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第18
(9月下)总第479期电视研究
92
爸爸,去哪儿》何以走红荧屏
□文/李国聪,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生
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录制现场
由湖南卫视推出的《爸爸,去哪儿》,是一档父
爱纪实类季播节目,其节目的版权和模式来自于韩国综艺节目《爸爸,我们去哪儿》。每期由五位明星爸爸跟孩子72小时的乡村生活体验,节目组设置一系列任务交由父子(女)完成,在这期间爸爸要担当起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节目在播出第三期后,在CSM全国网收视率达1.80(由CSM 索福瑞调查,调查范围是四岁以上收看电视的观众,数据由央视索福瑞全国网、29城、46城测量仪提供),并应观众要求重播八次,创下湖南卫视非戏剧类节目播出次数新高,与《赢在中国》分别在各自时段取得收视冠军,并拉动了拍摄景点的旅游热潮。本文拟以《爸爸,去哪儿》为例探讨当前亲子类节目走红的深层原因。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其等级划分以血缘为依据,从而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观念”,也就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化是基于情感而建立的一种独特的东方文化。自古作为家族家长的“父”与继承香火的“子”之间的关系,其关系的建立一方面是缘于血缘关系,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父性教育”(“父性教育”一词出自于北京师范大学陈建翔教授的著作《孩子的爸爸去哪儿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来实现的。“父子”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热播的《爸爸,去哪儿》便是以明星亲子生存体验真人秀这一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五对明星父子的父子情感。
一、情感的共鸣———代际亲情
《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关键原因在于通过“父子(女)情”实现了与观众的沟通,进而达到共鸣的效果。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成为普遍的问题。《爸爸,去哪儿》通过五位明星爸爸与孩子在野外生存体验,聆听孩子的心事,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促进了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如在第一期中的北京
李国聪:《爸爸,去哪儿》何以走红荧屏
93
灵水村,一向认为女儿粘人的田亮看到了女儿独立
的一面,一向调皮的天天开始认真听爸爸的话,面对“蜘蛛房”,小Kimi 愿意与爸爸“同甘共苦”……这些生活细节都是打动观众的地方。节目将拍摄
地点设置在偏远的乡村或条件艰苦的地方,
颇具有“患难见真情”的味道,受到大众的喜爱。
二、共同的话题—
——父性教育父性教育的召唤是《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节目当中的明星爸爸们一改往日
工作繁忙的状态,
与孩子在乡村中单独72小时的生存体验,不仅与孩子通过心灵上的沟通增进了感情,也展现了父性教育在家庭中的重要性。在中国
传统文化中,
母性具有温柔、细心、感性的特性,在家庭教育中往往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父性虽然从生物意义上来说是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然而作为家长身份的父亲却往往是养儿育女的局外人,母亲更多的是担当孩子成长
历程中规训的实施者
,“慈母严父”俨然成为“严母慈父”,而就算是慈父也往往成为“在场的缺席者”
。现代社会中男性在担当父亲后又往往意味着“养家糊口”身份的开始,在生活、工作以及家庭
的压力下,
父性教育的普遍缺席似乎成为了当下的通病。
湖南卫视金牌制作人谢涤葵正是抓住当前社会中的这一缺失,将父性教育与节目中的野外生存
和游戏等结合,
实现了节目的寓教于乐。节目组安排了五对明星父子(女),他们在社会中从事着各
行各业的工作,
担当着不同的角且各有千秋,然而在节目中他们是共同的身份—
——爸爸。在这相处的72小时里,父性的阳刚、果断、理性等特性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的一次次进步和改变
也印证了父性教育的必要性。可以说,《爸爸,去
哪儿》这种寓教于乐的特性也是其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
三、完美的搭配—
——商业元素《爸爸,去哪儿》的成功不仅得益于能够引起
观众的情感共鸣,
还在于其完美的商业性包装。首先,明星嘉宾是收视率的保证。“星二代”一直是
大众关注的焦点,明星父子(女)的同台亮相正是迎合了大众的这一心理,另外大众在现实生活中的父子(女)关系的不如意在这一节目中得到了想象性的满足。再次,动画式处理是节目趣味性的保证。节目的真正主角是孩子们,节目后期处理时,在展现孩子内心世界时,多用的是趣味性的动画式的字幕,让观众啼笑皆非。节目中的一大亮点就是用与孩子平视的视角,挖掘孩子的内心世界,也满
足了同龄观众们“小大人”的心理。另外,有节奏的配乐也是节目让人喜爱的重要元素。由爸爸和孩子的对话形式完成的同名主题曲成为各大网站推荐的歌曲,其背景音乐选择与父子(女)的节奏
也是一致的,如《what is dancing 》、《愉快的桥》等脍
炙人口的儿童歌曲,
爸爸去哪儿最后一期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也不乏真情。总的来说,商业性包装是《爸爸,去哪儿》节目成功的重要砝码,也展现了湖南卫视制作栏目的深厚功底。
四、创新的视角—
——野外综艺“野外生存体验”是《爸爸,去哪儿》的创新之
处。中国的电视栏目只要一种栏目走红,同类型的
栏目就会一涌而上,
直到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引自国外栏目版权的《爸爸,去哪儿》,没有“真人秀”
中的表演成分,没有预定好的剧情。相较于20年前就已经兴起的《正大综艺》等户外拍摄,当下的户外栏目多的是大投入、大制作。野外拍摄团队和难度都要远远大于室内拍摄,不确定因素和随机事
件发生的概率也较高,
节目本身的“冒险探奇”特点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元素。
五、战略的眼光—
——营销策略《爸爸,去哪儿》颇具眼光的营销策略很大程
度上来自于湖南卫视成功的运作。首先,
节目首映采用“四屏联动”模式:湖南卫视、湖南娱乐频道、
万达院线同步上映,并通过“湖南卫视呼啦”,实现
与线下观众的互动,
然后邀请幸运观众在影院中观看。精密的移动端对接、明星与草根的亲密互动、以及完善的抢票操作,成功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宣传;再次,明星微博营销,栏目组发布的拍摄花絮,明星嘉宾的微博晒图和“正能量宣
言”,以及明星好友的转发宣传,都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第三,受众的全方位出击。湖南广电金鹰卡通卫视和湖南卫视实现“双星”播出,一方面
占据了黄金档播出时间,
另一方面锁定了湖南卫视的中青年受众体和卡通频道的儿童受众,也就意味着这个节目开始面向各个年龄段的受众的指向。
总体上来说,《爸爸,去哪儿》的营销是一次“天时
地利人和”水到渠成的运作。
综上所述,作为一档野外综艺亲子类节目,《爸爸,去哪儿》正是通过引发共鸣的亲情,“父子教育”这一共同话题,完美的视听元素的商业包装以及野外综艺这一独特创新视角和具有战略眼光的营销宣传,打造了具有开发潜力的亲子类节目,
可以说,在湖南卫视的平台上,《爸爸,去哪儿》,无
论去哪儿,都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