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中式家庭真的很喜欢搞愧疚式教育,通过给孩子制造愧疚感来对孩子进行情感。
我之前曾经刷到一个很火的视频,我估计大部分同学也都看过,讲的是一个小学老师去把父母工作的视频放在课堂里给孩子们看,然后很多父母的工作都非常辛苦,都是体力劳动,很多小孩在课堂上都看哭了,就有小孩写观后感,说自己学习还没有那么认真,真的觉得非常对不起父母,以后自己一定会好好学习。
这个视频当时其实放出来之后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论,老师就说这些视频都是家长主动发给他愿意给孩子看的,当时我就觉得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就是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普遍到老师和家长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认真学习的时候,他们下意识的就做了这么一个动作,却不觉得自己有任何的问题,其实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种天然认为孩子特别亏欠父母的心是从哪来的?
明明是父母主动选择生下的孩子,孩子并没有机会选择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他也没有办法去主导父母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为什么他们需要为父母的处境感到愧疚呢?
不只是视频里体现的这样,还有一些话是非常常见的,比如说如果没有你,我至于过得这么省吃俭用吗?
或者说我都是为你好,你不听话你对得起我吗?
还有一些什么?
如果不是为了你,我们早就离婚了,就好像你得到的所有的东西都是以父母受苦受难为代价的,他们的恩情像是一个巨大的债务,你是永远还不清的。
而且有些父母已经开始我觉得有点畸形了,他为了让孩子感到愧疚,甚至会做一些毫无必要的自我牺牲。
我之前在微博上就有看到一个博主叫蔡权西西,他有分享过他跟他妈妈之间的故事,我当时看完真的非常有感触就是说他自己是每天早上8:00起床,但他妈妈是6点就起床了,他妈妈每天早上都会给他做早餐,但是他做完不吃,他非要等到他女儿起床之后跟他一起吃这个早餐,其实他们俩在饭桌上也没有什么好聊的,都是说一些很普通的话题,结果有一天他跟他妈妈就发生了一些争执,这个时候她的老公就来劝他说你还是要对你妈妈好一点,你看你妈妈每天都饿着肚子等你吃早餐,他对你多好。
这么一段话把全西西给整崩溃了,他就说可是这种好并不是我想要的,所有人都因为这件事来告诉我,我妈妈有多疼我,让我从小就生活在愧疚里,这不就是一种变相的控制吗?
之前我还不是很理解为什么有些父母这么喜欢做一些自我感动式的牺牲,后来我在一本书它是研究自杀现象的一本书,叫浮生取义,这里面学到了一个新词叫道德资本。
作者就认为家庭里的话语权是道德资本积累出来的,为了等你吃饭,故意饿着肚子,这种自我献祭式的做法
就是在给自己增加家庭里的道德资本,从而赢得话语权,这种行为一旦发生控制,你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美国的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说的就更形象了,他把这种行为就称之为情感。
在这种情感下,孩子就会一直渴望去讨好自己的父母,你会发现中式的亲子关系一直是颠倒的,孩子成了照顾父母情绪的那个人。
父母如果想一直享受这种情绪价值,他就会反复的去对孩子进行情感,所以只要你稍微放松一点,他们就会像念紧箍咒一样开始提醒你我对你付出了多少,我有多辛苦,你欠我多少,甚至有些父母都已经进化到见不得孩子过得很快乐。
我之前有见到一些人发一些在外面旅游的视频给自己的父母,结果他的父母说你日子过得可真潇洒,你爸妈还在家过苦日子。
他一说完这句话,你立刻就会对旅游这件事产生极大的愧疚感,好像你爸妈在家过得不够好,都是你一个人的罪恶,这种愧疚感影响的可不只是亲子关系,他还会蔓延到你的恋爱关系,职场关系等等。
首先就是沉浸在愧疚感里的人,他的能量值是非常低的,大家不要看说小孩看完那一段视频会痛哭流涕说我
要好好学习,好像对学习是有好处的,其实不不是的,心理学家霍金斯就有一个意识能量层级理论,他把人类的情感进行了一个能量的分级,其中能量最低的感情就是羞愧和内疚,一个人是不能长期处在能量这么低的情感里的,迟早会让这个人崩溃,而且这样的人他对亲密关系也会变得非常迷茫,因为你根本就不相信世界上有无条件的爱,你之前得到的所有的父母的爱都是通过你持续优秀持续讨好来换回来的,一旦你变得没那么优秀了,你就会变得十分的焦虑,所以你再去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时候,你会感到很痛苦,因为它带来的不只是幸福,还有无尽的压力和烦恼。
所以很多人就会索性干脆放弃,干脆一个人过,不跟任何人产生深度的链接,我想这个可能就是愧疚是教育里长大的孩子逃不过的一个人生的命。蔡灿得老公
题,你必须学会怎么去跟别人建立真正健康的亲密关系,而在这个之前你又必须学会怎么放下对家庭那种不必要的愧疚,去与那些传统的某些刻板的孝道割席,而且这件事我觉得越早越好,这个过程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因为它击碎了一些所谓爱的真相。
这件事不仅痛苦而且还很难,因为在漫长的岁月里,我们已经变得很难区分什么是父母越界的索取,什么是我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了。
但是我想成长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寻自己的过程,最后就用无声告白里的一句话送给大家。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