除皮肤,轮匝肌及脂肪的患者,该法易于调整重睑形态,复发率低,疗效可靠持久,不足之处是技术要求高,过程复杂,术中出血,术后肿胀时间长,瘢痕体质慎用。
        非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的方法很多,包括:埋线法;缝线结扎法。
        切开法重睑成形术,经过多种改良,比如中央10mm长皮肤切口,或者皮肤全长切开等,
切除13mm宽皮肤,部分皮下组织,眼轮匝肌,眶脂肪等,缝合时 以皮肤-睑板或提上睑肌腱膜-皮肤方式缝合;或者皮下组织-睑板或提上睑肌腱膜-皮下组织内缝合,然后皮肤连续缝合。
        综上所述,不同的重睑成形术方式不一,但原理都是一样的。
        内眦赘皮发生的原因:内眦部垂直方向皮肤不足或张力过大;内眦部轮匝肌及纤维组织过多或异常附着;鼻骨及颅骨发育不良。
        内眦赘皮分型:眉部型:眉部至泪囊部;睑部型:上睑至眶下缘;睑板型:上睑皱襞至内眦部;倒向型:下睑至内眦部.睑板型最常见,睑型次之,倒向型又称逆向型少见,眉型非常罕见。
        内眦赘皮是否需要矫正取决于严重程度和患者对容貌的要求.如果内眦赘皮不重且患者没有强烈的要求可不予。 但如果内眦赘皮不解决只做重睑成形术,术后睑裂显得短而圆。
        虽然许多手术方式可以去除内眦赘皮,但是内眦部瘢痕任然是手术医生需要解决的又一
问题,与其冒着发生严重的瘢痕增生和失去美观的风险来完全消除内眦赘皮,不如通过一个小切口,一个皮瓣转位来减轻内眦赘皮[7]
        内眦赘皮矫正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单Z,双Z形皮瓣成形术,Y-V成形术,W成形术,Park Z法,Root Z法等等.Park Z法和Root Z法对内眦区域产生的影响小,单个反Z成形,两个小皮瓣, 金雅中 整容皮肤切口整齐,充分分解,皮瓣带皮下组织,睁眼时皮瓣自然对位无张力[8]10-0尼龙线缝合,术后无明显瘢痕,而生活中更多见的是睑板型内眦赘皮,适合Park Z成形术.重度的内眦赘皮,以Y-V成形术或Mustarde法联合内眦韧带折叠术更合适。
        A组微切口联合埋线法的重睑成形术,术后形态满意,恢复快,皮肤面线结无暴露,脂肪去除良好,结膜囊无裸露线段刺激不诱发结膜炎。Park Z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皮肤以10-0带针尼龙线无张力下缝合,针孔小,皮肤无损伤,尼龙缝线刺激小,组织易耐受,术后无瘢痕增生,远期近看几乎无印痕。
        总之, 微切口埋线法重睑成形术与Park Z内眦成形术矫正内眦赘皮在临床上的联合应用,一次手术既达到让眼睛变得更大更精神,又无明显瘢痕产生的效果,医患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连明,张一鸣.医疗美容专业技术指南.湖北省医院协会编印 200733.
        [2]李相烈(韩),金润德(韩),郭相忍(韩),等.译者:叶娟.眼睑整形手术图谱/(韩).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10.
        [3]李相烈(韩),金润德(韩),郭相忍(韩),等.译者:叶娟.眼睑整形手术图谱/(韩).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53.
        [4]李相烈(韩),金润德(韩),郭相忍(韩),等.译者:叶娟.眼睑整形手术图谱/(韩).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12.
        [5]李相烈(韩),金润德(韩),郭相忍(韩),等.译者:叶娟.眼睑整形手术图谱/(韩).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