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地球运动和海陆分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考点一:地球的自转(重点)
1、概念: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北
3、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4、产生现象:
(1)同一地区产生昼夜更替
(2)不同地点产生时间差异
(3)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位置越偏东,时间和日出越早)
(4)一天中物影长短变化:一天中正午影子最短,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
考点二:地球的公转(重点)
1概念: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
3周期: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4特征: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
5、产生现象:
(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
(2)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前后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春分
赤道
昼夜等长
6月22日前后
夏至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
9月23日前后
秋分
赤道
昼夜等长
12月22日前后
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
(3)四季的变化(南北半球相反)
季节
月份
节气
春季
3、4、5
夏季
6、7、8
秋季
9、10、11月 
冬季
12、1、2
(4)五带的划分
(5)物影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①天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
②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极递减,离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物影越;反之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物影越
③北半球一年之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物影长度最。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最高,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物影长度最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考点一: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1、海陆面积比例: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海洋面积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29%(分陆地、分海洋)。
2、海陆分布:不均匀。
(1)陆地主要集中在半球、半球;
(2)海洋主要分布在半球、西半球;
(3)无论是什么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其中北极中心为北冰洋,南极中心为南极洲
(4)记忆口诀:陆地东北多,海洋永远广
考点二:七大洲
1、大陆和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顺序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面积和轮廓(记忆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3、七大洲的特征
(1)亚洲的面积最大,大洋洲的面积最小。
(2)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3)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半球,其中亚洲大陆与欧洲大陆是个整体,合称为亚欧大陆。
(4)北美洲和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合称美洲
(5)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四周被大洋环绕。这里终年冰雪覆盖,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4、大洲分界线:
(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记忆口诀:乌乌里大黑土
(2)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3)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4)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5)非洲与欧洲的分界线:直布罗陀海峡
(6)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考点三:四大洋
1概念:海洋是海和洋的总称。海是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常常由半岛或岛屿与大洋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