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石山的传说
辛明路
马石山位于乳山市西北部,主峰海拔467米,其山脉峰奇水曲,美韵摄魂。马石山是因像匹马而得名的。从北面远看马石山,整体上活像一匹头朝西、尾在东的骏马。看局部,马的头、耳、鬃、背、臀也很逼真。所以,马石山的传说是围绕马展开的。远古时候,马石山一带是水草丰美的平原,玉皇大帝来看望三圣母、筹建岠嵎山时,他骑的那匹神马,被这里的美景美食吸引,回到天庭后,神马时常偷偷前来食嫩草、饮甘泉。天上人间都一样,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玉帝知道了,派天将杨二郎前来惩罚它。正在豪吃狂饮的神马,一看杨二郎来了,四蹄一刨,一座大山拔地而起。它是想先用大山阻挡一下,然后再奋力逃跑。杨二郎的反应也够快,他把身子一挺,立时变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说时迟,那时快,他脚踏这座新石山,伸手抓住马鬃,飞身上马,奔天而去。此后,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 “上马石山”,后来简称“马石山”。马石山不光整个大山有传说,山中景点也各有故事。
姊妹石——马石山西麓井乔家村河谷间,耸有两块约高10米、阔7米的巨石,状似两位少女依偎在一起。传说姊妹俩因反抗逼婚跳入河中,后来在河旁不远的地方,并肩化作了两座秀丽的
石峰,人们亲切地称之为 “姊妹石”。村里乔书记给我们讲了姊妹石的另一个说法。他说,姊妹石应该叫双笔杆石;笔杆石下的河中有一水潭,叫墨池;墨池前方有一悬崖,岩石匀称层叠成书的形状,叫天书;笔杆石周围五条山梁的山脚汇集,叫五龙喜珠。笔杆石南面不远处,是乳山河的发源地。传说这是神仙撰写公文的地方,龙布雨,特别是与下达行雨命令有关。我倒觉得,这个说法才最符合这里的地理特征。
五凤楼——五凤楼位于马石山主峰西南2.5公里处。这里峰间陡立的峭壁上,有一石窟,分上下两层。上层又分前后两窟,中间相通。窟内可容数十人,酷似人工凿建的石楼,让人叹服大自然鬼斧神工妙。相传铁拐李等八位仙人游览马石山时,在此饮酒对歌。欢乐之间,韩湘子吹起了笛子,笛声悠扬,委婉动听,引来五只凤凰落在石窟之上,凤凰听入了迷,久久不肯离去。吕洞宾见状说:“我等今天栖身五凤楼也!”曹国舅接着提笔在石壁上写下了“五凤楼”三个大字,五凤楼因此得名。登五凤楼,根本没有路,山坡太陡,我们只好脱掉鞋,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爬。乔书记是乳山市现任职时间最长的村党支部书记,年愈六十,还不时伸手拉我们,我心里很过意不去。经半个多小时的攀险,我们终于爬进了最高的那层石窟。我们从西进入,窟内呈线锤形,西“房间”较小,仅能容下三四人平坐,行走要弯腰;中间狭窄处,人只能爬着过去;到了东“房间”,顿觉宽敞,可容下二三十人席地而坐,且越马里山是谁
往洞口越有高度,人可站立行走。用石头敲打窟壁,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类似在演奏乐器。
棋盘石——棋盘石位于马石山主峰西南河谷中。这块巨大的方形岩石,顶平坦如砥,可坐下10多人。岩面上有纵横交错的岩纹,酷似一个大棋盘,格纹清晰。传说当年南北两极仙翁,在此下围棋时所开凿的。巨石四边有很深的“旗杆窝”,插上4根杆子,就可以搭建起简易的棚子。井乔家是明洪武年间建村的,建村前就有这棋盘石。
通天梯——通天梯位于马石山主峰向西延绵的陡峭山崖间。这条斗折蛇行、层层相接的天然登山石路,远眺似一条通往山顶、直奔云霄的梯子,人们称它为“通天梯”。民间传说谁能至极顶,谁就可得道成仙。然而这条“梯子”蜿蜒曲折、陡险异常,攀登者多是中途生畏、被迫止步、望崖兴叹。这“梯子”传说是鲁班后人所造,鲁班的56代孙,当年只有23岁的鲁珩周游胶东路过这里,当他得知当地百姓为上山发愁时,遂下决心要帮助百姓修建登山梯。鲁珩精通《周髀算经》,有高超的测量技术,他测绘好路线图之后,挨村动员众参加修路,终于在他73岁那年,修成了这条“通天”之梯。
勃鸽堂——旧写鹁鸽塘,在五凤楼北的狭窄深谷里。峡谷两面陡峭的岩壁经长年风蚀形成许
多小石洞,其中最大的一岩洞,洞口形似展翅飞翔的鸽子,人称“鹁鸽堂”。相传当年八仙喂凤凰的食物,鸽子也前来啄食,因而成了仙鸽。仙鸽在此繁衍生息,鸽常年喧闹峡谷间。“堂”周围的岩壁上有松、槐斜生于缝隙中;“堂”上面的崖顶较为平坦,林木丛生,百鸟争鸣。
马石山水库——水库位于马石山主峰西南井乔家村前。这是乳山河的发源处,建水库之前就有一水湾,叫岭湾,水深不可测。传说一天,山中很静,一个看牛人在湾边石崖下避雨。突然,湾中出来一黑人,四处张望了一会儿,又缩回水中不见了。又过了一会儿,出来两个白胡子老头,悠闲地在水面上下棋。因雨天风很凉,看牛人忍不住咳嗽了一声,那一对白胡子老人忽然不见了。看牛人明白了,原来那黑人是出来侦察情况的。这座水库是20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井乔家村的300亩山根地,淹没在水下,该村为下游其他村庄的农田灌溉,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充分展示了革命老区人的博大胸怀。巍峨的马石山诸峰倒映水库中,山灵水韵,呈现出“高峡出平湖”之美丽风光。
文友家广边看边录像,被这里的美景深深陶醉。马石山自然景观里,还有老头峰、百丈崖、五龙洞、黑龙角、黄龙角、天桥、照壁、靴石等,限于篇幅,不能详述。
我是做地域文化研究的,特别留意当地人对山形水貌的理解。马石山一带流传一首歌谣:“平地起山是变故,姊妹化石减人口,幸有神仙常来往,经劫复祥太平久。”这虽然是牵强附会的迷信之谈,但“经劫复祥”的说法,引人思考!
1942年11月24日,侵华日军在此屠杀无辜百姓503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马石山惨案”。共和国建立后,马石山上建有抗日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塔、马石山殉难军民纪念碑,诉说着这段令人沉痛的历史。
现在的马石山,风景优美、生态祥和,是人们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胜地。感受马石山,会使我们更加热爱生命、更加热爱和平!
(原载《威海晚报》《乳山时讯》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