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梅县位于湖北省东部,地处长江中下游,东与安徽宿松县接壤,南与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西与武穴相邻,北与蕲春相连。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五千年的黄梅,黄梅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古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作为市级历史文化名城,千里扬子第一桑梓,黄梅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的诞生地,李白、白居易、柳宗元、李时珍、鲍照、苏东坡、汪可受、帅承瀛、废名、汤用彤等文人墨客都曾对这一方神奇而秀美的山川流连忘返,诗颂赋赞,并曾留下政绩,为黄梅增添了新的活力与无穷魅力。
    鄂东山水在大别,大别形胜看黄梅。黄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有着独具特的禅宗文化、黄梅戏文化、红军文化、古镇文化、挑花文化、名人文化等,尤其是黄梅的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更是得天独厚。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勤劳勇敢、淳朴善良的黄梅人民在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同时也创造了具有浓郁地域特且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深藏于民族民间、植根于民族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着黄梅人民世代相传的深层文化基因、强盛文化创造力、优秀文化价值和审美情趣,蕴涵并体现了黄梅人民特有的智慧和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
力及文化意识,是承载黄梅人民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黄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有利条件。
    黄梅人切实做好了黄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搜集、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全县有黄梅戏、采茶戏、文曲戏、丝弦锣、黄梅挑花、划龙船、黄梅禅茶、黄梅神话、旱龙船、道情戏、花灯会、黄梅大鼓书、岳家拳、搬运号子、采莲船、采茶扑蝶、五祖寺禅乐、糯米堆花酒、放猖、丧葬触角、土陶烧制、渔祭、棉花麦杆画、茶俗、三月三吃菜粑、哥老会、藤牌舞、中医推拿、跑竹马、玩龙灯、哭嫁歌、撒帐歌、薅草歌、隔山丢、喝傩神、车水歌、采菱曲、放排歌、石滚硪歌、夜行船歌、放牛调、捞水草歌、哭丧调、顶灯、打连湘、玩狮子、双推车、扇子花、蚌壳精舞、高跷、平台悬条、三棒鼓、挑花篮、请令公、打花鼓、莲花落、杂耍、抬社火、唱渔鼓(下乡版)、孙膑拳(大河版)、踢毽子、打陀螺、蝴蝶画、绣活、烟烙画、青峰茶、老字号、戏服、观音会等世界十大文化遗产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政府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在黄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尤其是黄梅的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市乃至全国都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黄梅的黄梅戏,曾在中央电视台全国十大魅力乡村节目录制中,
作为具有浓郁黄梅地方特的节目,进行了表演和节目录制,并在全国十大魅力乡村评选的节目展播中,向全国观众进行了播放。
一城人文经典,千载诗画黄梅。为将黄梅打造成为充满实力的丘区经济强县,充满魅力的文化旅游名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要求,黄梅县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了政府保护和民间保护相结合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极大地弘扬了民族文化传统,发展了先进文化,增强了黄梅社会的团结进步,全面贯彻落实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黄梅的战略部署,为黄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刺绣中的“活化石”绘画中的“摩崖石刻”———黄梅挑花
    黄梅挑花是湖北省黄梅县民间一种古老的手工制作工艺。
    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发展成熟于明末清初。它以元青布作底,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泽绚丽、立体感强的图案。其产品最初为头巾、衣边
、门帘、帐沿、床围等,是黄梅一带民间妇女用来外出打扮和装饰居室的。千百年来,经过黄梅乡间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挑细作,其工艺日臻完善。至近代更以明快的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思、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瞩目于世。其图案无论是山水田园,还是花草动物,乃至神话传说、戏曲故事,都凝聚了黄梅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祝愿。
    黄梅挑花的制作工艺不同于苏绣、湘绣等刺绣。顾名思义,刺绣在于刺,挑花在于挑。这种制作工艺极其古老和朴实,是古代黄梅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制作工艺独具特,在全世界极为罕见,因此尤为珍贵和神奇,被专家学者称为刺绣中的“活化石“,绘画中的“摩崖石刻”。它的表现手法明快简练,高度夸张变形,其图案古朴抽象,重在写意,在似与非、人与神之间,给人以辽阔的想象空间。
    黄梅挑花于新中国解放前后多次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其中,1938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4年获波兰“社会主义国家民间工艺美术展览”奖;1991年获“第二届北京·博览会金奖”。黄梅挑花还多次作为国家和湖北地区的珍贵工艺品代表作赴多个国家巡展,受到各国观众、专家学者的青睐和高度赞誉,并被一些行家和学者珍藏。1959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自挑选黄梅挑花作品装饰人民大会堂湖北厅。
    2006年,黄梅挑花被载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挑花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广泛流传于湖北省黄梅县。长期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家妇女的精研细作,这门工艺日臻完善,以明快的彩组合、精巧的图案构想凸显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黄梅挑花属挑、补、绣这一民间刺绣的范畴,是在湖北省黄梅县民间长期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工艺,其内容丰富,品种繁多,图案精美,彩富丽,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和民族特。 相传,黄梅挑花起源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末清初。 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1958年,在黄梅县蔡山脚下发掘的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1年)墓葬中,墓中女尸头上搭有彩线挑绣的"福寿双桃"方巾,可以证明黄梅挑花这门民间工艺,最少距今有约500年历史。 黄梅挑花被国内许多民间工艺研究专家称为彩挑。黄梅乡下百里棉区的彩挑花更为精美,花样丰富多彩,地方特浓郁。当地有俗谚说:"黄梅有女皆挑花。"蔡山、新开、孔垅等地的挑花工艺最为兴盛,女孩刚懂事就跟着妈妈或婶婶做针线活,一直做到出嫁。当地人把不会挑花的女孩叫做"整巴掌",这对女孩是一种羞辱。 黄梅挑花不同于一般刺绣,刺绣重刺,挑花重挑。农家姑娘在藏青的土布上,按照代代相传的纹样样板,以白棉线为纹线骨架,配以多彩丝线的十字交叉针法挑制成的一种刺绣。其中针脚为"×"字形的称"十字绣",针脚为"一"字形的称平线绣。它包括团花
、边花、角花、填心花等;表现手法简练、高度夸张变形、高度程式化、几何化;描绘的对象有龙凤、花鸟、人兽、虫鱼、器具及少量的文字;反映的内容有吉祥富贵的婚嫁、娱乐、戏曲故事等等;挑法上有单面挑与双面挑,用特技针法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品种有近40种,大至被面、门帘,小至香袋、袜带,均为妇女、儿童日常生活穿戴和卧房内的部分用品,也有的是用于男性所需的女工制品,如褡裢、腰带、烟袋,或定情信物。 1959年,周恩来总理选中神韵无穷的黄梅挑花装饰湖北厅,1980年,黄梅挑花女再次挑制了一批产品,选送到北京。 其实,黄梅挑花的影响还远远不止这些,近五十年来,黄梅挑花多次荣获国际大奖。 如今这个地方的挑花作为一种地方文化正在发扬光大,其挑花作品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工艺,在产品开发上采用了现代科技,当然万变不离其宗,挑花作品的完成还是靠人工来完成。
黄梅挑花的重要原料是当地的家机布,又叫大布,这种布被染成青作底,艺人依附一根针、一根线{七种彩}在上面交替挑绣各种图案。黄梅挑花是用彩线挑绣,用针将五彩丝线挑制在底布的经线和纬线交叉的网格上,形成泽壮丽、立体感强的图案。黄梅挑花富于变更,各种团花、填花、边花、角花构成图有千百种之多。尤其是多姿多彩的戏曲人物造型,如"四郎探母"、"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梁祝姻缘"、"桃园结义"等.
      黄梅挑花简介
              黄梅挑花甲天下
     到过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的人都会对厅内的装饰------黄梅挑花赞不绝口。这些黄梅挑花都是黄梅民间挑花女精心挑制的。
      1959年,周恩来总理选中神韵无穷的黄梅挑花装饰湖北厅,1980年,黄梅挑花女再次挑制了一批产品,选送到北京。
      其实,黄梅挑花的影响还远远不止这些,近五十年来,黄梅挑花多次荣获国际大奖。
      据《黄梅县志》记载:早在宋代,黄梅就有了十分讲究的挑花工艺。农家姑娘在藏青的土布上,按照代代相传的纹样样板,以白棉线为纹线骨架,配以多彩丝线的十字交叉针法挑制成的一种刺绣。它包括团花、边花、角花、填心花等;表现手法简练、高度夸张变形、高度程式化、几何化;描绘的对象有龙凤、花鸟、人兽、虫鱼、器具及少量的文字;反映的内容有吉祥富贵的婚嫁、娱乐、戏曲故事等等;挑法上有单面挑与双面挑,用特技针法挑出正反两面一样的图案;品种有近40种,大至被面、门帘,小至香袋、袜带,均为妇女、
儿童日常生活穿戴和卧房内的部分用品,也有的是用于男性所需的女工制品,如褡裢、腰带、烟袋,或定情信物。其中,以方巾最为普通,应用较广,它从妇女的巧手中产生,又陪妇女度过勤劳和欢乐的一生,直到寿终正寝,仍作为必需的陪葬品。
    挑花有一个十分严谨和复杂的过程,必须一根纱、一根纱地数着挑,一针也不能错位。在制作过程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自我创造。由于制造者对图案的构成规律运用自如,因此均能按自己的欣赏趣味,在同一样板上,纹样和颜由自己创作,姑娘们常常把几何纹样与描绘的对象纹样有机地揉合在一起,用各种亮丽的彩线配合使用,使布局统一协调,画面生动活泼,纹样千姿百态,颜各具风采。
    黄梅挑花在黄梅全县各地普遍流行,其中,蔡山镇、新开镇、孔垅镇流行最广。这三个镇盛产棉花,而且家庭纺纱织布业历史悠久,生产的土布为挑花提供了大量的底布材料。
    黄梅挑花曾四度出国展出,第一次是在1938年,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获奖;第二次是在1954年,参加波兰民间美术展览会,再次获奖;第三次是在1987年7月,到意大利等国巡展,获奖;第四次是在1987年9月,首届中国艺术节隆重举行,在北京主会场,黄梅挑花在全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展出。专家学者、美术学院学生、国内外收藏家、文人对黄梅
挑花情有独钟。一位丹麦收藏家看中了一条挑花方巾,当即掏出200美元,买了去。著名文艺评论家王朝闻先生看了黄梅挑花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观感,并附有一幅黄梅挑花方巾照片。他说:“观赏包括作为围裙、披肩、围巾和头巾的纹样,仿在读富于幻想的楚辞。”这届艺术节后,黄梅挑花被送到塞浦路斯等国家和地区展出 。
黄梅黛布风俗
黄梅还是著名的棉花之乡,是全国优质棉乡基地。黄梅人用自己的巧手织、染出一匹匹素雅的蓝印花布--黛布,被面、床单、枕套、门帘、头巾、围腰、 包袱、兜肚、鞋帮等到处都盛开着古朴的蓝花。黄梅至今还保留着这样一个 风俗,在新娘放嫁妆的衣箱里,必放一条“压箱”的蓝印花布—俗称黛布。
  解放前,黄梅蓝印花布--黛布日产万匹,孔垅镇开设了近百家染坊。清明前后 是染布的最佳季节,人们赶到染坊印布,称为“赶桃花缸”。蓝印花布--黛布的构 图、纹饰清新流畅,蓝白相映,赏心悦目,是难得的民间工艺品。
“郎想乖会挑花”的传说
黄梅棉区妇女善于挑花,喜爱挑花,挑花为农家生活增添了几分情趣, 几分彩。
  黄梅桃花又名十字花、架子花。最基本的挑法是在土布上按经纬线组成 的纱眼数针脚(或 3 根纱一针,或 4 根纱一针),用彩绣花线逐眼挑斜十 字,组成各种图案。
  黄梅村姑一般从 10 岁开始学挑花,15 岁左右就开始挑定情信物,如方 巾、搭肩等。她们飞针走线,寄情于画,将自己的缕缕情丝都挑到方巾之上。 每年三月三庙会,四乡八湾的姑娘都戴着最美的挑花头巾,披着漂亮的挑花披巾,揣着心爱的挑花手中集会蔡山,蔡 山成了挑花作品的露天展厅。在黄梅,挑花是姑娘心灵手巧的象征,能挑得 一手好花的姑娘处处受到人们的称赞和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