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收入战略驱动与银行价值创造——基于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的对比分析
李文亮
【摘 要】基于战略驱动异质性的视角,选取13家上市银行与16家非上市银行2011~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非利息收入对银行价值创造的关系,并分析了交易型战略与关系型战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价值创造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非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对银行价值创造的影响则不显著;上市银行交易型战略正向调节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关系,非上市银行关系型战略正向调节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关系.因此,上市银行应通过全牌照经营,以市场化方式推进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为银行价值创造提供基础;非上市银行需要依托本土资源优势,优化非利息收入结构,提升银行价值创造水平.
【期刊名称】《金融经济学研究》
【年(卷),期】2017(032)005
【总页数】9页(P73-81)
【关键词】非利息收入;交易型战略;关系型战略;价值创造
【作 者】李文亮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100871;郑州银行博士后工作站,河南郑州45000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832.2
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同质化竞争与金融监管日益趋严的背景下,非利息收入成为商业银行提升价值创造能力与实现“二次转型”的必然选择(李勇,2016[1])。从实践层面来看,商业银行已从牌照获取、业务创新等方面大力拓展非利息收入(王曼舒和刘晓芳,2013[2])。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仍然较低。而继续加码非利息收入,会给商业银行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提升非利息收入,有助于降低收益波动性的影响(郭娜和祁怀锦,2012[3]);但另一方面,提升非利息收入,却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并可能导致银行运行风险的增加(Deyoung and Torna,2013[4])。非利息收入的双重效应,导致相关研究结论的自相矛盾( and Kliesch-Eberl,2007[5]),并给实践带来的困惑是,商业银行应如何提升非利息收入才能有效提升其价值创造水平?从理论层面来看,作为基础资源理论延伸的动态
能力理论强调,商业银行随其战略变化而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与重构,形成创新组合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与实现价值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商业银行战略与非利息收入业务模式的匹配是对其价值创造机制揭示的崭新视角。由此,如何在商业银行综合化、差异化发展背景下,重塑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路径,便成为商业银行凝聚内外部资源、实现创新与转型发展的核心与关键。郑拓疆
现有文献研究了战略类型、战略能力等与银行竞争优势的关系。Aronld and Ewijk(2012)[6]研究了银行战略类型对净利差的影响。Boot and Thakor(2000)[7]探讨了不同竞争压力下,商业银行战略类型与绩效的关系。方秀丽(2011)[8]研究了异质性审计战略下,商业银行价值创造实现路径的问题。胡挺和陆昭怡(2013)[9]从并购战略的角度,分析了并购能力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关系。吴晓云和李辉(2015)[10]分析了商业银行不同战略能力对绩效的影响。沈悦和安磊(2017)[11]从风险管理战略的视角,探讨了银行价值创造的内在机制。这些文献为本文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但对于银行战略方面却较少关注,而且缺乏对银行战略与价值创造之间影响机制的考察。事实上,商业银行战略与非利息收入业务发展路径的匹配是驱动银行价值创造的前提。然而,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在品牌效应、资产规模、资源约束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相似战略驱动的条件下或同类型商业银行在差异化战略驱动
的条件下,形成了迥异的非利息收入的经济效应。由此引发了两个问题。一是由于商业银行战略的多样性,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关系受到何种战略类型的影响或是驱动?其内在机制究竟为何?二是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在发展非利息收入业务时,应如何选择战略,才能实现两者的匹配?因此,有必要从战略驱动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创造的关系,对“非利息收入经济后果”之谜提出新的解释与佐证。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整合动态资源理论与战略匹配理论的基础上,基于Boot and Thakor(2000)的研究,将战略驱动分为关系型战略与交易型战略,运用2011~2015年的13家上市银行与16家非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探讨非利息收入及其与战略驱动交互作用对银行价值创造的作用关系,为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发展路径与提升价值创造水平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依据。
(一)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价值创造
非利息收入对银行价值创造产生了双重效应。一方面,非利息收入有利于降低银行对单一收入的依赖性,缓解净利差收入增速放缓带来的盈利水平下滑等发展困境。资产组合理论指出,非利息收入的多元化能够分散风险,实现盈利的持续性。Canals(1994)[12]指出,非利
息收入为银行经营绩效的改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多元化经营方面的文献强调,分散化经营能够弥补利息收入的减少与降低风险。Valverde and Fernándz(2007)[13]指出,多元化业务拓展了非利息收入来源,为银行保持市场竞争地位与降低金融中介化趋势的影响提供了支持。基于价值链协同视角的研究认为,银行价值创造取决于获取外部网络资源的能力。汪波和陈晓茜(2005)[14]指出,商业银行与外部组织可以基于比较优势展开合作,突破资源限制,创意性地实现商业银行业务在客户、品种、地域范围上的超常规扩张。Allen and Jagtiani(2000)[15]的研究同样发现,银行从事多元化的非利息收入业务,能够稳定经营收益。另一方面,开展非利息收入业务,不仅会增加银行经营成本,还可能会降低银行效益(DeYoung and Roland,2004[16])。Stiroh and Rumble(2006)[17]进一步强调,非利息收入业务并非无风险,甚至会潜藏着巨大风险。Baele et al.(2007)[18]指出,非利息收入与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显著正相关,而且两者呈现出非线性关系。黄隽和章艳红(2010)[19]认为,非利息收入虽然有助于扩大营销渠道,但却放大了经营风险。
现有文献自相矛盾的研究结论的原因是,非利息收入价值创造效应的发挥存在着规模效应与范围经济效应。黄泽勇(2013)[20]实证分析了资产规模的门槛效应对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影响。Lepetit et al.(2008)[21]进一步指出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少于10亿英镑时,非利息收入对
风险集聚具有负面影响。Chiorazzo et al.(2008)[22]从范围经济的视角出发,阐释了多元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组合提升银行风险调整后收益的作用机制。黄国妍(2015)[23]指出,非利息收入的高波动性,中小商业银行相比大型商业银行而言,非利息收入提高会降低银行价值回报并增加银行破产风险。非上市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大都来自利息业务的转化,不仅承接了大量的信贷资产风险(孙菁华,2006[24]),而且可能引起风险的类型的转变(郑超,2015[25]),从而对银行价值创造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只有当非利息收入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收益的拐点。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a: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正向影响银行价值创造;
假设1b:非上市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负向影响银行价值创造。
(二)战略驱动的调节作用
非利息收入的发展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与成本。整体来说,非利息收入发展是银行总体成本和收益之间权衡的结果(Sappington,2003[26])。具体来说,基于战略管理方面的文献指出,战略管理是银行业务扩张与价值创造的重要基础。Stiroh(2004)[27]指出,战略模式的差
异影响着银行业务扩张路径及其盈利模式[14]。创新管理方面的文献认为,创新资源配置战略是推动创新方式从线性范式向网络范式转型的根本动力(吴晓云和孙轻宇,2012[28]);银行创新战略的选择决定着如何在创新深度和创新广度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着创新主体形成稀缺的、难以复制的创新能力,为价值创造提供基础(Prabhu et al.,2005[29])。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指出,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致使银行倾向于更加先动的战略,以保持市场地位与核心竞争优势, and Steiner (2005)[30]阐述了金融机构通过风险管理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内在机制。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强调,公司治理通过纾解代理成本,促进银行长期利益的实现与价值创造(阮珂、何永芳和刘丹萍,2015[31]);商业银行拥有异质性的内外部资源以及能力差异,影响着其通过不同的驱动战略获得非利息收人,从而减少盈利的不确定性(Kim,et al.,2009[32])。上市银行与非上市银行在品牌效应、资产规模、资源约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决定着发展非利息收入战略的差异。战略匹配理论指出,与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相匹配战略的执行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行动者的绩效(O′Cass and Ngo,2007[33])。许小萍(2010)[34]指出,非上市银行应该利用地缘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李菲雅(2016)[35]同样强调,非上市银行在拓展非利息收入时,需重点关注被大银行所忽略的体,即依托区域优势,提供咨询、代理及担保等类服务。而上市银行通过提升高附加值非利息收入占比,实现规模效应,从而提高银行经营绩效。
非利息收入价值创造效应的发挥依赖于战略驱动的支持作用。战略驱动包括交易型战略与关系型战略。其中,交易型战略主要是运用“硬信息”(容易量化、存储和传递的信息)对业务进行开发和拓展,而关系型战略主要依赖“软信息”(难以收集和传递的信息)对业务进行营销和渗透(周鸿卫、彭钦和陈莉,2015[36])。上市银行通过交易型战略,发挥非利息收入业务的协调效应,从而实现价值创造(Deyoung and Rice,2004[37])。具体来说,交易型战略提高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链式营销和交叉营销机会,优化资产结构,扩大多元化收益,提高银行价值。关系型战略是银行依托其占有的信息资源与关系资源优势,为客户提供纵向或横向的金融服务(Berlin and Mester,1998[38])。缺乏规模经济的非上市银行,随着非利息收人的增加,风险分散化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在逐步减少(张羽和李黎,2010[39])。这需要非上市银行,根据自身定位、经营能力和资源条件,依托关系型战略,凝聚业务资源,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发挥非利息收入的价值创造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a:交易型战略正向调节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与价值创造效应;
假设2b:关系型战略正向调节非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与价值创造效应。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对比分析非利息收入的价值创造效应,本文分别选取13家上市银行与16家非上市银行2011~2015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样本原始数据来自BankScope 数据库、Wind 资讯金融数据库与商业银行年报。在此基础上,对原始样本进行如下处理:一是剔除连续出现样本观测值缺失的银行;二是为消除奇异值影响,对研究样本的变量值在1%和99%处采取截尾处理。
(二)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银行价值创造(EVA)。本文以银行经济增加值的自然对数反映银行价值创造指标。EVA是指经过调整后的税后净经营利润减去所有资本成本后形成的差值。从这个角度来说,EVA考虑了权益资本的机会成本,较好地从价值创造角度反映银行价值创造情况,EVA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