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亲历的留学:本科出来留学的利与弊
入学后,我发现我对这个专业没有任何激情,转专业又极其困难。尽管这是非常不错的大学,我们班上的同学却并不上进。
那个年代,我感觉,在国内大学唯一“变得更优秀”的路子,就是大量考证(大三大四也许还有考研、出国、工作等努力的方向,不过我读完大一就转学出国了)。怎样去澳大利亚留学
01
出国后,发现两国大学课时并不对等
出国前,我在国内大学,大一第一学期修了15门课,40多个学分。那时候,早上8点到晚上7,8点都是课,忙得不得了。
留学后,我发现每学期只用修5门课,15个学分。这是我在中国大学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啊!我心想,没想到在米国读本科这么轻松!
美国大学课堂
后来我才明白,之前真的是太天真了。在国内,别看课程多,但有些课除了考试之前都不用学。考前,老师带大家划好重点,考试前几天通宵背;考完,当然就全忘啦。
在米国的课程,别看只上5门,每门课都要实实在在地努力。功夫必须下在平时——举手发言(课堂参与在总评分中占有一定比例),超大量的阅读(我清晰记得有一门人类学课要阅读14本书),完成各种大小作业,教授还经常有当堂小测验(有的课,每节课都有小测验),考试(一般每门课有三次大考),小组讨论,演讲,写大中小篇论文(中国本科基本
只是毕业时有论文,米国本科很多课程都要写论文)。
美国的小班教学,大量课堂讨论
想让教授记住你,就得经常去教授的Office Hour(办公室答疑时间),问学术问题,探讨人生选择。有些时候,跟教授关系好,他会推荐珍贵的实习机会、科研机会给你。我毕业之后,一位商学院的教授,还推荐我进入福布斯“优秀年轻人榜单”,可惜我当时不在米国,就推掉了。
在国内大学的一年,尽管上了近30门课,却几乎什么也不记得了;在米国大学,几乎每门课都历历在目,记忆犹新。因为,每节课都花费了大量的努力,大量的阅读和研究,甚至和不少教授成为了忘年交。
在美国大学,大家都用电脑记笔记
02
出国后,发现换专业太容易了
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吧?读了不喜欢的专业,根本提不起兴趣。在国内大学,转个专业太难了。
寒窗12年,只教会了我们如何努力读书、应付考试,却从没教给我们各个专业、各个职业方向到底意味着什么。在兵荒马乱的高三,学业繁重,严重睡眠不足,突然要做出人生最大的选择之一,万一选错了,还很改变。
十八岁时的我,根本不知道想学什么专业,更不知道这些专业,对应的是怎样的人生。
出国前,填了“经济学”专业(国内经济学都下属于“经管学院”,而国内的经管学院,约等于米国的商学院)。留学后才发现,大部分大学,商学院里有金融、会计、管理等专业,但不包含经济学专业。在米国,经济学属于文理学院、社会学院等。
留学后,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改专业。经济学太学术了(看到四年的学业安排,感觉我学不来),我想转到商学院。于是,在报到的时候,填了一张小纸条,填上了姓名、学号、原先是什么专业、想转到什么专业、签名。
我颤抖着手,把小纸条递给工作人员,问她:这就转好了?!对方一脸懵逼:对啊,你还想怎样?我震惊于转专业如此容易,因为转专业在国内我读的大学,比登天还难。
根据米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本科生80%都换过专业,平均每个大学生毕业前
转专业三次以上。
到自己人生的激情所在,也像谈恋爱,也需要不断寻自我和练习相处的。相处了一段可能会发现,某种人并不适合自己。如果要求每个人都嫁给初恋,这世上得多出多少不幸福的家庭啊。
本科期间,我一共换了五次专业,经过无数实践、探索、实习,和各专业的教授深谈,才到自己的兴趣所在。
03
出国后,发现通识教育之伟大
话说回来,为什么换专业这么容易呢?
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学前两年都是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即大一大二不限专业,天文地理人文历史都要学,大二结束时申报专业,大三大四才学习专业课。我认为,这是米国本科教育最闪光的地方。
通识教育,在美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通过每个大学自己定制的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培养出具备基础知识、辩证思维能力的全面通才,而不只是某个专门领域的专
业人才(trained specia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