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C “东风”实指,无不屑与嘲讽,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2.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反面落笔含蓄抒发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杜牧的诗有哪些
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人借“折戟”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思考。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人巧妙假设了东吴失败可能遭受的屈辱后果,极富形象性。
D.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直接正面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为曹操鸣不平”有误,应是表达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为曹操鸣不平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
C.诗人借一件古物来引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迈胸襟。
D.“二乔”并非写两个美貌的女子,而是借此形象代表东吴的国家命运。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这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感情,属于议论抒情)
A.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这首诗,是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来倾吐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懑。
B.这首诗有叙有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是记叙。
C.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D.诗人杜牧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
5.下面对《赤壁》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作者关注的重点是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胜败
和东风的关系,进而突出机遇的重要性,以此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
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6.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反弹琵琶)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写兴感之由。
C.诗歌直接正面叙写赤壁之战,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
D.诗中可以读出诗人对周瑜的一丝不屑和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7.下面对《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并没有“描写了赤壁之战的景象”  )
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
C.“前朝”在这里指赤壁之战的时代。
D.最后两句诗描写了赤壁之战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
8.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鉴赏有误的一项(A. “前朝”指东吴破曹赤壁之战的时期  )
A.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指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曹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D.整首诗尺幅之中有历史的大气象,形象中又寓哲理,同时还蕴含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9.对下面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是抑郁愤懑 
A.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发现一柄前朝残戟,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B.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然的机遇所致,仅凭一时侥幸并不是安邦定国之策。假若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
C.“二乔”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诗人假设东吴败亡,不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而是以小见大地说明战争之利害,极其耐人寻味。
D.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表明自己虽怀才不遇却依旧乐观豁达的胸襟。
10.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D不是托物言志,而是咏史怀古 E.是小中见大)
A.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B.第一、二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从而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C.第三、四句中,诗人反说其事,设想若不是当年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诗人即物感兴,托物言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的典故,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的历史经验。
E.诗的构思极为精巧,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大中见小,颇有情致;后两句发议论,抒发感慨,深刻警策。
11.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B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年代久远 
A.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折戟沉沙铁未销”,是断折的兵器埋没在沙土中还没有锈蚀,因为该兵器埋入沙土的年代不久,时间不长。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用假设的口气说的。假如当时的天气、风向不给周瑜方便,赤壁之战就有可能被曹操取胜,那么“二乔”就有可能被关在铜雀台。
D.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打败曹操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但诗人所咏之赤壁并非此处,而是湖北黄冈的赤壁矶。
12.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曹操修建的铜雀台孙权兵败 
A.“将”“磨”“洗”“认”一系列动词,生动表现作者对赤壁之战旧物的高度关注。
B.折断的铁戟沉沙久远而未销蚀,引发作者对历史上此地发生的战争风云的感慨。
C.大乔、小乔深锁于孙权修建的铜雀台,暗示曹操兵败的命运,作者的假设很大胆。
D.这首怀古咏史之作的主题通过“小物”来体现,以小见大,委婉别致而又深刻。
1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主要表达作者认为历史人物的成败荣辱具有某种偶然性及怀才不遇的慨叹   
A.这首诗是诗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是一首咏史诗。
B.“折戟沉沙铁未销”,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来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之感。
C.“自将磨洗认前朝”,诗人磨洗干净,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前朝的遗物进一步引发诗人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的抒怀做铺垫。
D.本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要效仿古人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
14.下列对本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D应该是“借史表达诗人对赤壁之战的个人看法”)
A.一、二句以古战场的遗物想到周瑜在赤壁一战的胜利。
B.后两句是假设的一种情况,第三句前省略了一个“如果”。
C.全诗隐含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D.这首咏史怀古诗客观地反映了赤壁之战的史实。
15.下面对《赤壁》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是前朝遗物 
A.诗的前两句发议论,抒感慨,深刻警策,颇有情致:诗人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那是自己不久前遗失的一件物品。
B.诗人“自将磨洗”和“认”的动作,也显示出他对这一前朝故物的兴趣和对历史的思索,一个于江畔凭吊古迹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C.末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更以两名女子可能的命运来暗指曹、孙双方的“势”与“运”,以小见大,含蓄、形象而又颇见风致。
D.这首诗,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16.下面对诗歌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诗人借史咏怀。并不是要关注“赤壁之战”对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力)。
A.这是一首咏史诗,前两句借古战场的一件古物“折戟”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感叹。
B.“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帮助人成功的机遇。
C.“二乔”即大乔、小乔,三国时期东吴著名的美女,分别是孙策、周瑜的夫人。诗人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D.诗人在诗中关注的是“赤壁之战”对历史走向的巨大影响力。
17.阅读下面的诗词,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D用意自负政治军事才能,借史事以吐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气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两句,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
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为后文抒怀作铺垫。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从反面落笔,假使胜败双方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间接地描绘出两个东吴女子将要承受的命运,把硝烟弥的战争胜负写得很是蕴藉。
C.杜牧在此诗里,通过“铜雀春深"这-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这正是他在艺术处理上独特的成功之处。
D.杜牧把周瑜在赤壁战役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体现了他对战事用兵知之甚少、对当时局势缺乏足够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