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越的播音生涯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2019年第01期
        齐越:曾用名齐斌濡,1922年2月生于内蒙古满洲里。1946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俄语系,同年10月参加革命,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社担任编辑。1947年成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1949年10月1日,齐越与丁一岚一起向全世界现场直播开国大典的盛况。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几十年播音生涯中,他以特有的庄重、深沉的声音感染了亿万听众,许多人便是从他的播音中深切地感受到《谁是最可爱的人》《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名篇的魅力。1975年齐越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调到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教。为纪念齐越对播音艺术的杰出贡献,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主办“齐越朗诵艺术节暨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鼓励广大学子向齐越学习。
        “在记忆的积淀里,那是最亮最亮的一颗金珠——40年前的10月1日,我向全世界转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各位听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就要开始了。现在和他的亲密战友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同志登上天安门城楼……’林伯渠同志宣布大典开始时,的双肩抖动了一
下,随即,那个庄严激昂的声音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这个声音通过电波,传遍了中国,震撼着世界。”①这段文字刊登于1989年10月7日的《人民日报》,口述这段历史的是直播开国大典的播音员、我国著名播音艺术家——齐越。他曾在广播史上用声音为听众留下诸多光辉的形象:的好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王进喜、把一切献给党的吴运铎、和时间赛跑的王崇伦、敢为人民鼓与呼的彭大将军、心中永远装着人民的周总理……
        直播开国大典,广播诸多名篇
        1949年10月1日,30万军民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隆重举行。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对庆典进行了现场广播,齐越和丁一岚共同担任播音员,全国各地的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转播。“开国大典这一天,我和丁一岚对着话筒,足足站了7个多小时。开始,编辑在旁边不断提示,后来越播越流利,嗓子一点儿也不觉得累。”②
        齐越曾在其回忆文集中写道:“当时我们的广播岗位在天安门城楼西。梅益同志亲临现场指挥,李伍同志负责机务,胡若木、杨兆麟同志负责写稿,丁一岚同志和我负责播音。”③开国大典的女播音员丁一岚在其回忆录中写道:“临时转播机房设在天安门城楼西侧的拐角处,而发射机房设在天安门城楼前金水河一侧临时搭的木板小屋里。电台精心挑选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最好的两支话筒,一个安放在天安门城楼正中间,
专为领袖们讲话设置,另一个是为我和齐越播音准备的……我那天穿了一件蓝双排扣列宁服,留着齐耳短发。齐越穿着系领口的灰干部服,精神焕发。”④
        在后来与学生的交流⑤中,齐越也提到过这一段广播经历,能够担任开国大典播音工作在当时是非常荣耀和自豪的,是一个播音员的殊荣。这段广播历程也奠定了齐越在我国播音事业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这之后,齐越还有两次在天安门广场播音的经历。
        除了在天安门广场广播的经历,齐越还曾播送广播史上的著名长篇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斯大林逝世的讣告》和发表的文章《最伟大的友谊》,广受听众欢迎。1966年,齐越播出了那篇在数万人民心中引起强烈震动与感慨的著名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鞭策和激励了整整一代人,在播音史上至今仍称得上是杰作。⑥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极“左”路线的迫害,齐越停止了播音工作。粉碎“四人帮”后,齐越先后播出了《在彭总身边》《王若飞在狱中》《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等关于革命年代的回忆录和《巍巍昆仑》电影剪辑小说。20世纪80年代,齐越广播宣读了审判林彪和江青反革命集团公审会的证词。
        党的第一位男播音员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创办后,除了短时期曾经有过一个男播音员以外,一直是清一的女播音员播音,她们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冲破了国民党对宣传战线的封锁,向全世界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主张以及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1947年,为了配合战时斗争形势,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副总编辑梅益开始挑选男同志进行试音,首要条件是会说普通话,聲音嘹亮。后来,他发现编辑部里有4位会说普通话的男同志,其中就有齐越。在4位男同志的试音过程中,齐越声音嘹亮清透,口齿清楚,加上他在西北大学参加学生进步团体时打下了很好的朗诵基础,对广播新闻稿的理解与表达都十分自然,成为男播音员的人选,于是齐越从新华总社语言广播部的编辑部调到了播音组。
        1947年8月16日,齐越在日记中写下了对入选男播音员的感受:“今天早晨,我搬来沙河,参加了播音员的队伍。临行前,梅益同志握着我的手嘱咐说,‘这是一个重要而光荣的岗位,你将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男播音员。我们的广播代表党中央发言,你一定要做好这个工作!’”⑦当时,担任播音组组长的孟启予交给齐越的第一个任务——广播两篇记录新闻,并向齐越解释和介绍了记录新闻的广播方法和要求,帮助他进行练习,这是齐越第一次走进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广播播音室。排在前面的女同志结束播音后,齐越第一次坐到了话筒前。就这样,齐越以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第一位男播音员⑧的身份拿起了话筒,开启了他的广播播音生涯。
        在解放战争时期,齐越广播播出的《中共中央关于1948年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人民解放军总部向黄维兵团讲话》等重要文告和新闻,不但瓦解了敌军士气,发出了中国共产党自己的声音,还鼓舞了人民众和解放军战士的士气,为取得民族解放贡献了力量。
        北平(北京)解放时,随着军管小组的进入,齐越开始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音,他不断广播播送《和平方法解放北平战事的经过》等报道,从那时起,齐越浑厚嘹亮的声音一直回响在北京的上空,铿锵有力。此后,齐越长期奋战在广播播音工作一线,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历任播音部的播音员、艺术指导、主任等职务。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播音工作,播出了大量震撼人心的优秀广播新闻作品,有很多听众都为齐越的播音所折服,还有一些听众成为齐越数十年的朋友。“听众是我的良师益友”是齐越常说的一句话。他说,从听众身上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听众就是自己播音创作过程中的一面镜子,是自己数十年播音生涯中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深入基层,身入、眼入、耳入、心入,使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基层听众的思想情感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把话说进听众的心里去,才能使党的宣传内容和思想与听众产生共鸣。
        广播学院执教20载,播音学的奠基者
        如今,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园里,静静地伫立着一座雕像,常常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播音学子在雕像前献花、鞠躬,以寄情思,这座雕像就是齐越。1975年,齐越调往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任新闻系播音专业教师。时年53岁的齐越常年患病,虽然离开了广播一线的工作岗位,却一刻都没有离开话筒,他的声音仍然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源源不断地播出。在北京广播学院任教期间,齐越时常带领学生到广播电台的播音室进行现场广播教学,跟毕业班同学一起到地方广播站实习,还为地方台的新闻播音员、青年教师以及播音爱好者创办学习班,培训辅导播音员。
        在从事播音教学的岁月里,齐越选拔、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广播电视播音员,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各级广播电视机构。1979年1月,齐越被评为我国第一位播音学教授,培养了我国第一批播音学硕士研究生。在笔者对齐越的研究生付程的采访中,付程教授提到:“齐越老师每次上播音理论课都不是空讲理论,而是会直接去录音机前录下自己的播音范本,通过自己和学生的录播情况分析播音的方式方法,身体力行地去言传身教。同时齐越还要求学生心口如一,在话筒前和话筒后应当是一样的,切勿矫揉造作,扮演角,将在话筒前的话语与生活中的行动保持一致,做一个纯粹的人。”⑨
        齐越曾到河南、江苏、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等十余个省份讲学,参加过很多播音工作经验交流会,也在这一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广播战线的战友和听众,并从他们那里学习到了极其丰富的实践经验。198
0年,齐越与陕西广播界人士举行座谈会。同年,齐越与北京广播学院教师成立了延安(陕北)台旧址调查组,到延安、太行山等地调查研究并收集资料,为编写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史做准备。
        1984年11月,齐越获得了他人生中最满意的一个称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有同志在对齐越的回忆文集中说,齐越自始至终都认为自己是党的新闻工作者,是党的宣传员和鼓动者,能够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称号使齐越非常自豪和骄傲。⑩1986年6月,齐越作为播音专家出席了中国广播史座谈会,以广播工作的参与者和人民广播史建设者的身份参与了会议发言与讨论。1987年8月16日,北京广播学院举行“齐越从事广播播音工作40周年祝贺会”。齐越在会上做了题为《人生在世,事业为重》的发言,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20世纪90年代,齐越患病,行动不便,需要入院,但他仍然坚持工作,用仅能活动的右手写下了《献给祖国的声音》《情系七彩人生》等著作,并写诗、散文、随笔、回忆录。1993年11月7日,齐越因病于北京去世。
        为了颂扬以“齐越精神”为代表的新中国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优良传统,纪念齐越为建设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在1996年创办了“齐越朗诵艺术节”,以此鼓励广大广播电视播音学子和爱好者向齐越老师学习。一年一度的“齐越朗诵艺术节”在全国高校的参与以及各方机构的支持下发展至今,
主持人齐丹
已不单是播音专业学生展示播音技艺的平台,还是选拔优秀广播电视播音员的最高赛事,为全国各地的朗诵爱好者们提供了展示、交流和學习的机会。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在“齐越朗诵艺术节”的鼓舞和引领下继续发扬“齐越精神”,共同推动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
        齐越曾说:“如果我的一生能从头开始,让我重新选择职业的话,我还要选择做中国人民的播音员,做中国共产党的传声筒。”话筒前的齐越,是人民广播播音事业的奠基者,也是新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开拓者。无论是在广播工作一线还是广播教学之中,他对广播听众的重视、对广播工作的坚持、对播音事业的努力,都为人民广播事业的研究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注释
        ①②齐越:《献给祖国的声音》,《人民日报》,1989年10月7日,转引自《献给祖国的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③⑦齐越:《寄语青年播音员》,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31页、第16页。
        ④成美、陈道馥、薛夏原:《丁一岚传》,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版,第127页。
        ⑤⑨整理自笔者对中国传媒大学付程教授的访谈内容。
        ⑥杨、姚喜双:《把声音献给祖国——齐越的播音生涯》,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