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客市场行为初探4300字
摘要:随着背包旅游的旅游市场慢慢壮大,采用访谈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广东背包旅游市场的行为特征,针对性地提出了广东背包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包括利用旅游品牌构筑文化特、整合旅游资源、网络营销、建立旅游体验中心等。
关键词:背包客;广东省;营销策略;经济
引言
背包旅游是不同于其他传统的一种新兴且追求自由的旅游方式,背包客们喜欢到处旅行,喜欢自己制定旅游线路,喜欢结识朋友,喜欢与人交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背包客这个体将会越来越壮大,覆盖的范围也愈加广泛。因此,对于旅游当地怎样去呈现其景点特,怎样去打造符合背包客口味的旅游产品,如何使背包客与当地旅游经济更有效地联系起来,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背包客的现状
对于背包客在英国来讲,英国每十个国际旅游者就有一个背包旅游者,背包旅游者在英国一年的旅游消费总额达7 500万英镑,是重要的国际客源市场(Churchill,1994),并且政府支持,政策保障齐,背包旅游配套设施健全,背包旅游服务专业化,因此促进了许多背包客的产生。
广东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韶关丹霞山景区、清远连州地下河景区、佛山西樵山景区、惠州罗浮山风景区、乡村旅游等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以及良好的人居休闲环境,使广东旅游独具魅力,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游客的目光。2014年全年,广东省入境接待人数413、06万人次,1 045、52万人天,外国人入境62、08万人次,213、46万人天。人数每年增加,所以不可以忽视国外背包客这个市场。
二、存在的问题
旅游线路不合理,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的限制。旅游产业是综合性强、涉及面广、关联度大的"集成";产业,但我省文化旅游景区点多面广,旅游资源缺乏整合和包装。现有的
旅游路线只是把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内容构成单一,未能形成系列的旅游产品,不能形成合力。广东位于南岭以南,南海之滨,与香港、澳门、广西、湖南、江西和福建接壤,与海南隔海相望,有着良好的区域合作平台,加之当前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海外游客需求的形势,区域旅游合作,实行捆绑式营销应是最佳的战略选择,但目前广东参与区域旅游合作较少,使背包客旅游市场不够壮大,旅游业国际市场营销仍是"单打独斗";,自身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在国外,网络市场营销平台已成形,但是对于广东的网络市场营销平台还未成熟。在广东没有一家有专门的国际市场营销频道,没有一家多国语言版的营销网站,制约了国际背包客旅游业在广东发展的步伐。广交会,国际舞狮邀请赛,国际茶禅旅游文化节,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等活动的带动下,开始得到市场的追捧,背包客喜欢接触当地丰富多彩的文化,但是
广东旅游好地方广东现在的文化主题太沉闷不生动,就像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仅仅看碉楼没有多大的意义。广东的景区在产品的丰富度上还是不够,例如有个古村落,本身是有特的,可是它的产品不够丰富,那么来这游览的人,只能简单地参观一下建筑,甚至有些建筑里面都是空房子,没有什么文化内涵。一方面是文化旅游开发不足。文化旅游"可以说出口";的有很多,但实际"可以观看的";少,有的只停留在"说";的阶段,不少处于自然状态,另一方面是产品打造手笔不大。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足,难以形成核心吸引力。旅游营销资源整合不够,区域间整合营销不够。
人才培训力度不够大,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各地旅游地区还是缺少公益性旅游开发咨询服务,缺少能用各国地方语言介绍景点的人员,在景点区域,没有免费的景点旅游地图,普遍地方的旅游点提示语不清楚,收费项目不明确。
在中国目前业内对其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没有相应政策制度和法律规章来引导和规范背包旅游市场,缺乏相应的监管措施和安全保障。探险事故逐年上升,旅行者权益保障乏力。72小时免签证,对于背包客这种需要长时间旅游的人来说,时间实在微不足道。面对强大的、不断升级的国外背包客旅游需求,我省旅游业还缺乏一定的产业规模、产业链,没有形成特殊的景点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的产业链还不够完善,旅游饭店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三、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三大旅游品牌构筑整体文化特。独特的广东文化是吸引国外背包客来粤旅游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与游客的进一步交谈了解中发现,吸引各地背包客来广东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文化方面。广东文化丰富历史悠久,是以广府文化、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为主,这会吸引热衷领略当地文化的不同地方的背包客。第二,饮食方面。粤菜已走向世界,在各个地方大受欢迎,吸引全世界背包客到广东品尝地道美味。第三,自然景观方面。广东不仅有一定数量的5A景观,还有世界文化遗产。针对背包客的需求,可以整体推出广东的三大旅游品牌,即:文化,美食和自然景观,增强广东的吸引力。在宣传美食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宣传广东多彩的自然景观,如中国十大最美古村落百里瑶山等。
2、点点成线,线线成形,促进背包客空间扩散。广东的旅游资源丰厚,类型独特。但从背包客对广东旅游景点及线路选择的偏好来看,主要选择少数景点和线路旅游。很多符合背包客偏好的景点和线路没有进入背包客视野,所选景点和线路在空间上没有形成扩散之势。广东应充分利用交通方便快捷的优势,大力宣传文化独特又方便的景点,设计符合背包客偏好的旅游线路,促进背包客广东境内空间扩散,有效延长背包客停留时间,扩大市场规模。从"点";上设计,可以推出广东境内的旅游古镇。例如自力村碉堡楼,观澜版西村等,建筑特显著,且价格低廉。从"线";上设计,可推出文化浓郁的十大探险旅游线路,如英西峰林探险、韶关丹霞山探险、清远峡谷探险等。每几个点间相连就形成一条线路,每几条线相交就形成一个圈,这些线路和圈都会对背包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增加背包客在广东境内的停留时间。
3、整合资源,发挥旅游品牌优势。(1)特景点与周边资源结合。广东有两个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分别是开平碉堡与村落以及韶关的丹霞山景区。这两个景点,一个分散在中南部,另一个在北边,总体较分散。但只游览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就比较单一,因此可以以遗产为中心,将四周的景点连成线路,推出以下线路:丹霞山景区―广东第一峰―地下河旅游景区―千年瑶寨"山上风光地下奇观以及民族文化风情线";,对于其他特景点,可推出下列路线:白云山―长隆旅游度假区"山上风光和休闲娱乐线";,观澜湖―深圳华侨城旅游度假区"休闲娱乐度假线";等。广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可以以广州为首,重走丝绸之路。还可以推出名人线路,孙中山故居整合后旅游线路脉络清晰,文化特鲜明,优势互补,既方便了背包客的比较与选择,同时也改变了目前各景点无序竞争的局面,能达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2)岛屿与海岸线组合。广东有一条很长的海岸线,周围有许多岛屿,为了丰富海岸两边旅游内容,根据外国背包客在选择广东旅游景点时的三大偏好,可将岛屿与周边景点整合,推出符合背包客偏好的旅游线路。可推出以下线路:灯楼角―观海长廊―中国第一滩―沙扒湾"南边海岸线路";;南澳岛―天后宫―祖师庙"岛屿和庙寺文化";;十里银滩―闸坡"海陵岛内线";等。这样就能很好地利用海岸线的优势,把景点串起来。(3)美食与休闲景点组合。广州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并且广州自身景点就很多,粗略统计就有528个,因此以广州为中心,向四周发散。可推出下列线路:沙面―西关古老大屋―广州塔―海心沙"古老与现代文化线";等。
4、注重对背包客旅游的网络营销与智能软件的研发。澳大利亚旅游研究局的报告显示有44%的背包客
是通过网络制订旅游计划,并且许多背包客会选择通过网络购买器材,预定机票、住宿等。目前,中国还很缺乏对外的旅游信息来源,这些信息对景点介绍不够完整详细,同时缺少图片来展示,这会影响背包客对景点的选择。因此应建立一个广东背包旅游的英文网站,详细介绍广东的景点、线路、美食、民俗和宗教等,以精美的图片来展示广东美景和旅游活动以及背包旅游指南类书籍。而对于一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的背包客来说,只需拿起证件,手机,背包即可动身。因此,他们会选择手机上的一些APP软件,如HRS、AGODA、BOOKING等。使用手机会根据个人偏好查、选择、比价、预订,就可以到喜欢的酒店,以低廉价格享受舒适住宿。同样,一些景点门票打折团购销售、火车票和机票预订等手机应用也满足了背包客们自主、随时完成旅游信息查询、价格比较、预定购买支付等旅游需求。
5、与四周的背包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桂湘两省有令人震撼的原生态壮丽自然景观,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以及神秘的宗教文化,是许多背包客向往热衷的地方。根据调查,广东外国背包客离粤后的目的地主要是邻近的桂湘两省份。这就充分说明,广东是桂湘背包旅游市场的一部分。与桂湘背包旅游目的地联合营销,可发挥整体吸引优势,通过促进背包客向桂湘省份聚集,在扩大整个中国西南部分市场规模的同时,提高广东背包旅游市场份额。
6、对于景点来说,动态比静态更吸引人,所以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表演、活动,增加与游客的互动性,要强化当地居民参与,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居民参与旅游业发展,这不仅能更好发挥辐射作用,带动重点村农民就业致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而且符合背包客旅游喜欢与当地人交流
的特点,那么就会吸引更多背包客二次参观。更深层次就是旅游开发,只有这样才不会客源流失,客源长久稳定。积极发展森林旅游、海洋旅游。继续支持邮轮游艇、索道缆车、游乐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国产化,积极发展邮轮游艇旅游、低空飞行旅游。
7、未来可在省外的主要客源地建立广东旅游体验中心。在这些体验中心里,游客可以利用4D技术,模拟游览广东的旅游景区。能让旅客提前获得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此吸引他们前往。
四、结语
总之,背包旅游市场规模巨大,利润丰厚,当地旅游业应该充分利用景观来吸引背包客,增加其在旅游地区的停留天数,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白凯,马耀峰,李天顺.环境感知因素对旅华背包客旅游决策行为影响研究――以西安为例[J].旅游学刊,2006(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