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解读
一、修订背景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源于2014年教育部的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对正在修订的《高中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2.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课程。
——2010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刚要中提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开发特课程,本次修订也贯彻了该刚要的精神。
课改实验十余年的成果和经验积累。
04开始,宁夏等四省区率先开始新课程改革,之后全国其他省市相继进入课改,到17年经历了十余年的实践,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已深入人心,这一轮的课改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
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对新课标的修订给出依据。
国际科学教育的最新发展(学习进阶、核心概念、STEM教育……)
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率先提出核心素养,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美国等进行了研究,我国也是同样,这次修订可以说是与世界同步。
本次修订物理课标内容和变化有哪些?→▲▲
二、物理课标的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变化
(一)关于课程方案
1.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2.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
(1)将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2)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
(二)关于学科课程标准
1.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进行了整合。围绕着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了课程内容,明确内容要求,指导教学设计,提出考试评价和教材编写建议。
2.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明确了学生完成本学科学习任务后,学科核心素养应该达到的水平,各水平的关键表现构成评价学业质量的标准。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关于培养目标、课程理念、课程目标与03年对比 →▲▲
(四)课程结构
明年秋季开始,高中物理要分三六九等了:要想拿到高中毕业证,必须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学科要学习必修模块共三本书;如果参加高考时打算选考物理,要增加选择性必修三本书,这样必修加选择性必修共六本书;如果想继续发展兴趣特长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还有三本选修教材。也就是说,高中整个学段共有九本书,九九归一才达到高中物理学习的最高境界。
下面是新修订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整理的高中物理课程结构:→▲▲
(1)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2)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衔接; 必修课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统筹开设,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3)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4)本次修订后的物理课程与目前相比,内容增加,难度也可能增大,课时增加。物理人数减少。
以上是物理新课标修订内容的变化。第三个问题说说物理核心素养,什么是核心素养?
三、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的内涵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的一段话:
“有人说,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化学,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化学和没学过化学有什么差异?化学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
根据日前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北师大课题组的研究结果。用一副图来清晰展示→▲▲
  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理性思维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2.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之间关系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了从“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是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以“核心素养”来统领。
 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又是什么?
3.物理核心素养:
高中毕业证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物理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科
学素养的重要构成。→▲▲
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1)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与升华;是从物理学视角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物理观念”主要包括物质观念、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等要素。
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是基于经验事实建构理想模型的抽象概括过程;是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等方法的内化;是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对不同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批判、检验和修正,进而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
“科学思维”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要素。
(3)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是指基于观察和实验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获取和处理信息、基于证据得出结论并作出解释,以及对科学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
“科学探究”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文流等要素。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内在动力,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以及遵守道德规范,保护环境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等要素。
核心素养是对国家教育总体目标的具体化,是高中课程体系和各学科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实际上,核心素养也属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知识、能力、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融合和具体化要求。对于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都是不同的,高中物理课程要求的“核心素养”有四个维度,物理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感。每个维度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水平要求,体现培养核心素养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纠正过去教育的偏差,体现“立德树人“的方针和时代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比前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三维目标更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下面说说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的划分 →▲▲
4.物理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划分
学业质量水平课程标准中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要求都不尽相同。
(水平二是针对高中毕业的水平要求,水平四是针对进入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习应达到的水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