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人生的真相
——浅析《陆小依》的艺术特
宋小睿真实长相赵 婵
【摘 要】麦家的作品算是主流文学中的一个异数,想象奇特,构思精巧,情节充满悬念,笔触深入人物内心,作品内涵具有无限可能性。他于2008年发表在《山花》的短篇《陆小依》,通过极具洞察力的刻画描写,对比一个女人的生活在偶然事件发生前后的巨大反差,展现了生活表层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让作品具有形而上的意味。
【关键词】陆小依 叙述视角 语言特 哲理
儿子的丢失,令一个美丽女人的生活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她由此看清了自己生活的真相。麦家的《陆小依》通过对比一个女人的生活在偶然事件发生前后的巨大反差,展现了生活表层下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其中蕴含的荒诞感和哲理性,让作品有了形而上的意味。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叫陆小依的女人。她属于这样一类女人,“她们有令人羡慕的家庭,父母大人在社会上有响当当的名誉和地位,个丈夫也是光光彩彩的,既有高雅的事业,又不乏生财之道”,并且,“她们的生活从来不存在世俗的诸如行囊羞涩、位卑入微的苦恼。她们的精神也很少遭受无聊、孤独的纠缠,因为她
们受过上好的高等教育,音乐,绘画,文学,她们或许缺乏创造的天才和热情,却不乏欣赏、品玩的兴致和经验。”在“我”的眼中,“她们的肉体完好如初,她们的心灵也完好如初……”。作品开头对陆小依们的生活背景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接着又从音容笑貌诸方面再予以扫视,将一个现代都市小资女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为后面的行文埋下了伏笔。就在生活波澜不惊的时候,离奇、荒诞的事发生了,情节就此展开了。陆小依帮自己的大哥取火车票,在取票的五分钟时间里,人生偏离出曾经的轨道:火车站广场,一个妇女因失窃而嚎啕大哭,引发路人以及陆小依两个侄儿的围观,忽视了她年仅二岁半的幼子,结果,孩子被人抱走了。她的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丈夫不久和她离婚了,“她从一个几乎人人羡慕的人,变成了一个几乎要我可怜的人”,失去了曾经的自信和平静,成为一个不修边幅的弃妇。
作品对人物的刻画非常有力,运用了多种手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主角陆小依,既有家庭生活背景介绍,又有外貌描写,既进行对话和心理描写,又对其梳妆举动进行了扫视,特别是对她失去儿子后的行动展示,显示了作者细致的观察力,让这个人物形象生动鲜活起来。在陆小依身上,我们看到了人性的脆弱和无奈。陆小依那样一个接近“完美”的女人,在儿子丢失之后,遭受了人生的一场大劫难,由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变成一个自暴自弃的人,可见,人性难以承受诸如亲情和亲人的缺失带来的打击。在陆小依的大哥给钱让她打的时,陆小依回一句:“干吗?”脸都红了,这样一个很小的细节,告诉了人们她的现实和对世俗诱惑的难为情。另外,儿子听说去见大舅舅而快速起床的举动,作者议论道:“一个两岁的孩子,你别以为他真是一团肉,他也有心灵,期望,恩爱,情仇。昨天,大舅舅送他一套玩具,他回
赠给大舅舅的是一捧热腾腾的爱:他惦记着大舅舅!”,令人莞尔。在同事得知她儿子丢失的消息后,放弃和妻儿一起搭乘马上要开车的火车的机会,义无反顾地加入寻的行列,令人感动于人性的美好。这样的一些描写和刻画,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让作品的生活气息更加逼真和浓郁。
作品中,叙述视角是第三人称“我”,身为旁观者的“我”见证了陆小依的生活由盛及衰的过程。“我”并没有参与陆小依的活动,而是游离于事件之外,即作为活动者的身边人加强了事件的真实性,又能在一旁独立地发表见解,作者的行文由此获得很大的灵活性。这种视角的选择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鲁迅的名篇《孔乙己》中的“小伙计”。两者都采用了这种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都发挥了其独特的功用。不同的是,在《孔乙己》中,读者从小伙计的眼中看到了孔乙己的人生遭遇,获得客观的认识,并由旁观者的冷漠中更加感受到孔乙己的悲惨,在《陆小依》中,读者从身为她同事的“我”的眼中看到陆小依的人生变幻,并以旁观的角度将事件的意义进行了升华。可以说,选择这样的叙述视角给行文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是非常明智的举动。
长篇小说重视史诗性,中短篇小说重视情节性。这部短篇小说的情节相对简单,称不上是曲折动人,但自有独到之处:先是极力铺陈陆小依的一帆风顺,将读者的心理习惯调到一个安全的位置,再突然插入一个意外,并将意外发生后的场景进行细致的渲染,通过这样一种强烈的对比,充分展示了悲剧之后的惨痛,让人的心理遭到等同身受的煎熬。这种对细节精心的铺垫和营造,显示了作者的自信和耐心。从整体上看,作品很有节奏感,安稳的生活——孩子不见了——寻孩子未果——生活顺流直下,就像一
首音乐,在开头的时候缓缓展开,接着出现一个转折,进入到高潮部分,持续中一直到达顶点,带给人强烈的震撼。文中近似戏剧化的转变由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造成,显得合情合理,自然流畅,显示了作者对生活独到的洞察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谈到一部小说,语言的成败有时候就能决定整部作品的成败,而《陆小依》的语言值得称道。作品中,“陆小依抱着安安,就像抱着一个美丽的念头”、“阳光像女一样的打在她们身上,就像打在一朵并蒂莲花上”、“一大一小,两个男人,像天上下来的两个天使,各自牵住她一只手,让她拔地而起,品到了一种飞翔的感觉”,这样的比喻时时可见,既有诗意的美妙,又有情景的美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而对陆小依寻儿子过程中的身体感受的描写,则显示了语言的强大功能。“恐怖干净利落地抽走了她有生以来所有的高兴和全部力量,她开始变成另外一个人:焦灼,惊惶,无助,悔恨,恐惧,
(下转第7页)
魂飞,魄散……凡此种种,如烟似雾,来自四面八方,包抄着她,充塞着她,把她浑身上下每一个汗毛孔都塞得满满当当的。”,“身体的各个部位在呼号和前进中就像枯萎的花瓣一样,一片一片剥落”,“声嘶力竭,夹杂着悲痛、惊恐、祈求和可怜,从喉咙里发出,又刺人耳中,陆小依感到像被抽了一鞭,浑身一个踉跄,差点晃倒在地。”,这些语言充分展示了母亲在孩子丢失后的内心惨痛,让读者也被此情此景压抑得难以呼吸。而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些哲理性的评论,“五分钟呢,确实是够少了,但结果却比一
辈子还长。漫长的长。无休止的长。比天还长,比地还久……”,“他们相爱笃深其实并不深,也许只有安安的身高那么深——不足一米,貌似很深而已。”尖锐犀利,犹如锋利的匕首插入生活的内部,将真相赤裸裸地暴露在人们的眼前,发人深省。
米兰·昆德拉说过:“小说家并不奢谈他的思想。小说家是一位发现者,它一边探寻,一边努力揭开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一面。……每一部小说,不管它愿意或不愿意,都拿出一种答案来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人的存在?”(《小说的艺术》)《陆小依》没有直接回答“什么是人的存在”,而用故事揭示了存在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这孩子实在是太奇怪了,竟然以一泡尿的形式和母亲作别了。”、“这个偶然的事件会有那么大的力量,把一个“完好无损的人”损得不成样子。”、“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开关,这样想着,你就不会觉得生活是无忧无虑的。”这样的揭示具有荒诞性或曰黑幽默性,虽然不直指诸如存在的“尴尬”和“困境”之类的终极人生哲理,但是给作品带来了象征性和思想的深度。小说家有三个基本的可能:讲述一个故事,描写一个故事,思考一个故事。在这里,作者把三个可能都实践了,而他似乎更关注前两个可能,而把部分思考留给了大家。这种不下结论的开放性带来阐释的多样性,让作品可读性更强,也具有更多的意味。冷静、耐心、细心、大度、敏锐、注重思想性,透过《陆小依》,我们看到作者的创作才能,也看到一部优秀作品需要具备的素质。
(作者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简介:赵婵(1982-),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湖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生毕业,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对众人的秉性率真、口舌尖刻且语无忌惮,不相干的事或些微的不顺心,就会抑郁悲愤,其性格诚然有些不大讨人喜欢,甚至还讨嫌结怨。她住在贾府这么些年,除不能赢得下人之心外,也不能承欢于上人。
然后是孤芳自赏。林黛玉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孤芳自赏”,几乎贯穿于所有关于她的情节之中,也而成为她人生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她常以自己的美丽和多才为资本,眼里容不得他人。还有在大观园中黛玉提笔一挥的突出表现,都显示出了她的争强好胜,具有极强的表现欲,想压倒众人大展诗才,炫才显才。
最主要的其实是林黛玉追求那种纯粹执着专一的自由恋爱观与当时时代的冲突。她的叛逆思想是没有办法与封建势力相融合的,他们的爱情不可能不受到封建势力的强烈压迫和打击。宝黛的爱情始终是《红楼梦》的一条主线,而他们所追求的至死不渝的自由式的爱情也是造成黛玉悲剧结局的重要因素。
另外在当时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而林黛玉“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林黛玉在婚姻问题上唯一指望只有贾宝玉一个人,可是宝玉却是做不得主的,在这个家里做主的是贾母和贾政,而他们是断不可能成全他们的爱情的,故而自由恋爱是绝对不会被允许的。
她自由的爱情被重重地压在了封建大山之下,在这艰难的现实处境中,即使奋力抗争最终也只能是一个悲剧。林黛玉的悲剧就是性格的悲剧,时代的悲剧,它产生着巨大的反封建力量。林姑娘虽然死了,但她的形象在读者的心中形成了思想感情的沉淀。
总而言之,曹雪芹描写了林黛玉出的才华、独特的个性、纯粹而执着的爱情观,到最后也正是因为她独特的个性和自由的爱情观造成了林黛玉的悲剧结局。作者没有把林黛玉写成完人,也没有夸大她的缺点,而是把林黛玉塑造成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典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这就使得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具有永恒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张昕.从林黛玉诗歌看其人生哲理及审美意蕴[N].浙江: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高密.谈林黛玉的性格[N].湖北: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8).
[4]崔丽娟.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5]曹淑媛.<;红楼梦>与<;伊瑙>思想艺术之比较[M].山东:山东大学学报,2011(21).
[6]刘静.现实与理想的碰撞-林黛玉和现代女性的爱情观之比较[N].辽宁:辽宁行政学院院报,2011(32).
[7]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作者简介:龚艳(1992-),女,汉族,江苏扬州人,大学本科,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学生处干事,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上接第5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