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1年深度影响中国游戏业的⼗⼤事件和趋势
回顾:2021年深度影响中国游戏业的⼗⼤事件和趋势
2022年新年已⾄,各⼤应⽤的年度总结开始在朋友圈刷屏。从早些时间的⾖瓣、微博到⽹易云、QQ⾳乐,再到前⼏⽇的B站,也许接下来还会有来⾃⽀付宝、淘宝的贴⼼问候。毕竟年度总结已成为当代互联⽹圈的新传统,游戏⾏业⾃然也不例外。
近⽇,GameLook先⾏报道了外媒总结的欧美、韩国游戏业⼗⼤事件。但作为游戏圈的亲历者和观察者,中国市场的变化和趋势才是GameLook最关注的部分。
回顾刚刚过去的2021年,国内游戏业的确发⽣了许多变动,但整体依旧稳健向前。下⾯,GameLook就来盘点回顾⼀下2021年深度影响中国游戏业的⼗⼤事件和趋势。
1.9⽉最严游戏防沉迷新政落地,游戏适龄提⽰系统实施
8⽉30⽇,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未成年⼈沉迷⽹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所有⽹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和法定节假⽇每⽇的晚8点⾄9点,向未成年⼈提供1⼩时服务。
不同以往,此次防沉迷新规除了对未成年⼈的游戏时间进⼀步缩短,还限定了未成年⼈游戏的具体时间段。封堵了过去存在的未成年⼈辗转不同公司的多个游戏,实际每天游戏时长突破防沉迷规定的漏洞。正因如此,新规也被视作全球游戏业史上“最严监管”。
除了未成年⼈游戏时长被严格限制,今年游戏监管也迎来了重要另⼀环,即⽹络游戏适龄提⽰的落地。起泡胶无胶水怎么做
⼀直以来,游戏公司与玩家都在不断呼吁,对游戏⼈细化区分以便管理。⽽去年年底,在国家新闻出版署指导下,中国⾳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委组织相关研究机构、媒体、游戏企业等共同编制了《⽹络游戏适龄提⽰》团体标准,并正式发布了试⾏版本。
到了今年年底,基本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地覆盖到了所有游戏产品,玩家打开游戏都能在Loading页看到游戏适龄提⽰的标识,这意味着,国内游戏业终于拥有⼀套属于规范化的标准。
2.总量调控步⼊深⽔区,2021年版号仅755个
GameLook统计的2021年版号审批情况
⾃7⽉22⽇,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7⽉份过审游戏版号起,2021年游戏圈连续5个⽉未发布游戏版号。
大连最新隔离要求
截⾄12⽉31⽇,版署共发布了7个⽉份的国产⽹络游戏审批信息。除3⽉份⼀次性发放166个版号外,其余⽉份下发版号数量均在84-87之间。加上76个进⼝⽹络游戏版号,忽略⼀个撤销的游戏版号,全年版号累计发放数量仅为755个。
⽽根据GameLook统计的历史数据,2019年有1570款游戏通过审批获得了版号,2020年则减少⾄1405个,2021年更是锐减为755个。相⽐前⼀年⼤幅度减少了46.3%、和2019年相⽐更是下降了51.9%。
但与2018年不同,新游戏送审申请版号的流程⼀直未停,只暂缓发放。⽽国内游戏业也将⾯临更加严峻的变化与挑战:⾸先,游戏出海⼏乎变成了今后⼚商的必选项;其次,聚焦精品化研发,打造⼀款⾼品质游戏将成为最⼤竞争⼒;最后,运营⼀款长⽣命周期游戏将变得愈发重要。
简⽽⾔之,只有打造⽤户需要的、具有竞争⼒的长⽣命周期游戏,才是今后游戏公司提升收益、持续前进的关键。
3.买量引发游戏股⼤跌,⾏业重新认识买量
据GameLook统计的“28家中国游戏公司2021年股价变动”数据,其中13家上市公司股价在2021年均出现下跌,跌幅普遍在15%以上,最⾼甚⾄达61.58%。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多数上市企业的业绩表现普遍出现利润⼤幅度下滑情况。
严格来说,除了受版号与监管新政影响,2021年影响游戏股波动的最⼤因素便是买量对上市游戏企业利润的侵蚀。
⾃年初⾏业完成精品化转型后,游戏圈愈发重视营销,单款游戏买量投⼊远⼤于游戏研发成本的情况不再是少数。多数⼚商已经清晰地认识到,买量拥有引爆⽤户圈层的能⼒,可以快速提升游戏的⽤户规模和产品流⽔。但兑现⾄业绩上,却呈现上市企业利润率滑坡、引发游戏股⼤跌,此中反差不得不让⾏业深思。
哈卷出演小美人鱼尤其对于SLG这类⽤户价格⾼、回本周期较长的品类⽽⾔,买量内卷造成的业绩波动,对游戏产品的长线运营、乃⾄投资者来说并⾮好事。
换个⾓度来说,买量有度才应是今后游戏营销的常态,这也是为何品效合⼀、内容营销愈发频繁被提及。游戏业肯定不愿意成为“薄利多销”的⾏业,⽽是以创意和内容致胜的产业,营销与产品研发的平衡值得关注。
4.⼩⽶后《原神》接⼊应⽤宝,依旧3:7分成
2021年年初,分成⽐之争成为游戏⾏业⾸个出圈话题,开发者诟病已久的5:5分成⽐也再度被放在舆论焦点。⾃此,多数新产品、尤其是⼆次元游戏,选择直接跳过安卓应⽤商店,只接⼊App Store。
2021年2⽉,在⼤佬雷军的推动下,⼩⽶应⽤商店采取3:7分成⽐,正式上架了此前“不接商店渠道”的《原神》,引发热议。时隔半年多后,⽶哈游继续与腾讯应⽤宝达成合作,从《原神》2.1版本开始上架游戏,据传分成⽐为3:7,成为⾏业的⼜⼀兴奋点。
更意外的是,⼤部分安卓渠道在上架游戏时,都要求接⼊渠道的SDK,⽽渠道SDK都⾃带渠道的账号体系。但应⽤宝上架的《原神》版本为⽶哈游官服版本,并没有接⼊应⽤宝的账号系统,应⽤宝可以说是向⽶哈游表达了极⼤的诚意。
这也意味着,主流安卓应⽤商店愿意为优质游戏开出更好的分成⽐。⽽这⼀标志性事件也凸显了“内容为王”时代的真正落地:游戏品质过硬,甚⾄能让渠道让步、开出更好的合作条件,⼤⼤振奋了⼀众游戏企业的信⼼。
5.疯狂“买买买”,罕见的投资浪潮
初一数学知识点囿于精品化、版号审批暂停等多种因素,2018年曾被外界视为游戏⾏业“寒冬”。过去⼏年,国内资本市场少有风险投资基⾦投资游戏公司,近两年来游戏圈投资、并购资⾦也主要来⾃游戏业内企业。
2021年国内游戏业出现了罕见的⼀幕:腾讯、字节跳动、⽹易、B站等公司开始疯狂“买买买”,掀起了⼀股覆盖全球、辐射整个⾏业的投资浪潮。
上半年据InvestGame透露,第⼀季度中国公司成为全球游戏业投资的“领头⽺”。其中最活跃的是腾讯,该公司旗下资⼦公司参与了35次游戏投资交易,并购额达到5.3亿美元。字节跳动则以40亿美元的天价并购位居第三名。
直到年底,数据机构Niko partners分析师Daniel Ahmad在推特指出,仅2021⼀年,腾讯就收购和投资超过100家游戏公司,相当于每3天⼀家,可谓创造了全球纪录。
以腾讯为例,其实可以发现很多新变化。可以看见,腾讯投资聚焦开发商,不光有很多新⽅向公司,且特别看重是否产品是否有全球化能⼒。如重视《⿊神话:悟空》和游戏科学等3A游戏开发商;如4⽉腾讯以“⾼达⼏⼗亿元”的估值投资《少⼥前线》开发商散爆⽹络;9⽉《影之刃》开发商灵游坊也接受了腾讯数亿元投资。
站在开发商视⾓,⾝处版号总量调控的⼤环境下,2021年内能够获得⼀笔规模投资毫⽆疑问提升了研发的底⽓、和进军全球市场的勇⽓。
6.红遍全球,元宇宙浪潮来袭
不夸张地说,2021年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元年”。
⾃2021年初“元宇宙第⼀股”《Roblox》上市、当天市值突破400亿美元,随后Metaverse热席卷全球。
Facebook、微软、迪⼠尼等各⼤欧美巨头纷纷进驻,在互联⽹⼈⼝红利消散的当下,巨头似乎到了新的⽬标和增长点。
其中,“Metaverse全球第⼀信徒”的Facebook甚⾄直接改名“Meta”,号称⾄少今年投⼊100亿美元打造元宇宙。⽽此前摩根⼠丹利发给投资者的⼀份研究报告指出,元宇宙未来有望成为产值达8万亿美元的超级市场。
同样地,中国也出现⼀股元宇宙浪潮,各⾏各业、包括张家界景区都在涉⾜相关概念。当然,⽬前关于Metaverse的最终表现形态、未来⾛向等话题依旧有着较⼤的想象空间。但已经有越来越多数字⼈、虚拟偶像开始⾛红、并拿到投资,相关企业愈发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与此同时,下半年来,国内注册元宇宙商标数量更是直线飙升。截⾄2021年12⽉31⽇,全年已经有436个与元宇宙相关商标通过注册,⽽申请注册的则有16978条。不仅如此,字节跳动更收购了国内VR⼚商Pico。VR同样是元宇宙的关键硬件⼊⼝,此举显然是为了直接超车杀⼊元宇宙。
芒果tv弹幕在哪里打开7.多线开花,字节跳动游戏业务崛起
2021年,可以说是字节跳动游戏业务真正崛起的⼀年。
先是⾼价收购了有爱互娱与沐瞳震惊⾏业。但事实上,⼆者皆是产品⽉流⽔过亿的出海优质企业,其
中沐瞳的MOBA⼿游《⽆尽对决》表现稳健,新游《黎明默⽰录》更是位列2021 GameLook Awards“年度最佳⼆次元游戏”之⼀。
国内,字节跳动也终于实现了重度游戏业务的⼤突破。光在2021 GameLook Awards中,便出现多款字节跳动旗下游戏。如单⽉流⽔过4亿、在国内⼀炮⽽红的《航海王:热⾎航线》,也获得了“年度国外IP改编游戏”⼤奖。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在细分赛道更是收获颇丰。国风学院养成⼿游《花亦⼭⼼之⽉》⼀度位列畅销榜第7,⾸款⾃研产品便取得了突破性成绩,同样⼊选了2021 GameLook Awards。此外,与⾦⼭世游合作的放置⼿游《武林闲侠》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在⾃研领域,除了上述提到的《黎明默⽰录》《花亦⼭⼼之⽉》,根据⽬前被曝光的信息,字节跳动旗下依旧还有《晶核》《代号:降临》等多款次世代游戏产品在研。
另⼀⽅⾯,由于新政带来的实名制严管,超休闲市场集体遭遇阵痛,Ohayoo被迫进⾏⼈员优化。但在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其依旧带来了《古董就是玩⼉》、《翡翠⼤师》等优秀产品,后者更是被GameLook评为“年度最佳IAA游戏”。
8.别样的惊喜,⼩团队异军崛起
事实上,如果仔细研究2021 GameLook Awards不难发现,相⽐往年,2021年的游戏圈多了很多惊喜:多⽀中⼩团队、独游开发者开发的游戏产品异军突起,连续取得了瞩⽬的商业成绩。
2021年1⽉发售的《⿁⾕⼋荒》可以说是去年⾸个爆款,也是国产独⽴游戏的最⼤⿊马。⾸⽉流⽔超180万套,如今销量更是破300万,实现过亿收⼊,也被GameLook评为“年度最佳独⽴游戏”。
此外,5⼈开发的《戴森球计划》不到⼀周Steam迅速卖出20万套,直到9⽉累计销量已经突破180万份;GameLook Awards年度最佳Roguelike游戏《提灯与地下城》⾸⽉近2亿流⽔,则诞⽣于“六⼈⼀喵(如今增加到8⼈)”的独⽴游戏⼯作室;不久前艳惊四座的《光明记忆:⽆限》,出是⾃独⽴开发者“飞燕岛”之⼿等等。
这类独⽴游戏的出现,⽆论技术⾓度还是商业⾓度都令⼈⼤开眼界,也给⾜了中⼩团队信⼼:继续追求游戏性不仅具备商业层⾯的潜⼒,还可能如《⿁⾕⼋荒》促使⽼外学习中⽂,引发不⼩的社会现象。
9.多平台游戏成为趋势、纳⼊国内监管
9.多平台游戏成为趋势、纳⼊国内监管
⾃《原神》的全球爆红,彻底在国内引发了多平台游戏的热潮。但事实上,⽶哈游并⾮多端游戏运营
的第⼀⼈。此前腾讯、⽹易等国内游戏公司,便已通过模拟器的形式,先⼀步实现了⼿游的跨平台运营,满⾜了国内玩家的需求。
⽽在2021年,打通了⼿机、PC、主机三端的《原神》,还进⼀步实现了云游戏的商业化,开创了⾮竞技类游戏之外的云游戏模式。这就意味着,此后不仅多平台成为主流趋势,云游戏也具备了商业上更多可能性。
但跨平台游戏的⽕热,⾃然也成为监管加强的新对象。11⽉,不少玩家发现,多款知名⼿游纷纷下架官⽅推出的PC版本。但相关第三⽅模拟器暂未受影响。
显然,随着监管的进⼀步收紧,原本处于模糊地带的跨平台运营已纳⼊监管。很⼤可能,今后多平台运营游戏也需依照规定获得各平台版本的版号。⽽《原神》则展现了⼀份标准答案,上线之初从⼿游到PC、主机每个平台都申请了版号。
10.从“游戏”出海,到游戏公司“⾁⾝”出海
出海,总是游戏圈⽼⽣常谈、但时谈时新的话题。过去在出海赛道,往往是中国公司做产品,再交由海外发⾏。但2021年以来,腾讯、⽹易、⽶哈游等⼤⼚热衷于海外建⽴团队。从这个⾓度来说,中国公司出海模式显然发⽣了新⼀轮的升级。
据悉,腾讯⽬前海外控股的游戏⼯作室已超过了10家、海外员⼯⼈数已超过了4000⼈,已是海外员⼯最多的中国游戏公司。⽽在12⽉,腾讯刚推出国际业务品牌Level Infinite,将单独服务海外游戏发⾏。
与此同时,⽹易则选择“挖”⽇本制作⼈;⽽⽶哈游与腾讯⼊驻蒙特利尔后,则促使育碧加薪抢⼈。中外公司产品层⾯还未打起来,⼈才之争便已经短兵相接。⽽⼤⼚纷纷在海外建⽴分公司、抢夺研发⼈才的背后,显然是为了深⼊全球市场、以及应对接下来激烈的多平台竞争。
乔任梁被吊绑照片毕竟中国公司过去出海只针对⼿游,之后却是需要涉⾜PC、⼿游、以及鲜少参与的主机领域。⽽当出海进⼊深⽔区,其实不⽌需要中国⼈才,更需要全球⼈才的加盟,才能打造全球化团队、全球化产品、全球化品牌。也就是说,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乡随俗”,打造本地团队才能在未来抢占全球市场⾼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