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普通地质学历年真题答案
普通地质学 (3)
一.名词解释 (3)
二.简述题 (5)
1.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的联系与区别 (5)
2.火山的喷发方式及其产物是什么 (5)
3.河流冲积物的特征 (5)
4.简述湖泊的生物沉积作用 (5)
5.冰蚀地貌 (6)
6.湖泊的成因类型 (6)
7.化学风化作用及其主要方式 (6)
8.简述河流沉积作用发生的原因 (6)
9.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6)
10.什么是地球内热?其来源是什么 (7)
11.什么是大气圈?研究大气圈有什么地质意义 (7)
12.简述地质学思维的方法论 (7)
13.岩浆喷出过程会产生哪些气体产物 (7)
14.什么是稳定同位素?哪些属于稳定同位素 (7)
15.简述风蚀地貌 (7)
16.褶曲的野外识别方法 (7)
17.地下水有哪些主要类型 (8)
18.地壳中常见的七种造岩矿物 (8)
19.三大类岩石的形成与演化关系 (8)
20.海地扩张有哪些证据 (8)
21.河流阶地的成因分类 (9)
22.显生宙时期生物进化的主要阶段 (9)
23.世界火山的分布 (9)
24.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 (9)
25.火成岩的构造 (9)
26.冰川的类型 (10)
27.冰碛物的特征 (10)
三.问答题 (10)
1.如何判识断层的存在及其形成时代 (10)
2.板块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11)
3.什么是喀斯特?试述喀斯特发育因素 (11)
4.深海沉积物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1)
5.浅海沉积物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2)
6.滨海沉积物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2)
7.半深海沉积物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3)
8.海洋沉积物的来源 (13)
9.显生宙以来发生的生物大灭绝 (13)
10.概述威尔逊旋回 (14)
11.概述相对地层(质)年代确定的方法 (14)
12.概述地层(或岩石)的接触关系 (14)
13.概述鲍温结晶分异过程 (15)
14.野外如何识别火成岩 (15)
15.论述沉积岩形成的主要阶段 (16)
16.论述黄土的主要特征及其原因 (16)
17.沉积构造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16)
18.构造运动的基本方式及其旋回性 (16)
19.试回答构造地震及其成因?全球地震是如何分布的 (17)
20.引起地下水化学沉积的主要原因及地下水化学沉积类型 (17)
21.区域变质作用有何特征?其形成环境是什么?由哪些因素引起 (17)
22.地球内部地震波速度突变的主要界面 (18)
23.控制岩石风化特征与风化速度的因素 (18)
24.影响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 (19)
25.河流沉积的主要类型 (19)
前言:本资料为本人根据07年至13年中科院研究生入学考试普通地质学与矿床学的历年试题编纂而成,本资料中也有部分题目比较重要但尚未考到同样须重视,因时间比较紧,编纂时比较仓促,加之本人水平有限,故错误在所难免,请考生在复习时仔细加以鉴别、比较并进一步完善,另中科院出题比较灵活,填空题中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课外知识,考生们一定要注意多收集资料、博览书,才能尽量拿到高分,本资料仅作为参考之一,考生们仍需以教材为依据,多看、全面看、一字不漏的反复看,再结合本资料,应能取得较理想的成绩。
普通地质学
一.名词解释
1.层理:岩石沿垂直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层状结构。
2.岩浆作用: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
3.平卧褶曲:轴面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产状近于水平重叠,一翼岩层为正常层序,另一翼岩层为倒转层序的褶曲。
4.威尔逊旋回:威尔逊在研究了大陆裂解到大洋开闭的过程后,将大洋盆地的的形成及构造演化归纳为六个阶段,人们称之为威尔逊旋回。
5.砂岩:一种已固结的中粒碎屑沉积岩,其中粒径0.625~2毫米的砂粒含量占50%以上,其余为基质或胶结物,砂粒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其次为长石、云母、岩屑等,胶结物的成分有硅质、铁质、钙质。
6.基性岩浆:又称玄武岩浆,其SiO2含量为45%-52%,铁、镁氧化物的含量低于超基性岩浆。岩浆的温度为1000-1200℃,粘性一般较小。
7.标准化石: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应该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这种化石称为标准化石。
8.软流圈与岩石圈:地下从平均为70km深处开始到大约220km深的地带,物质是固态和液态的混合物。由于混有液态物质,所以这一地带的物质比较“软”,易于发生塑性流动,故称之为软流圈。软流圈以上的部分物质均为固态,具有较强的刚性,称为岩石圈。它包括整个地壳及地幔最顶部。
9.球状风化:几组方向的节理将岩石分割成多面体的小块。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及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而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变成球形或椭球形,这叫球状风化。它是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但以化学风化起主要作用。
11.撞击作用:撞击作用是指陨星坠落对行星的冲击并使其表面发生变形甚至变质的作用,变形的典型产物是圆形的陨石坑。
12.断层角砾岩与磨砾岩:断层两侧的岩石在断裂时被破碎,碎块经胶结而成的岩石称为断层角砾岩与磨砾岩。前者碎块为棱角状,其大小参差常见于正断层,后者碎块圆滑,常见于逆断层或平移断层。
13.地震预报三要素:何时、何地、发生何种震级的地震。
14.转换断层:一种横切大洋中脊的剪切断层。它不同于常见的平移断层,断层的运动方向和运动性质在断层的两端发生了转换,由平错变化为拉开,表现为以脊轴为界,左右两侧的地质体整体地作同步的分离运动。
15.等深流沉积:等深流沉积是细砂、粉砂与泥质物的互层,砂质物分选良好,普遍为水平层理,有时也有递变层理和内部侵蚀的痕迹。
16.滑坡:块体在重力、水压力、地震震动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沿斜坡向下滑移的现象。
17.非晶质矿物:内部的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规律性重复排列的固体物质。
18.碱性长石:钾长石与钠长石因其中含有碱质元素Na与K,故常称碱性长石。
19.结晶分异作用: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这种作用称结晶分异作用。
20.递变层理:同一层内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变细。
21.动力变质作用: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岩石在强烈定向压力下发生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在断裂构造产生的强应力的影响下,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它使原来的岩石及其组成矿物发生变形、破碎等机械作用,也常有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作用。)
22.变质作用: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状态下,受到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岩石结构构造变化,形成新的结构、构造或新的矿物与岩石的地质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23.类质同象: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
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24.硅酸盐矿物:为金属阳离子与各种硅酸根相化合而成的含氧盐矿物。
25.晶体:晶体是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
26.大陆边缘: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洋底的过渡地带,大陆边缘有两类,一类为稳定大陆边缘;另一类为活动大陆边缘。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7.颜与条痕:颜是矿物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光后所表现出来的互补。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
28.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外部形态特征与内部构造的各种自然作用。
29.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矿物和岩石,通过与大气、水以及生物的接触,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转变成松散的碎屑物甚至土壤的过程。
30.地质学思维方法论:将今论古;以古论今,论未来;活动论。
31.风化壳:由风化作用形成分布于大陆表面的风化产物所组成的不连续薄壳。
32.浊积岩:浊流沉积是由砾、砂、粉砂等细碎屑物与泥质物组成韵律交互层,具有清楚的递变层理及印模等构造,由它固结而成的岩石称为浊积岩。
33.喀斯特:将以主要为地下水(兼有部分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冲刷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地质作用所产生的地貌,称为喀斯特。
34. 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火成岩(主要是侵入岩)与围岩之间的接触带上并主要由温度和挥发性物质所引起的变质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