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霁月笑傲江湖——金庸以音品人
光风霁月,笑傲江湖——金庸以音品人
作者 书影灵台 2013-12-02 12:37:24
金庸写人物,繁复多变,妙趣横生。这不单有绝佳的文学功底,更在于广博的思想,多元文化的融合。从东西文化对比说,西方长于描写人性,中国文化精于刻画人品,这也是心理学与伦理学的差别。金庸于两方面的掌握,都可谓驾轻就熟。本文主要着意于金庸的品性描画,如何体现古风古韵的写意味道。古人在人物品藻方面精微传神,往往可意会不可言传,其实是意境审美的体现。说到不可言传,毕竟还是要借助文字来描摹,但非要通过意会才能领略,所以每每玄乎又玄,充分考究观赏者的感悟力。当然,一朝领悟,趣味无穷。下面主要通过笑傲江湖这部小说中的相关情节,来分析个中意趣。
笑傲江湖书名不单旷达洒脱,还有个特别之处,因为小说中从始至终贯穿了一首曲子,曲名就叫做笑傲江湖。这首曲子为刘正风与曲洋合作,临死之际交与令狐冲,后来令狐冲结识任盈盈,在任盈盈的教授下共同学习此曲,小说结尾也是二人合奏,笑傲江湖。显然这首曲子不只
是小说中的一个道具式对象,而是全书重要的主题内涵之一,是主题的形象化体现。而此曲所传达的意境,在小说之处,已经借着刘正风与曲洋二人结识交往生生死死的故事,做了清晰的交代铺垫。某种程度上,令狐冲与任盈盈正是刘正风与曲洋的延续,只是表面上生死殊途,但内在意蕴相通,前后呼应。读懂刘正风与曲洋,可以很好的感受这部小说中的某些主题内涵。
刘正风与曲洋,表面上一个为五岳剑盟的衡山派二号人物,另一个是当世被名门正派称为魔教的日月神教的长老。本来应该是水火不相容,但偏偏因为音律相识,知己相待,生死相守。他们的交往在当时来说,受到几乎所有人的误解,包括令狐冲。更成为左冷禅借机谋取自己江湖霸业的利用工具,左冷禅表面上打着维护五岳权益江湖太平的名义,逼迫刘正风杀死曲洋,其实是为了借此扬威,扩展自己的江湖地位,为自己的江湖至尊梦铺垫道路。可怜刘正风不肯背叛知己好友,被左冷禅派人杀了他全家,自己最终也与曲洋双双死去。作为一部被很多人赞誉为政治小说的作品,笑傲江湖确实探讨了很多关于政治权谋,王业霸业,伪君子真小人等权力斗争,但这又是一部超越政治的作品,否则也就不会有令狐冲这样的人物诞生。这种超越首先是从刘正风与曲洋开始的。
从政治意识形态上,刘正风与曲洋属于正邪不两立;从政治伦理上,两人是敌我之分;从政治衍生的道德上,是好人与坏人的区别。按照这样的逻辑,他俩无论如何不能成为朋友。这也是当时被世人误解的原因,即便按照所谓朋友的评价,刘正风也是误交匪类,贻误自身,更别说咎由自取之类评价了。但两人的交往分明又是那样的光明磊落胸怀坦荡,令人折服。这非得从超越政治权力的思想意识上,才能充分领略这种友情的风采。而谈到两个人的风采,可以让当时所有人相形见绌,具体说来就是他们二人品性的表现。金庸借用了以形写人以物状人的古法,借音乐描绘出两个光风霁月顶天立地的汉子。
在左冷禅派人逼迫刘正风,不许他金盆洗手的情节中,岳不以一贯正人君子形象大义凛然(伪,此人会专文重点交代)劝说刘正风,刘正风认为岳不是真正的朋友而且见识也比一般人高,故此刘正风对岳不诚心讲出一番话,刘正风讲曲洋绝不是什么奸邪之人,更不可能出于阴谋来结交,因为言辞文章可能会骗人,但音乐骗不了人。曲洋的琴声中正雅致,没有丝毫邪念。当时岳不听完后不以为然。岳不的反映实属正常,他并不是有意作伪,而是真不能领会,因为他不是真君子而是伪君子,这其中还不仅仅是懂不懂音律的关系。想想后面任盈盈教令狐冲抚琴,虽琴艺生疏,但琴音中已经有高迈气象,显然音为心声。音乐与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更早于文学,同时也是最能表达人情绪情感的艺术。自古中国人
就有以音修身的传统,所谓三月不知肉味。而刘正风对曲洋中正的曲韵评价,其实就是对人的评价。所奏琴音,天地辽阔意境悠远,这种人又怎么能心存邪念呢?反过来这也道出了了音乐的本质,相比于语言和文字,音乐对情感的抒发更加原始与真挚。而古人由于非常在意音乐与人的修为关系,所以在琴音中自然带出一个人的修为境界,这不是技法问题。有意思的是,曲洋自称喜欢嵇康,笑傲江湖曲也是脱胎于广陵散,而曲洋评价嵇康文辞瑰丽,好任侠。既说出来了嵇康的气度,也道出了嵇康的不羁。显然曲洋也是这般人物,所以非要说曲洋邪,有那么一点点道理,当然这是对于正统古板的人而言。至于刘正风,他一定是和曲洋意味相投的。两个人的音乐爱好相投,两个人的性格品性相投。如果说曲洋是高远而不羁,刘正风就是雍容大度,两个人骨子里的根基都是中正,这其实也是中国传统文人非常偏好的一种气质。
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具有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这是生活艺术化的表现,这不是现代人所谓的生活美学,而是美学自在生活中。琴棋书画首先不是艺术消遣,而是生活本身;诗词歌赋首先不是文学创作,而是生活本身。而所谓审美,也就自然蕴含了生活辩证的伦理价值。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艺术化的伦理,这就是中庸,中庸是伦理化的审美,伦理和审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了伦理的把握,审美不至于奇诡,情感不至于偏执;有了审美的把握,伦
理不至于教条,行为不至于狭隘。笑傲江湖的政治隐喻,某种程度上就是伦理没有了审美扶正以后,走向教条偏执,从而给权力欲望留出来巨大空间,最终导致人的自我权力异化。正如现代人看古代,没有了审美的参照,自然会把古代看成权力斗争的历史,其实这与其说是古代史,不如说是当代史,是现代人的权力投射。因为我们自身就已经缺乏审美扶正了。凤小岳个人资料
这样也很好说明,为什么古代知识分子的审美多倾向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观,因为这其中是中庸伦理的体现。单就审美而言,只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没什么高下区别。崇高是美,优美同样是美;你喜欢阔达,我也可以喜欢精致。均无伤大雅。但结合伦理就不同了,意境高远是与心胸开阔一致的,典正雅致是与心态平和分不开的,从修养的角度来说,不同趣味反映出不同的修为状态与修为水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审美观,如果从伦理层面看,反映出来的是气度与见识以及由此生发出来的强大的自控能力。既具备丰富的情感体验,又不会被情感随意左右自我。简单的说,这是古代贵族追求向往的一种品格,是优雅这种外显气质的内涵。刘正风与曲洋都具备这种气质,只是曲洋略带不羁,这也造成曲洋在外在形骸上个性更加鲜明。相比之下,刘正风的中庸气度更加明显,这反而表现在其表面的毫无个性。这其实是大象无形的一种化境。小说描写的刘正风,乍一看外表显得很平庸,仿佛一个土财主,但细致品咂才能感受个中滋味。没有冲突的时候老好人一个,大事临头一代宗
师的气度顿显;危机四伏敌众我寡,却没有乱一丝一毫的方寸,衣衫纹丝不动,这该是多么大的定力。最终乱了方寸,是在他家人几乎被杀尽,只剩下最小的也是他最疼爱的小儿子被威胁的时候,而刘正风最终没了定力,并不是心疼小儿子被杀,而是羞愧于小儿子没有骨气。因为这种骨气气节,是中庸之道核心价值,既中国人所说的外圆内方,这是根本的信仰所在,如果没有了内方,那人就只能变成圆滑了。误读中庸的人,也会把中庸当成好好先生或者圆滑,这是因为他看不到内在的骨气,或者他自身本就没有骨气,误读也在所难免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刘正风与掌门师兄莫大先生不和。这种不和与庸俗之人理解的利益冲突完全没有关系,这就是性情不投。其实从刘正风的为人特征看,相比他不愿见莫大,莫大先生可能更不愿意见他。这样的描写颇带有几分魏晋遗风。莫大先生也喜欢音乐,擅长拉胡琴。按照刘正风的评价,莫大的琴音,往而不复,去而不返,一味哀凄,自己听了就难受。刘正风的描述马上会令人联想到二泉映月,曲调很接近,演奏乐器也类似。刘正风为什么听了就难受?肯定不是他承受不了哀凄的曲调,而是很不欣赏这种直白偏执的情感表达方式,觉得这种曲调难登大雅之堂,所以才不喜欢。我们抛开音乐评价先不说,从音乐转入人的品性评判。曲调一味哀凄,从情感表达上反映了两点,其一内心凄苦,其二喜欢表达这种凄苦。这在现代人眼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我为什么不能苦不能烦,有那么多事情都让
人苦让人烦呀,再说了,我苦我烦,你还不让我说出来,你想憋死我呀。这种现代人的逻辑,按照中庸之道来评价,真的就错了。首先,凄苦自然是外界影响,但更是内心把握。喜怒忧思悲恐惊,无论那种情感都是外在与内在的结合,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实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恰恰不能随着外物任意影响我们。由此才能真正凸显自我的强大,否则物喜我喜,物悲我悲,那人岂不是太可怜了,这不是君子风范。(岳不的伪君子也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但是因为他无情,君子有情,伪君子无情)而一味凄苦,那就是可怜中的可怜了。这是刘正风不喜欢的地方。不过考虑一下莫大先生的出身,这一切又顺理成章。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大喜大悲一直是被表现的基调,这是传统民间艺术与传统贵族艺术审美上巨大差异。普通老百姓的伦理道德更多是外在灌输的,而不是像士大夫知识分子那样内化的,所以从信仰力量上有明显的区别。客观上民间生活外在压抑束缚更大,情绪刺激也更强烈。一方面是内省内修的缺乏,另一方面是外在威慑巨大,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势必是宣泄式的而非内敛的,是现实体验的而非意境的。我不想在这里厚此薄彼,只是想说明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与民间在审美与伦理上的巨大差异。这才是刘正风与莫大先生性情不和的根本原因,明明就不是一路人嘛。前面既然简单分析了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的审美与伦理特征,这里不妨也分析一下民间的审美伦理特征。审美总结较为简单,追求极致。大红大绿,
大鸣大放,哭笑都痛痛快快。由审美折射出来的伦理则有点复杂,在优劣两方面都很突出。优点在于实用性很强,教条的伦理很方便学习使用,因为简单照搬照抄就可以了,而且对人的情感调整也比较方便,该哭你就哭,该笑你就笑嘛,哭完笑玩不就没事了。由于情感是宣泄式的,所以短暂释放压抑的功能很强大,可以让人很快平衡下来。这一切都为应付现实做好准备,道理告诉你了,做法告诉你了,连情感表达方式都告诉你了,这多简单。如此这般,你就可以生活了嘛。这样的伦理与审美组合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让中国人世代延续,在文化心理上保持了极强的传承性。与之相对的,劣性也很明显。现实感太强的情感审美表达,让情感得不到积淀和升华,只能停留在较为粗浅的层面上,审美的宣泄功能破坏了审美的自我意识功能,人的情绪也被局限在木讷压抑与疯狂发泄的两端。由此形成的伦理教条让人没有太多余暇去思考去深入认识,对外界压制的依赖性比较强。同时,缺乏了自省也就意味着自我认识的缺乏,这样很难发展出个性,容易形成盲。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延续如此之久,从民间文化层面,这是非常重要的集体文化心理根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