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缉志:中国文字处理机之父
作者:***
来源:《中关村》2019年第01期
        中关村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摇篮,是改革开放40年树立起的一块金字招牌。“村”里曾诞生了无数闪光的名字,比如四通,就曾经是璨若星河的中关村数以万计的企业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而四通的辉煌,离不开总工程师王缉志,一个在中关村轰轰烈烈一场后,又寂然孑身离去的发明家和艺术家。
        曾有媒体评论:如果没有四通,中关村的历史会失去最精彩的一页,因为四通曾经是中关村的代名词。如果没有王缉志,或许就没有四通的发迹以及延续了20年的辉煌,正是他发明的四通打字机,才成就了后来的四通。
        2018年盛夏的一个上午,我和《中关村》杂志社社长卫汉青访问了王辑志先生。热情、
随和、平易近人,是王缉志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对那已成过往成功的辉煌,寥寥数语;谈起几次有始无终、黯然收场的创业,也表现得云淡风轻。这就是大师的胸怀和格局吧!
        中关村情结
        上世纪80年代,创业、下海,自然绕不开中关村。王缉志说:“中关村对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地方,我的中学时代和大学时代是在那里度过的,下海创业和获得成功也在那里。”
        1954年夏,王缉志的父亲王力从广州中山大学调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当教授,他们举家进京,搬进了北大校园,王缉志进入十九中,大学就读北大。毕业后分配到科学院,1969年下放到湖北的五七干校,1971年回京,1973年底调到冶金部自动化所开始搞计算机。八十年代初,从西城搬到中关村大街双榆树小区。
        绕了一圈,又回到了中关村。
        王缉志表示:现在的中关村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上世纪80年代中关村一年的产值,对现在来说就是九牛一毛,现在,年产值竟然达53000多亿,中关村,是个容易产生梦想实现梦想的地方!
        1969年9月,王缉志被下放到位于湖北省潜江县的科学院干校,他和另一位同事负责烧开水。烧一锅水大概要40分钟,慢,还烟熏火燎,虽然环境恶劣,前途渺茫,天性中爱琢磨爱钻研爱动手的他分析问题出在烟道上,他俩就动手把烟道清理了一遍,处理后的一锅水烧开只需20分钟,大大提高了效率。
        在五七干校学习著作宣讲会上,领导要求烧开水的组员讲一讲如何学习《矛盾论》并用于烧水实践中。掌声响起的那一刻,王缉志感受到了一种吃苦动手在前、享受荣誉在后的精神。
        这次算不上发明的发明,让王缉志对自己有了重新认识。
        发明中国第一台打字机
        1971年2月,王缉志回到北京被分配到冶金仪表厂当工人。3年后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调到冶金部自动化研究所搞计算机。
        1979年前后,我国开始进口微机,王缉志认识了澳大利亚产计算机的设计师——澳籍华人邝振琨。这次相识,对王缉志日后的中文处理开拓之路,起到了重要作用。
        邝振琨介绍给王缉志的机器是DATAMAX8000,该机所带的软件有字处理软件WordStar、试算表软件CalculStar和数据库软件dBASEII等。都让王缉志大开眼界,后来,王缉志用DATAMAX8000主机和TeleVideo终端,加上一台伊藤忠打印机,凑成了一套价格相对便宜的微机系统。
        因为是自己攒的系统,需要做有关驱动软件。阅读说明书时他发现这个打印机的打印头由8根针组成,通过软件指令来控制每一根针的动作,属于由点阵组成图形的打印机。而国内当时所用的字符打印机,只能打abcd这些简单的字母。显然,这种针式打印机在操作上更灵活,因为从理论上讲,这种打印机可以打出用点阵组合成的任意图案或文字。
        这个发现触发了王缉志的灵感,他连夜编了一小段程序,打出了“冶金部自动化所”7个汉字。能打印汉字,只是解决了原理问题,要让这套微机系统能用汉字处理各种应用,则要解决一系列的实际问题。首先,要有汉字字库才能使打印机真正打印汉字。
        到哪里去汉字字库呢?
        只能自己动手做!
        王缉志拿了一副围棋,把塑料棋盘布往桌上一鋪,动员全小组的人都一起来做,一个人用棋子摆放汉字点阵,另一个人把该字型用16进制数来编码,再有一个人把该数据录入电脑。忙了一个多月,终于做成一套包括国标一级汉字的16×16点阵字库。
        有了汉字字库还不够,如何把汉字文章输入电脑呢?
        需要有汉字输入法,因为国标一级汉字是按汉语拼音顺序排放的,从工作量来考虑,研制拼音输入法是最容易实现的。王缉志又开始研制拼音输入法。不久,一个简单实用的拼音输入法也大功告成。但汉字有许多同音字,用拼音输入法就要解决选择字问题,这样就需要能够看到拼音输入的汉字,可当时的终端是英文字符终端,根本显示不了汉字,只能显示80×24个英文字符。怎么办呢?王缉志想出一个办法,把一个字符M当一个点来用,用屏幕上的16×16个M来组成一个汉字,这样一来,虽然一屏只能显示4个大大的汉字,但总算以一种最原始的落后方法解决了汉字录入问题。
        解决了这些问题后,王缉志事实上已经完成了第一台中文的电脑输入与输出系统。为了检验一下这项发明的实用性,实际应用的第一案例是所里财务科的报表,他把所里的财务数据录入电脑,用dBASEII处理并打印出整齐的中文财务报表。实现了部分财务工作的电脑处
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1983年第二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研讨会上,王缉志用自己的汉字系统打印了一份以中西文兼容的汉字处理方案为题的学术论文,也引起强烈反响。
        进入四通
        当王缉志醉心于解决电脑的中文输入输出系统研发时,一个变化正在悄然发生,中关村先是出现了陈春先创办的华夏硅谷研究所,随后成立的京海公司也受到改革者的注意。王缉志也开始考虑自办公司。
        一天,王缉志和夫人偶遇王安时(四通创始人之一),王安时说:“我们正在筹建一个公司,机制比较灵活,总经理姓万,才39岁,很能干但又不是胡来的那种人,你不妨他谈谈。”
        很快王缉志就和万总见了面,万总说:“老王是我的朋友,你又是他的朋友,你办公司的想法和我们都想到了一块,你就来吧。”
        就这样,王缉志加入了初创的四通公司。四通是1984年5月16日注册成立,同年9月门市开始营业。7月,王缉志进入四通,成为四通初创时期的骨干员工之一。
        可贵的是,当时他八十五岁的老父亲王力教授,不但对儿子的“革命行动”非常理解和支持,还写了一首七律来鼓励他:
        “不负当年属望殷,精研周髀做畴人。
        霜蹄未惮征途远,电脑欣看技术新。
        岂但谋生足衣食,还应服务为人民。
        愿儿更奋垂天翼,胜似斑衣娱老亲。
王志文资料        缉志儿存念 王力 时年八十有五”
        MS-2400的诞生
        进入四通不久,王缉志就被任命为总工程师,当时四通主要业务是销售日本Brother公
司的2024打印机。电子部官方进口的能打印汉字的24针打印机是日本东芝3070,进口价近1000美元,售9000多元人民币,四通为Brother公司的24针打印机配了汉字驱动软件,每台仅售4000多,由于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1985年,四通从日本伊藤忠公司引进了1570型彩打印机,该打印机只能打印日文汉字,现在需要让它打印中文汉字。王缉志带领一个开发小组,为打印机做汉卡。很快,四通就将1570彩汉字打印机作为公司的主要产品推向市场。这一年,四通的销售收入超过了1000万。
        王缉志发现,日本的文字处理机都是热转印式的,对纸张和室温的要求高,带价格贵,而且还不能打印蜡纸,显然不适应当时国内的打印需求。于是,四通決定重新开发一种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机器,打印机芯采用击打式的打印头,以便可以打印蜡纸。
        一来由于自己对操作系统比较熟悉,二来希望通过从头做起而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王缉志提出由自己来开发这款机器,“这样做的话,更有利于我们长远的自主发展,不用依赖日本,看别人的眼。”这是他的初衷。
        一个什么样的产品,才是真正“符合中国市场需要”的产品呢?
        作为总体设计的王缉志开始了深思。
        王缉志心目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样板WordStar,他的目标是能在WordStar上实现的英文编辑功能,一定要在中文上也能够实现。
        为了更接近中国市场的需求,王缉志从受众的角度设计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甚至产品名称和LOGO。由于国人还不习惯文字处理,为消除过人对电脑的天生恐惧心理,王缉志决定给该产品起名叫中文电子打字机,产品的名称定为“四通MS-2400”:M代表三井(Mitsui),S代表四通(Stone),24是打印头的针数,00表示第一代。
        1986年的3月,王缉志携开发小组到日本横滨ALPS公司进行最后调试工作,为了让古老的汉字早一天从电脑中输出,他们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
        此时,国内传来父亲生命垂危的消息。一边是自己的至亲,一边是离不开自己的团队,王缉志面临两难选择:回去,可能调试工作就要夭折,之前所花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都等于白费,这次没调好,下次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自古忠孝难两全!
        王缉志的母亲在电话里说:“你的工作很重要,回不回来你自己决定,家里还有弟弟和妹妹。”
        王缉志决定留在日本把开发工作做完。
        王缉志带领全组人员昼夜奋战,终于提前两天调试成功。调试成功的打印机飞快地打出一页页清晰的样张,打印头发出嗡嗡的蜂鸣声。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成功的欢乐中时,王缉志的心已飞到病危的父亲身边。
        回到北京,王缉志在病榻前告诉父亲开发工作已基本完成时,我国语言学一代宗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5月3日,王缉志送走了他的父亲——王力先生。
        13天后,四通成立两周年那天,四通MS-2400中文电子打字机正式面市。这台打字机,把微机时代的中文输入输出变为现实,一举改变了中国人在机械打字机时代完全“失语”的局面。
        那天,宾客盈门,鲜花贺词不绝于耳。王缉志想到的却是父亲:是喜是悲?亦喜亦悲!
        父亲王力一辈子和文字打交道,中国的方块字早已与他的灵魂形成了无异于血肉的关联。而今,方块字又通过电脑,融入了儿子王缉志的血液。中国字、两代人,以这种方式形成了血缘之外的另一种紧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