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粤宗师”郑献甫
作者:暂无
来源:《农家之友》 2015年第5期
郑献甫(1801~1872 年),原名存纻,别名小谷,常自称识字耕田夫、草衣山人,他是出生在广西象州县白石村的壮族人。他集教育家、经学家和作家于一身,是19 世纪中期岭南文学巨匠、朴学大师,在历史上被誉为“两粤宗师”。
辞官归田 教书育人
郑献甫父亲是乡村塾师。受父亲影响,他从小苦读,十分用功,抱负很大,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他在清道光十五年(1835 年) 考中进士,任刑部主事。当官之后,郑献甫才发现官场的黑暗、仕途的艰难,并无他施展才华的地方。于是,只做了一年零两个月的官,就以赡养老人为由辞官还乡了。清廷不仅不责难他,反以“孝友廉洁守正不阿”赏给他五品卿衔。
郑献甫回到家乡,决心把满腹经纶传授给子孙后代,便在家乡开创学堂,教书育人30 年。他大半生在两广从事教学,先后在广西雒容设馆教学,广西宜州之德胜书院、庆江书院,桂林之榕湖书院、秀峰书院,
象州之象台书院,柳江书院,广东顺德之凤山书院、广州越华书院等,他均任过主讲。他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遍及岭南各地,不少学子出类拔萃,成为各级官场精英。郑献甫因此成了在岭南教育界很有影响的人物。
郑献甫在修志方面也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由他主编的《象州志》被后人誉为方志的佳作。《象州志》结构简明,述、记、志、传、图、表、录、考等体裁运用自如,相得益彰。记述风格简洁、典雅、有序、实用,为历史上尚简派志书中的佼佼者。清同治时,象州知州李世椿在志序中评价说“志象州后于治象州,志象州实难于治象州”,“后有治象州者,观其志象州者,或于此中的因革损益不无小补”。
同治十一年(1872 年),已72 岁高龄的郑献甫受广西巡抚刘长佑聘请,重赴桂林主建孝廉书院。同年10 月30 日,他病逝在桂林孝廉书院讲坛上。郑献甫墓位于象州县寺村镇水站村南面的大部岭西侧半腰,有碑联云:“粤西一代真才子;岭表千秋古硕人。”
信奉儒学 批判佛道郑容和资料
郑献甫毕生刻苦研读儒家经典,写下了对《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详细注释的《四书翼注论文》。在近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以儒家学说教授学生。经过长期研究,他认为先秦道家和原始佛教本来就是谈天地、论人生的哲理,但后世的道家、佛家却向巫觋方面转化:“近世无仙家,近世亦无佛家,惟共趋于巫家而已。”他认为,仙、佛由学术而成宗教,由宗教而成迷信,人心不古,每况愈
下,背离了自身原本的宗旨。
郑献甫对程朱理学把儒教教条主义化和科举制度的死板僵化非常不满,批判其“高谈人之初,动语天之理。自圣而自贤,乃由南宋始”。郑献甫认为,宋儒对儒家经典的阐述与孔子的思想学说根本不是一回事,误人子弟,流弊极深。许多人往往不认真研读原著,领会先圣意旨,只知背诵朱熹《四书集注》等,以之为金科玉律、万古不变的教条,使自己变成人云亦云、毫无主见的木偶。他并不反对科举制度,只是不赞成仅以八股时文为能事,而主张更重视对儒学经典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的精研细读,融会贯通,掌握有用知识,培养真才实学。
勤奋好学 才倾江南
郑献甫不仅勤奋好学,而且思想敏捷,才华横溢。他熟读四书五经,精通经史及文学艺术,熟习民歌,从小就会吟诗作文。
清道光十九年(1839 年),郑献甫应他老师、湖北巡抚伍实生之聘,到伍的官邸任教。有一日,他到黄鹤楼游玩,正好碰上一江南秀才在楼上设宴,饮酒吟诗。秀才们见一个布履粗衫、其貌不扬的外地书生带着书童也闯上楼来,十分不满。其中一个秀才大声说:“这黄鹤楼今日我们已经包下了,上楼的人必须吟诗作对,你如果不会,就快些下楼去吧!”其他秀才也跟着起哄。
郑献甫微微一笑,挥笔在楼壁写道:“一爬爬上黄鹤楼。”那帮秀才一看,认为俗不可耐,哄堂大笑。郑献甫写下第二句:“烟横沧海雁横秋”,秀才们感到此句非凡,顿时静了下来。郑献甫接着一口气写下了后两句:“若非对面君山隔,望尽江南十二洲。”那帮秀才无不肃然起敬,赞不绝口。待他们回过神来时,早已不见了写诗人。
郑献甫在青年时代已写出大量诗作,汇编成《鸿爪集》、《鸿爪集续集》和《幽女集》,并被广州的大商人伍崇耀看中,出版发行。这几本诗集均为1825 年至1833 年之作。他其余的诗作,均收入《补学轩制艺》、《补学轩本》内,后又按年代编为《鸦吟集》、《鹤唳集》、《鸡尾集》和《鸥闲集》四辑。
针砭时弊 诗香流芳
郑献甫是个执著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作思想内涵丰富,是他自身经历的体会、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如《鸦吟集》是第一次战争的烽烟记录,是战争中中国人民苦难的写照;《鹤唳集》主要描写第二次战争和太平天国革命席卷大地河山的风浪,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年代写照;《鸡尾集》和《鸥闲集》则是记录、反映战乱之后的情况和他晚年的生活。
郑献甫在著述中,对皇帝、各级官吏及朝政的黑暗腐败,都进行了讽刺和揭露。他于清咸丰五年(1855 年)所写的《醉钟馗图》,讽刺皇帝是喝醉酒不管事的“九重醉帝”,各级官吏“酒香半是溺人血”,
吮吸民脂民膏。他最后疾呼:“此辈欲除何日了?”咸丰七年(1857 年),郑献甫从桂林赴广州讲学,正逢第二次战争爆发,他于是写下了《十六日携家出城纪事一首》,怒责两广总督叶名琛昏庸误事:“霹雳雄雷轰不止,袱被老翁惊数起。晓角初停晓日明,红毛鬼子登城矣!旗民踏户呼将军,将军无语惟云云。城人联名叩相国,相国有谋殊默默。城主不拒岛夷船,岛夷遂夺城主权。”又写《岭南感事》,认为外国侵略者其实是可以打败的,只是清军兵备松懈而已,原因正在于“海疆无地筑强台”,不设防务,才不堪一击。清咸丰十年(1860 年),英法联军入据北京,火烧圆明园,他作诗一首《题宣和画石玉玲珑残卷》,对侵略军的野蛮行径表示愤慨,激起国人共鸣。又写《读史有感》,抒发忧国愁思:“都中纵有车牛粪,塞上非无介马来。闲向粤王城畔望,冷猿孤雁数声哀。”
郑献甫一生留下诗作3000多首。在数量和质量上,不仅是壮族古代作家之最,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上,能与他比肩的诗人也是不多的。由于他在岭南各地办学主讲,他的诗作也流传岭南各地,反响很大。可以说,他是壮族的李白和杜甫。
(潘茨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