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灾害:是由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幸事件或过程,它对人类的生命财产以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与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
○2灾害地质:是指在地球的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在时间或空间上的分布及变化规律,既受制于自然环境,又与人类活动有关,往往是人类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认为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作用(自然的,人为的或综合的)使地质环境发生突变的或渐进式的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现象或事件)○3地质灾害:只有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产生影响和破坏的地质事件。
○3地质灾变:只是使地质环境恶化,并没有破坏人类的生命财产或影响生产、生活环境,只能称之为灾变。
○2灾害效应:原生效应(灾害事件本身造成的)次生效应(是有主要灾害事件诱发的灾害性过程造成的,它与主要灾害事件本身无直接关系)后续效应(往往是长期性甚至是永久性的)
○3地质灾害属性特征:自然属性(自然现象)社会经济属性(对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1、地质灾害的必然性和可预防性2、地质灾害的随机性和周期性3、地质灾害的突发性和渐进性4、地质灾害的发性和链生性5、地质灾害的成因多元性和原生复发性6、地质灾害的区域性7、地质灾害的破坏性和“建设性”8、地质灾害影响的复杂性和严重性9、地质灾害的认为成因的日趋显著性10、地质灾害防治的社会性和迫切性
○
42地震:是岩石圈物质在地球内应力作用下产生构造活动而发生弹性应变,当应变能量超过岩石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破裂或沿原有的破裂面发生错位移动,应变能以弹性波的形式突然释放并使地壳震动的事件。
○43地震波:体波(横波和纵波)和面波(面波为体波形成的次生波)
纵波(P波):振幅小,周期短,速度快,固液可传
横波(S波):振幅大,周期长,速度小,只能在固体中传
面波(L波):传播速度最慢,振幅最大,波长最大。(最后传到)
建筑物破坏一般是由横波和面波造成的。面波破坏力最强。
地震要素:
○48地震时空分布:1、环太平洋地震带2、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3、大洋中脊地震带○50中国地震区:1、青藏高原地震区2、华北地震区3、东南沿海地震带4、西北地区5、台湾地区及其附近海域
○58地震效应:在地震影响范围内,地壳表层出现的各种震害及破坏现象。
分为场地破坏效应和强烈震动效应。场地破坏效应:地面破裂效应;斜坡破坏效应和地基基地效应。强烈地振动破坏效应:地震力对建筑物的作用;地震周期对建筑物的影响
○60地震灾害的特点:瞬间发生;灾害严重和预报困难。
○
80火山喷发:莫霍面以下地幔上部由于压力大、密度高,局部呈熔融状态,在地球内应力作用下,地幔物质不断运动,当岩浆中气体成分游离出来使内应力增大到一定极限时,岩浆就顺地壳裂隙或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80火山喷发样式: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
裂隙式喷发:岩浆沿着地壳上巨大裂缝溢出地表。此类喷发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喷发物多为基性岩浆,冷却后往往形成覆盖面积广的熔岩台面。
中心式喷发:地下岩浆通过管状火山通道喷出地表。分为宁静是火山喷发、爆炸式火山喷发和中间式三个亚类。
○83火山喷发阶段:1、气体的爆炸2、喷发柱的形成(气冲区;对流区和扩散区)3、
喷发柱的塌落
火山喷发形成机制图:书本85
○85世界火山分布:1、环太平洋火山带2、地中海火山带3、大西洋海底火山带4、
东非火山带
○86中国火山分布:1、东北环蒙古高原区域2、西南青藏高原区域3、东部环太平洋
西岸区域
○87火山效应:火山喷发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的影响可产生两种效应,即灾害效应和
资源效应。
○
91阳伞效应(“火山冬天”效应):火山喷发时,有些喷发住的高度很大以至高空气流把火山碎屑物和富硫气体传送到全球各地。通过遮挡太阳光的入射能量,使太阳直接辐射显著减少,或使太阳光在空中的散射辐射增加,或者吸收太阳光以及热辐射,从总体上造成太阳总辐射减少,使大气透明度显著降低,致使地表温度在火山喷发后的相当一段时间(一般1~3年)内显著降低。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105影响斜坡地质变形(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因素总体上分为地质因素和非地质因素,前者指灾害发生的物质基础,后者则是发生灾害的外力因素和触发条件。重力是斜坡变形破坏的内在动力,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岩体结构特性、新构造活动及地下水开采等条件是影响斜坡失稳的主要自然因素;而大气降水及爆破、人工开挖和地下水开采等人类工程
活动对斜坡的变形失稳起着重要的诱发作用。
109 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是崩塌的物质基础;降雨、地下水作用、振动力、风化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崩塌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08 崩塌:岩块(或土体)顺坡猛烈的翻滚、跳跃,并相互撞击,最后堆积与坡脚,形成倒石堆
108 主要特征: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崩塌体脱离母岩而运动;下落过程中崩塌体自身的整体性到破坏;崩塌体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
111 崩塌的力学机制:倾倒崩塌滑移崩塌鼓胀崩塌拉裂崩塌错断崩塌(具体内容书本112)112 崩塌的分类: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鼓胀式崩塌拉裂式崩塌错断式崩塌
113 崩塌防治措施:1、严格控制人为不合理活动对崩塌的诱发作用
2、在崩塌发生时,现场人员应作出危险性预警
3、当遭遇山体崩塌时应保持冷静,采用因时因地的瞬间防护和躲避措施。114滑坡:在自然地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斜坡上的岩土体正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整体”或局部保持岩土体结构完整而向下滑动的过程和现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态,统称为滑坡。
114滑坡的特征:1、发生破坏变形的岩土体以水平位移为主,除滑动体边缘存在为数较少的崩离碎块和翻转现象外,滑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不大;
2、滑动体始终沿着一个或几个软弱面(带)滑动,岩土体上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
3、滑坡滑动过程可以在瞬间完成,也可以持续几年或更长的时间。115 滑坡的形成条件:1、地形地貌(在地貌上要有一个有效地临空面)
2、地层岩性(第四集黏土黄土;第三纪,白垩纪泥岩,页岩,砂岩,红土;老地层的泥岩,页岩,煤系地层;泥质类变质岩;泥质夹层(滑动面))
3、地质构造(平行不整合;角度不整合)
4、水文地质条件
5、降雨尤其是暴雨和连续性降雨时滑坡法杖的主要诱发原因
6、人类活动
116 滑坡的发育阶段:蠕动变形阶段滑坡破坏阶段压密稳定阶段
117 滑坡的分类:1、按滑动面特征:顺层滑坡切层滑坡
2、按滑动性质分类:牵引式滑坡推动式滑坡混合式滑坡
3、按滑坡的主要组成物质和滑体厚度划分:首先按组成滑坡的物质成分分为堆积层滑坡、岩层滑坡和变形体三大类;然后按滑体的厚度分为浅层滑坡(滑坡厚仅几米)、中层滑坡(滑坡厚几米到25米左右)、深层滑坡(25~50米)和极深层滑坡(大于50米)
4、按滑坡形成的机制分类:楔形体滑坡;圆弧面滑坡;顺层面滑动的滑坡;复合型滑坡;堆积层滑坡;坍塌碎屑流型滑坡;岸坡或斜坡开裂变形体;倾倒变形边坡和溃屈破坏边坡
123 滑坡的防治:削(挖除,削坡,减载)挡(挡土墙,抗滑桩,锚固工程)排(地表排水,坡内排水)护改(火烧法,灌浆法,电渗法)
123 泥石流: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溶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灰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124 泥石流特点:含有大量泥砂块石,具有发生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大范围冲淤、破坏力极强的特点,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124 泥石流的性质:1、泥石流具有土体的结构性,即具有一定的抗剪强度,而挟沙水流的抗剪强度等于零或接近零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泥石流具有水体的流动性,即泥石流与河床之间没有截然的破裂面,只有泥浆润滑面,从润滑面向上有一层流速逐渐增加的梯度层,而滑坡体和滑床之间有一破裂面,流速梯度等于零或接近零
3、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地沟谷区,具有较大的流动坡降。
124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地表大量失稳的松散物资充足的水源条件特定的地貌条件
127 泥石流的分类:根据环境对泥石流的分类按流域地貌对泥石流的分类(按流域自然属性对泥石流的分类按流域社会属性对泥石流的分类)据流态对泥石流的分类
129 灾害性泥石流的主要特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冲击力强冲淤变幅大主流摆动速度快,幅度大。
133 泥石流防治措施:1、形成区以生物措施为主,搞好水土保持
2、生物措施,植被和林业措施,农业措施,牧业措施
232 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盐、碱含量超过正常耕作的土壤水平,以致作物开始生长时就受到伤害。土壤盐碛化市一种渐变性地质灾害,它是盐分在地表土层中逐渐富集的过程。
232 土壤盐碛化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农作物减产或绝收,影响植被生长并间接造成生态坏境恶化,此外,还可引起道路路基下陷、工程建筑材料松涨或腐蚀。
233 土壤盐碛化的防治措施:1、合理灌溉,防治盐碛化(改变大水漫灌的方式,采用喷灌,滴管;控制渠道渗透,防治地下水位明显上升;修建地表排水设施,排除地表积水)2、综合治理,改良利用盐碛化土地。
153 地面变形地质灾害:是指内力、外动力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而使地面形态发生变形破坏,造成经济损失和(或)人员伤亡的现象和过程。
154 地面沉降:是指某一区域内由于开采地下水或其他地下流体导致的地表浅部松散沉积物压实或压密引起的地面标高下降的现象。又叫地面下沉或地陷。
特点:波及范围广,下沉速率缓慢,往往不易察觉,但它对建筑物,城市建设,水利工程危害很大。
159 地面沉降的产生条件:1、厚层松散细粒土层的存在
2、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流体
3、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4、城市建设对地面沉降的影响
162 地裂缝: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裂缝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裂缝的现象。
特征:1、地裂缝发育的方向性和延展性2、地裂缝灾害的非对称性和不均一行3、灾害的渐进性4、地裂缝灾害的周期性
防治措施:1、控制认为因素的诱发作用2、建筑设施避让防灾措施3、监测预测措施167 岩溶地面塌陷: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地,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坑。
成因:地下水潜蚀机制;真空吸蚀机制;其他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制
形成条件:岩溶地面塌陷的物质基础(可溶岩及岩溶发育程度;覆盖层厚度、结构和性质;地下水运动)动力条件(表现为谁动力条件的的急剧变化)
防治措施:1、控水措施(地表水防治措施;地下水控水措施)
2、工程加固措施(清除填堵法;跨越法;强夯法;钻孔充气法;灌注填充法;深基础法;旋转加固法)
3、非工程性的防治措施(开展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开展岩溶地面塌陷试验研究;增强防灾意识,建立防灾体系)
砂土液化:所谓砂土液化,是指饱和砂土或粉土在地震力作用下,砂土或粉土在受到强烈振动后,土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土体失去强度而造成地基失效的现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