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年轻科学家奋斗事例
2004年,骆观正正在网上为读研寻信息,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页面中,他第一次看到导师XXX的名字。
“当时对王老师研究的方向比较感兴趣,所以与她联系了几次,觉得她人非常nice,对人很客气,很为学生考虑。”通过几次邮件往来,骆观正觉得XXX会是一个不错的“老板”。
XXX的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那一年,她顺利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通过了中科院“百人计划”严格的筛选与面试,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中科院院所的博导名单里。那一年,她27岁,众声喧哗之中,她被称为中国“最年轻博导”。
翻开她在中科院工作的履历,成绩斐然。短短几年,她的研究组已经发表SCI研究论文60余篇,其中多项工作受到国际科研杂志与媒体的推荐与好评,多篇论文的他引次数达百余次。 2007年,她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美国杜邦公司青年科学家奖。2012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称号。
2013年五四前夕,XXX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十七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昔日“最年轻博导”,收获“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
1994年,刚满17岁的XXX被南开大学生物系录取。在那年的校庆上,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给校友们留下了这样的忠告:“做学问要到最好的地方跟最好的人学习”。
当时的XXX不会知道这句话就是此后自己求学之路的写照。1998年,XXX获得了全系唯一的保送名额,赴港读研。2000年,她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2004年,XXX获得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生物信息学方向博士学位。建于1901年的这所大学,是全世界生物领域最顶级的研究中心之一,从这里走出过二十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在XXX拿到的录取通知书中,校方写到:“祝贺你成为我们从中国大陆直接招收的第一名学生。”
作为从“最好的地方”毕业的高材生,XXX想在美国高校里谋职并不太难,更何况她的丈夫当时正在美国深造,她们的女儿也刚刚出生不久,全家留在美国似乎更顺利成章。
“留在美国可以很清楚知道自己的未来。在美国有很多东西是不变的,曼哈顿的一栋大楼从我去时开始建,到我毕业还没建好,而国内的发展却日新月异,”坐在明亮的办公室里,XXX回想当初回国的决定,“回国的不确定性在当时对我们有着更大的吸引力。”
实际上,回国是XXX一直就有的念头。当年申请洛克菲勒大学时,面试XXX的是著名植物分子生物学专家、
中科院外籍院士蔡南海教授。“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蔡教授问我读完博士有什么打算,我说我还是很想回中国的。”
蔡南海教授也是她人生选择时的榜样。蔡教授是新加坡华人,虽从爷爷辈就扎根新加坡,但他一直心系中国的科研事业。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科研条件和技术相比于国外还很落后,蔡教授到中科院遗传所参加“植物分子生物学讲习班”,普及当时最先进的技术。这次讲习班合影的黑白照片,一直留在他的办公室。
“看到那张照片时我很感动,很多有崇高理想、远大追求的人原来就在身边,”XXX说,“一个新加坡的华人都能为中国做这些事,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回来工作。”
2004年,XXX举家回国。丈夫回国创业,而她,来到了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刚得到中科院的聘用通知不久,她就成了大家口中“最年轻的博导”,伴之而来的还有各方诸多质问与否定。
“引起质疑我很意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但是这些质疑都很正常。” 谈起往事,XXX淡然地说到
但在当时,这一切让她压力颇大,为此也流过眼泪。那时,她还在美国和朋友一起学驾照,承受着巨大压力的她练车时心不在焉,出了一次小事故。但这次小事故反而让XXX想明白了,“这样总是心里过不去也没有办法,事情没有解决还是在那儿,那就接受,该做什么做什么,慢慢来证明吧。”
刚到所里,一切从零开始。购买设备、调试程序、申请课题……那段时间XXX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的工作上。同时,工作刚上手的XXX还带了三个自己的学生和一个客座学生。
从小到大都成绩优异的XXX很明白脚踏实地勤奋刻苦的意义。在香港读研期间,她几乎每天早上9时去实验室工作至晚7时,晚8时开始学习英语直到凌晨2时。回国后,她把这股劲头又用在了刚刚起步的工作上。
有一次,她的团队需要赶时间完成一个项目,那段时间里,她每天都在高强度地工作,仅有三、四个小时用以休息。由于之前答应了邀约,百忙之中她还去了一次韩国。“去韩国前我整晚没睡赶着写文章,早晨赶紧收拾一下就去赶飞机,在韩国跟教授谈完,马上又坐飞机回来,回到实验室再继续工作――有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每天都到凌晨两三点吧。”
算下来,常态下她每天的睡眠时间也不到六个小时。就算在休息放松,她也随时准备着投入工作状态。“如果有什么紧急的事,我能从放松状态迅速切换到工作状态,并且能精力充沛地一直工作到很晚,都不会觉得累,比如昨晚我其实很困了,但是突然想到还有一件事情没做,就又开始工作,不到十分钟就发现自己很清醒了。”
忙碌的工作状态让XXX想起自己的博士导师。在她的印象里,自己的女导师永远敞开着办公室的门,每一分钟都在紧张地工作,会经常拉着行李箱嘱咐几句就匆匆离开,对每个学生的事情却记得细致又清楚。
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当时我觉得很诧异,她如何能完成这么高强度的工作?但现在,我明白了,”XXX说,“这就是‘在其位谋其政’,当你要对课题组的发展、学生的前途负责,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给的科研经费,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做了,而且会有无穷的潜力。其实我们科学院的绝大多数科学家都是这样的。”
从归国到现在,XXX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科研项目,她在真核生物非编码RNA的相关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多次得到国际科研媒体的关注和推荐。2007年,她成为生物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科研最大的吸引力在辛苦探索、不断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里,走科研这条路,不管是学生还是研究团队带头人都非常辛苦,但发现的乐趣和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的魅力,是其他行业所不能相比的,”XXX说,“做科研就是辛苦并快乐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