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策丨于谦——正者无敌
想先说说为什么要写于谦,读过本号之前文章的朋友都知道,古今策系列的文章一直写一些以“计策、谋划”而知名的人物和故事,但写到今天的明朝,却深深的被于谦的魅力所折服。在读于谦以前,多多少少从以前的课本中、小说里(萍踪侠影)了解过一些,印象里无非是北京保卫战和被冤杀,感觉这是一个有能力却愚忠的人,直到去年在读《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才对于谦有了更深的认知。于是当古今策系列写到明朝的时候,怀揣着对于谦的敬意,再次走进了史书中,研读了一次正史中的于谦,而这一次,则深深滴被他的正气所折服,所以在这边文章里,我没有再因为文字的数量做过多的删减,而是想到哪里,便写到了哪里。
如果非要给于谦一个定义,我想我的定义是“正者无敌”。
“正”在一心为民
生而不凡:于谦小时候,有一个僧人认为他很奇特,说:“他日救时宰相也。”
顾佐任都御史,对待属僚非常严厉,惟独谦让于谦,认为他的才华胜遇自己。
朱高煦叛乱,于谦跟随朱瞻基征伐乐安,朱高煦出城投降,朱瞻基命令于谦口头列数他的罪状。于谦言词郑重崭切,声威严激烈。令得朱高煦伏在地上发抖,说罪该万死。
出京巡按江西,昭雪冤屈的囚犯敷百人。上疏奏报陕西各处低级文武官吏是百姓的祸害,诏命派遣御史逮捕他们。
一心为民:巡抚河南、山西,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正统六年,他上疏说:“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皇帝看后,诏令施行他的建议。
防范水患:河南靠近黄河的地方,不时有河水冲击而决口。于谦命令加厚修筑堤坝,按里程设置亭,每亭有亭长,责令督促统率修筑维护。并命令种树凿井,榆柳夹路,道无渴者。。
巩固边塞:大同孤零零地悬隔在塞外,按察山西的官员不能按时到达,他上奏书建议另外设置御史管理它。全部强取守边将官私自开垦的田地作为官田屯种,用它来资助边防用度。
正名远播:据史书记载,于谦的威望和惠德到处传播,以至于太行潜伏的盗贼都避开隐藏。内阁里的“三杨”(杨士奇等三人),很敬重于谦。而于谦每次到京城议事,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
邪不可迫:于谦因为得罪了大太监王振,曾被下交到司法官判处死罪,关在监狱里三个月。后来王振迫于压力,将于谦释放,要贬官大理寺少卿。结果山西、河南的官员和百姓直接向皇帝上书,请求留任于谦的多达几千人,周、晋各王也进言,于是又任命于谦为巡抚。
赈济灾民:当时山东、陕西因受灾而流亡到河南谋生的人有二十多万,于谦请求调发河南、怀庆二府积蓄的粟米来赈灾。又上奏请求命令布政使年富收聚他的民众,给予土地供给耕牛和谷种,并派里长监督检察。
“正”在力挽狂澜
北京保卫战:这是于谦最高光的时刻。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由于瓦剌的崛起与朝贡贸易的矛盾,瓦剌兵分三路进犯明边。明英宗朱祁镇率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但由于王振的错误指挥,致使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回北京,大家慌得一批,根本不知道怎么办。
当时郕王朱祁钰代理国政,命令臣讨论是攻战还是防守。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向南方迁移。于谦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于正被打事件于是“保卫北京城”一锤定音。
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全权开展北京保卫战。
四面调军进京:面对也先的大军,当时京城里只有不到十万的疲惫士卒,于是于谦请求朱祁钰发檄文集合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立即奔赴京城,依次经营筹划部署,人心稍稍。
诛杀王振余党:“马顺(王振的党羽)等因罪应当处死,不要再讨论。”众人因此下来。
立朱祁钰称帝:当初,大臣们忧虑国家没有皇帝,太子正值幼年,外寇马上要来进攻,于是请求皇太后立朱祁钰。
固守北京城:京城军队的武器几乎没有了,于是马上各分道募集民兵,命令工部修理武器镗甲。派遣大将分别带兵防守九门要害地带,在外城安置兵营,把靠近城郭的居民迁进城内。通州积蓄的粮食,命令官军自己到关上支取,把剩余的米责成钱,不要留下来资助敌人。提拔文臣武将,凝聚人心。
大战也先:也先挟持太上皇朱祁镇攻破紫剂关直驱杀进来,窥视京城。大将石亨建议收敛军队实行坚壁清野使敌人疲困。于谦不同意,说:“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于是马上分别派遣各将领,率领军队二十二万,在九门外排开阵势:都督陶瑾在门,广宁伯刘安在束直门,武进伯朱瑛在朝阳门,都督刘聚在西直门,镇速侯颅兴祖在阜成门,都指挥李端在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在崇文门,都指挥汤节在宣武门,而于谦自己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陈兵于德胜门外,阻挡也先。同时把兵部事务托付给侍郎昊宁,全部关闭各个城门,于谦则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
知必死,皆用命。
也先远距离入侵,以为京城能够在一天内攻下来,等他看见官军已经布下严整的阵势等待他,意志渐渐沮丧。于是采取叛国太监喜宁的话,派使者对明朝说可以放回朱祁镇,但索取的金帛用万万来计量,又约于谦和王直、胡淡等人出来商谈。结果计策没能成功。
一场大战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据史料记载:“庚申,寇窥德胜门。谦令亨设伏空舍,遣数骑诱敌。敌以万骑来薄,副总兵范广发火器,伏起齐击之。也先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死。寇转至西直门,都督孙镗御之,亨亦分兵至,寇引退。副总兵武兴击寇彰义门,与都督王敬挫其前锋。寇且却,而内官数百骑欲争功,跃马竞前。阵乱,兴被流矢死,寇逐至土城。居民升屋,号呼投砖石击寇,哗声动天。王竑及福寿援至,寇乃却。相持五日,也先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遂拥上皇由良乡西去。谦调诸将追击,至关而还。”
“正”在向死而生
擒杀叛国贼:当初,也先有很多要挟的条件,都是靠喜宁谋划。于是于谦秘密地命令大同守将擒拿喜宁,杀了他。又设下计策叫王伟引诱并杀死间谍小田儿。并且利用间谍使用离间计,请求特别释放忠勇伯把台家,许愿给他分封爵位,叫他暗中策划。
这也许是个错误:朱祁镇被俘北去快要一年了。也先看见中原之国无隙可乘,更加想求和,
使者频繁地到来,请求送还朱祁镇。大臣王直等人建议派遣使者接回朱祁镇,皇帝朱祁钰不高兴地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于谦从容说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卒奉上皇以归,谦力也。这也许是于谦最致命的错误,这一决定,在后来不仅葬送了自己的命,也为大明王朝带来了新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