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壁画告诉你“捶丸”是怎样打的
在古装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屡次提到一种宋代游戏——捶丸,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游戏呢?古人到底是怎么玩的?山西省洪洞县水神庙中的壁画会给你答案。
丨自由之心
在山西洪洞县东北方向17公里的霍山脚下有一座广胜寺,它由上寺、下寺和水神庙三处寺院建筑组成,其中的飞虹琉璃塔、《赵城金藏》、元代壁画被称为广胜三绝。当人们来到广胜寺后,大多数人会被上寺五彩夺目、绚丽缤纷的琉璃宝塔所震惊,却忽略了山脚下水神庙明应王殿的《祈雨图》、《龙王降雨图》以及展示古代民俗风情的一系列元代壁画,准确记录了当时民间散乐酬神献戏、集市售鱼、官员对弈、捶丸以及宫庭尚食、尚宝等民俗风情,它们历经700多年的时光依旧鲜艳如初,为研究中国戏曲、体育、煤炭应用、制冷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历料资料,堪称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
古代体育运动的真实记录
水神庙中明应王殿的壁画总面积约216.88平方米,是广胜寺壁画中最精美的壁画,是由王彦达、赵国祥等人于元泰定元年(1324)绘成。殿中完整地保存着全部13幅壁画:东壁的《龙王行雨图》《庭园梳妆图》《渔民售鱼图》《古广胜上寺图》;西壁的《祈雨图》《敕建兴唐寺图》《下棋图》《捶丸图》;南壁的《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图》《霍泉玉渊亭图》《太宗千里行径图》;北壁的《后宫尚食图》和《后宫司宝图》。这些壁画的内容有祈雨、游戏、宫庭、田园、村舍、街市生活的切片,以传神之笔将元代社会浓缩于一壁之中,准确还原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
《捶丸图》绘于明应王殿西壁北部的上层,高112厘米,宽175厘米,是寺庙壁画中极其罕见的体育题材
内容的壁画。画面中在郊外山顶一块开阔的平地上,有两位身穿红锦袍的官员在两位绿衣仆从的陪侍下进行打球娱乐。画面左边的一位官员正在弯腰仔细察看球的位置,画面右边一位红衣官员正准备挥杆打球。两位仆从,均手执兵器,全身心地注视着主人的打球比赛,其中左边的一位回头观看球势,后边一个紧盯着地上的球坑,形象逼真至极。不管是他们使用的球杆、球洞的形式、打球的场地以及击球动作都与现代高尔夫球极其相似,充分证明了至少在公元13世纪初,中国朝野就开始盛行捶丸游戏了,比西方高尔夫球早了几百年。这幅壁画对研究中国古代球类运动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资料,1998
年此壁画被国家教委编入
《中国历史》教科书。
《捶丸图》的下部是一幅《下棋图》。画面中描绘了两位对弈者,四位观棋者,棋局设在层峦叠嶂的荒郊野外。图中两位仙人正在对坐弈枰,棋盘席地而置,左边的棋客左腿盘曲,右腿垂前,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右手手指夹着一枚棋子,举棋不定,若有所思。右方的棋客则右腿盘曲,左腿伸直,右手扶地,左手撑于膝盖,微倾前身,全神贯注地观察着棋局。后边站立的观棋者、侍者静默不语,环立一边。画面左侧棋客身后坐着两位看客,一人双手持宫扇、一人右手抱行李,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于棋盘之上,仿佛也全身心投入到棋局之中。右侧弈客身的两个仆人一人抱壶、一个捧杯,由于棋局的激烈,主仆皆将饮酒之事抛却脑后。弈棋者聚精会神,气定神闲,观棋者神情备至,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手中攥出的汗水,整个画面结构严谨,扣人心弦,展示了壁画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这盘激战于郊野搏杀,大自然的秀丽幽静,与对弈者紧张心情自然相呼应,一静一动,带给人一种绝妙的艺术享受。图中的棋盘上有“汉界楚河”之隔,初看好像是现代中国的象棋,仔细观看,画中所用的棋子、棋手执棋的方式却又有现代围棋的影子,为研究中国古代棋类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探讨的判实
资料。
于正被打事件下棋图广胜寺下寺与水神庙并排而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