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初三语文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90 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礼记·虽有嘉肴》)
(4)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小明在“放飞理想,拥抱未来”主题班会上发言,为了勉励大家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他引用了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6—9题(12分)
【甲】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乙】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6.【甲】诗的作者是          ;庄子是          家学派代表人物。(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8.下列对两篇作品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描写诗人送别故乡亲友的情景;【乙】文描绘鲲鹏展翅的壮丽图景。
B.【甲】诗和【乙】文都运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的手法表现辽阔高远的景象
C.【甲】诗写出了诗人外出游历的喜悦及对未来的憧憬,诗歌风格雄奇瑰丽。
D.【乙】文作者通过大鹏与野马、尘埃的对比,突出大鹏可以无所依凭而徙于南冥。
9.【甲】诗和【乙】文都出现了“水”这个意象。【甲】诗尾联描绘了水                     的特点,表达了诗人                   的情感;【乙】文借鲲鹏击水,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12分)
    康熙间,曹练亭江宁织造,每出,必携书一本,观玩不辍。人问:  “公何好学?”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见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借此遮目耳。”素与江宁太守陈鹏年不相中陈获罪,乃密疏荐陈。人以此重之。
(节选自《随园诗话》)
【注释】①曹练亭:曹雪芹之父。  ②织造:清代的一种特殊官职,主要督理向朝廷供奉的纺织事务。  ③陈鹏年:任太守时曾遭人陷害入狱。  ④相中:合意。  ⑤荐:介绍。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1)曹练亭江宁织造(          )        (2)陈获罪(          )
13.正确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2分)
    公好学?                                                     
14.“故借此遮目耳”中的“此”是指                      (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从选文看,人们敬重曹练亭的原因是(1)                    (2)                   
        。(4分)
二、现代文阅读(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落日的幻觉
    ①人们都喜爱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而对日落,却很少有人去流连观赏、吟咏描绘。原因何在?恐怕是一种感情的影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就连我们的古人不也留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吗?
②其实,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绮丽,而且神秘、迷人。如果有机会观日落,它会使你神往:太阳静静地躺在西方地平线上,变得如此之大,颜是那样深黄、殷红;它缓缓坠落,接近地平线时竟缩身变扁。若天空有云,你会看见灿烂的晚霞;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而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还会出现迷人的紫光,随着太阳的坠落,紫光下移,接近地平线时才消失。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③日落确实很美,彩绚丽,变化多端。可是观赏者不会想到吧,这些奇异景象竟然大多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④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一一紫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一一红光强10倍以上。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又不同于旭日。
⑤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
⑥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包括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选自《科学与生活》  作者 黄天祥)
16.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            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                     
                                                                      (3分)
17.第⑦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8.根据文中的信息,在下列表格中填写恰当的内容(8)分
日落时的幻觉
产生幻觉的原因
颜深黄、殷红
            ①
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
          ③
  眼睛的叠合效应
接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
              ④
19.第③段中加点词“大多”不能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
20.文章开头引用古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诗句,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出下文对落日景象的描写。
B.增强了文学性,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说明古人对落日景象是热烈地赞美的。
D.说明古人对落日景象很赞赏,又深感惋惜。
中考时间2022年具体时间(二)阅读下文,完成21-26题(28分)
心空的云朵
(1)书市开幕那天,我应出版社的邀请,去签售自己的新书。
(2)天气很炎热,读者很热情。不少人围上来,举着刚买的书,要我在扉页上写上他们自己的名字,再写上一两句勉励的话。我便一律照办了,谁会愿意为此而得罪喜欢自己的读者呢?
(3)“给我写4个字就可以了——抬头看云。”我不禁惊讶地望向他,见是一个斜挎了背包戴墨镜的中年男子。我笑了,说:“谢谢您记得这个题目!”他也笑了,轻声说:“资深读者了嘛!再说了,好文章,会在你脑子里安家,想忘都忘不掉。”虽说这不过是些廉价的恭维话,可我听了,依然感觉很是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