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文化旅游区
位于广州建城伊始所在地,历经两千两百多年历史沧桑,城市中心地位未曾变迁,保存着南越王宫署遗址、南越国水闸遗址、药洲遗址等十多个朝代的历史文化古迹,一直以来是繁华的商业旺地,发展至今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旅游景区。
北京路文化旅游区规划范围西至教育路、昌兴街,北至中山五路、广卫路(延伸至南越王宫署遗址、城隍庙),东至文德路(延伸至万木草堂、东方文德),南至惠福东路、文明路,面积约0.36平方公里。
一、南越王宫博物馆
公元前204年,秦将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并兴建王宫御苑,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宫苑遗址,也是广州2200多年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如何当好班组长。
二、秦代造船遗址
建于秦始皇统一岭南时期,为当时处在番禺(今广州)的秦军专门建造船只的场所,供平定瓯越所需。至西汉初文、景年间废弃。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南越国水关遗址
为西汉南越国(约前203年至前111年)都城番禺城的排汲水利工程,具有防潮、泄洪、引水多重功能。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年代德柏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木构水闸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药洲遗址
乾亨三年(919年),五代南汉开国皇帝刘龑于此凿长湖五百余丈(约合今1600米),湖中建洲以炼丹求仙药,故称药洲祝福老师的话简短,又置名石九座,称九曜园,为南汉的皇家园林。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拱北楼遗址
建于唐天佑三年(906年),名“象阙”,俗称清海军楼,作军事岗哨用。宋改称“双门”,明
洪武七年重建并改名“拱北楼”,明清以来,城楼一带被称为 “双门底”。元代起安放“铜壶滴漏”计时器,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计时器。
六、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
七、万木草堂
原为邱氏书室,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为广东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居住处。1891年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设学堂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运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佛寺
始建于南汉(907-971年),为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南汉二十八寺之一的新藏
寺,明改称龙藏寺。清顺治六年(1649年)烧毁,康熙三年(1664年)平南王尚可喜仿京师官式庙宇重建。大殿供奉三尊铜铸大佛,故名大佛寺。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城隍庙
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为供奉城池守护神的坛庙。清雍正年间,升格为都城隍庙,是明清时期岭南最大的城隍庙。现存城隍庙乃清代重建,目前仅余大殿与拜亭。优酷汪聪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庐江书院
又名何家祠,是广东何氏族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合建的宗族祠书院,方便本族子弟到省城应试。民国时期作为省内何姓族人到广州求学寄宿之处,建国后改为民居。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一、广东财政厅旧址
原为明清时广东省最高行政机构承宣布政使司(即藩司衙门)官署所在地。民国后于1915年在此建广东省财政厅办公大楼。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广州市消防局旧址
原为广州市消防总署。1927年由当时广州消防总署署长陈墨香参照英国消防建筑设计筹建。目前延作消防队驻地。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叶剑英商议讨逆旧址
原为崇圣公祠,俗称曾家祠。1922年6月陈炯明公开叛变,叶剑英率海军与叛军作战受挫后,与云南讲武堂同学在此秘密商议讨伐陈炯明大计。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四、市立中山图书馆旧址
由各地华侨为纪念孙中山而集资兴建,于1933年落成开馆。图书馆由林克明设计,为正方形宫殿式建筑。解放后更名为广州市中山图书馆,后作孙中山文献馆。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秋吃西瓜的说法
十五、中华书局广州分局旧址
1912年中华书局创立,同年冬于广州设分局。1930年代初于原址重建。解放后,中华书局
撤出广州,由市房管局代管。2004年中华书局收回继续经营书店业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