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举措,对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为例,对当前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进行了必要的反思。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理解一般是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所下的定义来进行说明的。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音。
2.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组织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术语,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惯称的“文物”——
—而言的,它的含义,与我们一般所称之的“民间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等概念雷同。我们惯称的“民间文化”,强调其“民间”的性质,亦即在民众中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相传、历史上通常不被官方或上层文化所承认或重视的文化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生产的非物质性。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成果。
二、陕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陕北在地域上包括延安和榆林两个市区。自古以来陕北为中国农牧交界的战略要冲,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在这里交融结合。陕北的这块神奇的黄土大地上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夺目的各种民间艺术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嘹亮高亢的信天遊、委婉动听的民歌、激越奔放的大秧歌、古朴粗犷的剪纸、淳厚动听的陕北说书以及婀娜多姿各种民间舞蹈等等,不仅有鲜明的地域特点、浓郁
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还保存着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古老的民族艺术特。这些宝贵文化遗产不仅具有重要的社会历史、科学、教育和艺术价值,更是发展地方经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目前,陕北地区的非物质遗产保护状况不容乐观:1.榆林市民间艺术的传承人状况
从陕北抽样调查到的100名民间艺术传承人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从年龄上看,平均年龄58.2岁。35岁以下的6人,占6%;35-60岁的52人,占52%;60岁以上的42人,占42%。从艺年限上看,35年以下的69人,占69%;35至50年(不含)的12人,占12%;50年(含)以上的19人,占19%。从民族上看,共涉及到汉、满、回、蒙古四个民族。从男女比例上看,男性占52%,女性占48%。从文化程度上看,未受过正规教育的占8%,小学教育占21%,初等教育占34%,高中及中专教育占28%,大专程度以上占9%。
2.陕北民间艺术种类
陕北民间传统艺术种类包括民间歌舞、民间曲艺、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四个大的艺术门类:
(1)民间歌舞
陕北民间歌舞是陕北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陕北民歌歌种主要有号子、山歌、小调三个大类。陕北
人用歌声表达其喜怒哀乐,在黄土高原之巅、在弯弯曲曲的山道里、在亲朋好友想举的酒席上,随处可以听到陕北人的民歌。
据不完全统计,陕北民间舞蹈约有近百种,常见的表演形式有秧歌、霸王鞭、腰鼓、踢场子、水船、龙舞、狮舞等。其中以秧歌和腰鼓为代表的陕北舞蹈淋漓尽致的体现了陕北人的豪放情怀。
(2)民间曲艺
陕北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民间曲艺表演形式,它们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数百年、上千年的发展生生不息,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根植于广大人民众的心中。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俗性彩,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陕北民间曲艺艺种主要有陕北说书、陕北二人台、陕北碗碗腔坐唱、陕北古朝、陕北道情等。民间曲艺的曲(书)目除了一部分出自文人之手创作外,大部分曲(书)目多是经过艺人反复地口头加工,口传心授而流传下来的,不少曲(书)目作者和首演者现在已无处考证。而民间曲艺艺人也在迅速减少,以榆林市子洲县,在19世纪70年代榆林市从事曲艺演出的专业演员和农村业余艺人、数有一千多人,而2005年统计在册的只有50多人。
(3)民间工艺
陕北的民间工艺主要有:剪纸、石雕、刺绣、面花、泥塑、民间画等。剪纸主要盛行于榆林南部县区和
延安市。每年过春节,家家户户的窗子上都要贴上漂亮的窗花。新婚的洞房上也要有制作考究的窗花;石雕主要在榆林的绥德、子洲一带的较多,而且石狮的雕刻最有特;刺绣在以绣鞋垫、鞋面、枕套较多,近年来,绣鞋垫的很多,而绣鞋面、枕套这些工艺传承的很少了;面花主要流行在榆林东南部(佳县、子洲南川、清涧)一带,每年的清明节,这些地方民间都有蒸面花的传统。泥塑在陕北大部分地方都有,主要在庙会上的泥塑最多。民间画原来主要是炕围画和箱柜上的油画,近年来,这些民间画好多地方都失传了。
(4)民俗文化
陕北最多的民俗活动就是庙会活动。在黄土高原的山山峁峁里有着不计其数的庙宇。几乎每个村子每年都有一两次固定日子的庙会。庙会期间,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们赶来烧香敬佛、求子、求福、祝福还愿、看大戏。庙会也是村民们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
陕北民间也有抬龙王楼的习俗。陕北地处高原,气候干燥,历来多旱。当旱象逼人,庄稼难收之时,人们寄托于神灵,祈求龙王爷赐雨。祈雨的队伍抬着神楼,一路上边舞边唱,遇山上山,遇崖过崖,路线全凭神楼转动的方向为准。走到有山水或海子畔的地方,队伍不停,边走边用神瓶舀水,空瓶入水一下子盛满,就算求神有灵了。近年来,台龙王楼的习俗在民间很少见了。
春节是陕北民俗文化展示最全面、最繁荣的期间。陕北被称为是中国春节的十大狂欢地之一。陕北春节
期间几乎每一个村镇都要转九曲,耍水船;住窑洞的人家在除夕、正月初六、正月十五都要垒火塔塔,大一点县区还有玩火判的习俗;正月十六几乎家家户户都要跳焰火。再加上春节锣鼓喧天的大秧歌,陕北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极尽张扬[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
——
—以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为例
吕青1艾霞2
(1.西安工业大学陕西西安710032;2.榆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是我国当前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视角,通过对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当前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本文建议要从建立文化管理机制、在日常教育中推进民间艺术教育和走产业化发展道路等方面入手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传。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传承
508
3.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保护传承中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陕北地方政府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但现状仍不容乐观,保护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专业的管理机构尚未形成,缺乏专业组织的帮助与指导。
目前,在陕北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专业的管理机构尚未形成并且缺乏自上而下的规范管理,基层现有的组织管理力度远远不够。在基层协会组织,还缺乏最基本的专业干部和专家级人才,对民间艺术文化的研究深度也远远不够;合理开发利用的市场意识淡薄,政策条件欠缺。若长此下去,传统的文化资源不仅会慢慢丢失,出现潜
在的断层,而且也将丧失弘扬民族艺术文化的广大市场。
所以,加强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长远的文化战略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2)濒危品类的保护和传承人问题有待解决。
对于濒危程度较高的品类,从传承人和资料的搜集、整理方面的保护措施还不到位。目前,陕北民间艺术的传承处于自觉自愿状态,再加上民间艺术文化尤其是民间传统的手工艺特有的特点,如制作周期长、费工费力等,致使参与者不多,传承人匮乏,尤其是年轻一代,更是鲜有问津者,尚未形成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体。可以说,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在人才资源上已经出现了断层。
(3)市场化意识及规模化生产有待提高。
近年来,陕北一些县区的民间艺人积极整合民间文化资源,在将其产品投入市场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就陕北整体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来看,还缺乏规模性和影响力,没有进入到经济大市场的良性循环领域中,仍然满足不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几点思考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如何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传统,是一个重大的课题。从陕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量和其保护状况看,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各地应该综合自
有资源,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挖掘、
保护、开发,努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进一步改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管理体制,建立一套保护、
传承的有效机制。
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首先要做到保护与管理相结合,在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上下工夫。政府应
逐步实现“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3]
要加大对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
的培养力度。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应努力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良好高效的运营机制。要加强分类、分级管理。对消费性的民间文化艺术,政府应遵照市场规律要求,依法管理,规范运营,使其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2.将民间艺术渗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
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培养后备人才。
当前素质教育中,把民间艺术教育渗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培养一批传承民间艺术的后备人才。可以渗透到基础教育的音乐课、美术课中,也可以通过在高校设置学修课等将民间艺术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如在音乐课上给孩子们多教一些民歌、民间舞蹈等;在
美术手工课上教民间传统工艺制作等。学生学习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民族自信心,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关注。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爱国爱家的情怀,同时逐步培养起民间艺术的欣赏体和民间艺术的传播者,进而为民间艺术的复兴和传承做好人才和文化准备。
3.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文化消费。
应以培育品牌为基础,向产业化发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历史
文化保护区及旅游景点相结合,促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消费[4]。
一是整合资源,产销结合,定点(门店式)展卖。通过搭建协会网络,集中艺人
和产品,以门店为依托,形成网络经营。
二是整合资源,厂店合一,集中展卖。全面提高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形成规模效应。
三是根据各地实际,结合自身文化艺术特打造品牌项目。如:陕北以陕北窑洞为依托,开发项目,用民间优秀文化营造出的独具特文化氛围吸引中外游客。对表演性和审美价值较高的民间艺术项目,应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进行合理利用与开发。【
参考文献】[1]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第103-109页.
[2]海海:《陕北民俗舞蹈史话》[M],陕西旅游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3]刘明华:世界文化强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及借鉴[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第87-89.
[4]杜染:构建民族民间文化的新格局[J],文博览,2004年冬季刊第54页.
作者简介:吕青,女,西安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艾霞,女,榆林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艳芳]
(上接第517页)Adogfeelshappywhenheeatssomeroastbeef.
Thedogislookinghappy,thereforethedoghaseatent
heroastbeef.而在例(3)中经过上下文逻辑推理,填补语篇标记语,可以实现衔接和连贯:
CanyougotoEdinburghtomorrow?(No,because)B.E.Apilotsareonstrike.
在例(4)的上下文中给补上相应的语篇标记再加上双方共知的语境,即送奶人一般在某一固定时间送奶而得以连贯:
Canyoutellmethetime?Well(Ican’tbecauseIhaven’tgotmywatchwith,but)themilkmanhasjustcome.
2.2隐含性信息,语篇标记语借助于讲话人和听话人所共知的信息和共享的文化背景信息。隐形信息以及隐形语篇标记语具有衔接作用是因为这些信息是可以通过所进行的交际活动的性质、讲话者和听话者的关系、身份和背景知识等猜测出来,从而使语篇连贯。
例(1)A:Frank,what’syourhobby?
B:Idon’
treallyhaveone.IsupposethatbowlingistheclosestthingtoahobbythatIhave.
通过上下文,读者可以猜测出Frank爱好相当广泛。
例(2):Itiswell-knownthattheUnitedStatesisconsideredameltingpotintheworld.
在这里“meltingpot”所隐含的历史文化背景是美国由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而组成的一个国家。她的文化不是单一的,是由不同的民族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一种受新世界环境影响的
英国和欧洲大陆文化的结合。
三、语篇标记对篇章阅读理解的作用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研究者如Meyeretal.(1980)认为,语篇标记语对语言水平较低者较为有利;Johnson和Pearson(1982)认为,只有中等水平的读者才会受益于语篇标记语;Geva(1992)等认为,高水平的非母语的读者能更好的利用连接词,并且在没有连接词时也能很好地推理出语篇间的逻辑关系。
语篇标记语能说明语篇前后及上下文是如何系统的连接,反映其中的语义规律(HallidyandHasan1976)。它一般可分为四类关系:递进,因果,转折和时间。它对语篇局部连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标记作用和连接作用,前者增加语篇标记所引导的句子或者分句的阅读速度,缩短阅读时间;后者使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变得明晰,并且促使周围的句子或者分句结合成一个整体,储存在记忆中从而加强读者对语篇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1]B.B.拉皮茨基.认识主体的结构和功能[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85.
[3]李明良,龙大友.再回首CET文本话语功能标记[J].北京.中国英语教学.2007.[4]ChristineNuttall.阅读技巧教学[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张艳芳]
509世界十大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