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期
回眸PO PU LA R CIN E M A
口述/李俊刘晓庆有几个儿子和女儿
整理/崔斌箴
在我导演的所有影片中,我最烦心的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后文简称《许茂》)。这部电影改编自四川作家周克芹的同名长篇小说。小说描写的是四川偏僻山村葫芦坝农民许茂一家的“”命运遭遇,故事感人,在
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1980年9月,八一厂编辑室的王影发现了这个小说,就鼓动我拍摄。后来,小说作者也同意由我们厂拍摄。
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有了极大创作冲动,决心接拍。厂领导也高度重视影片的拍摄工作,还专门把周克芹从四川请来,与萧穆一同创作电影文学剧本。正在我们全力筹拍的时候,有消息传来,北影也在准备拍摄《许茂》,导演是王炎。同名影片,改编自同一部小说,八一厂和北影“撞车”了。
八一厂决定讨个公道,多次向文化部电影局汇报,请求他们出面调解。年底,文化部副部长司徒慧敏召集
两家召开拍片协调会。八一厂厂长陈播和北影厂厂长汪洋都到会,我和王炎导演也出席了会议。双方说明了情况,各自强调自己的拍摄理由。最后,司徒慧敏扔下一句话:“还是八一厂拍摄,北影不要拍了。”北影也在会上表态:“好吧,我们不拍摄了。”
实际上,北影并没有停止拍摄。谈话不久,北影先下手了,他们在四川已经开机。我觉得这是一场挑战,电影局已经说定的话他们也不听。我非常恼火,到厂领导说:“北
影不讲信用,我不拍摄了,让他们去拍吧!”厂领导劝说:“我们的剧本是由原小说作者周克芹改编的,为什么不拍?你不拍,倒显得咱们理亏了。”后来,电影局对此事不闻不问,实际上是默认了北影的做法。
我只好重新改剧本,把剧本中心放到许茂身上。实际上,就是北影不拍摄,我作为
导演也会对剧本有所改编的。原来以四姑娘为中心太薄弱,而且反映的东西无法包容巨大的时代背景。因为四姑娘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人物,没有历史跨度感。以许茂为中心则能表现出历史的跨度和对比,因为许茂在“”前是“爱社如家”的,他还是劳动模范,家庭也是模范家庭,但是“”中一切都变了。许茂冷漠了,家不是家了。同时,许茂也是家庭的中心。所以,我认为以许茂为中心就能充分表现出十年动乱对于农村的冲击,塑造许茂也就有意义了。
1981年春天,我们的剧组在四川内江开机。北影在简阳拍摄,两地相隔不远,但是彼此没有来往。有一次,两个剧组的工作人员在四川机场巧遇,大家在候机大厅里远远地对望着,却互不打招呼。我觉得不必那样,关键是拍好影片。在一次招待会上,我和王炎导演见面了,我笑着对他说:“让他们闹去吧,他们闹他们的,咱们拍咱们的。”王炎会意地点点头:“对,咱们各拍各的。”剧组当时还出了一期黑板报,他们让我写一句话鼓动一下,我就写了一首打油诗:“《许茂》两家拍,根本不应该。事情已如此,花靠众人栽。争雄在影坛,思胜更思难。耕耘无收获,何惧人笑谈。”
当时两个片子拍摄的时候,各种媒体炒作得很厉害,说八一厂的阵容是王馥荔、田华、斯琴高娃怎么样啦,又是北影的阵容是
“北影三花”
(李秀明、张金玲、刘晓庆)怎么样啦,等等。记得有个《文汇报》的记者来四川采访,他说:“北影他们保密,不公开剧本。”但是采访我的时候,我把电影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都让他看。他吃惊地说:“你不怕失
密啊?”我说:“这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影片就是拍给观众看的,无需遮遮掩掩。”
我对我的电影有信心,因为我的剧本完全不同于北影的剧本;其次是相信我们的演员,扮演许茂的贾六
演戏非常生活化,地道自然,他走在四川大街上,别人看不出他是演员。演四姑娘的王馥荔很尽力,在拍摄现场,还让狗咬了一口。田华也很有信心,她演的工作组长颜少春很到位。
后来,两部《许茂》都在全国上映。当时,西安有家电影院还特意把两家影片同时放映。两部影片也都参加了1982年第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评比。最后,北影的李秀明获得最佳女演员奖、邹积勋获得最佳摄影奖,八一厂的甄明哲获得最佳录音奖提名,似乎北影版《许茂》大获全胜,为此有记者采访我,让我谈谈感想。我对此没有做过多评价,我对获不获奖看的并不是太重。得了奖,我高兴,得不到,我也不把它放在心上。当时,我只是说:“把一切留给时间吧。”
到了1984年,第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把八一厂的《许茂》遴选进电影节。当年大陆入选这届电影节的影片只有四部,另外三部是王启民、孙羽的《人到中年》、吴天明的《没有航标的河流》和谢晋的《秋瑾》。这四部电影与俄罗斯导演安德烈
塔尔科夫斯基的
《乡愁》、法国导演布列逊的《钱》、日本导演深作欣二的《蒲田进行曲》等影片一起在电影节上进行了展映。当时,电影节评委对《许茂》给予了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本片除了情节和人物较完整之外,摄制方法亦相当认真,所有内景戏都是现场收音,那已是现代中国电影少有的了。”
责任编辑/翟建农
不久,北影先下手了,他们在四川已经开机。我觉得这是一场挑战。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八一版)
“许茂”撞车记
41
200.1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