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静 张亮
■鼠 撷英篇
谈作平行辅助线求线段的比
寇剑涛
(河南省新野县滦河铺镇中心学校,河南新野)
摘 要:恰当地作平行辅助线是解决求线段的比这一类题的关键。作平行线的目的一是要在图形中形成如A 型或X 型的基本图 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比例转化;二是要在已知比之间或者已知比与未知比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已知比与未知比之间的转 化。一题多解是锻炼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题多解的基础上,还要对这些解法进行反思,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平行辅助线;相似三角形;转化;思维;反思
读了《中小学数学》2012年第4期宋芬芳老师的《利用基本:
图形解线段连比问题》文章(以下简称宋文),颇受启发,体会到::
恰当地作平行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于是对如何作平行辅助线做
了一些思考,与同仁们交流。 :例:如图,在△ A BC 中,D 、E 分别是BC 、AC 上的点,且BE 、
相交于F 02=工 人目.=乞 求人F 佃乂丁 'CD 2 * EC 3 ' K FD 的值。■:AD//CG .4F =AE =4 DF =BD =3 ■■GC'_CF _3_, CG~ BC ~ 5.AF =4 5 =2°
"DF~ 3 3 - 9解法二(如图5),解:过C 作BE (其他线段)的平行线交AD :的延长线于G,
: -.BE//CG
' .AF =AE =4 FD =BD = 3 . FD = 3
: "FG ~'EC~~3 1 DC ~ DC ~2 " FG ~ 5
: -AF _4 …5 _20
; 从以上的各种解法可以看出:经过第一类点作未知比线段
:(直线)的平行线,能使解题过程较为简捷。
: 利用这个规律去解宋文中的题目就比较容易:
: 例1:(河北省竞赛试题)如图6,已知BP :PQ :CG=3:2:1,
分析:作平行线的目的一是要在图形中形成如(图2)或(图:CG :GA=2:3,则恥:亦FG=______。
3)的基本图形,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比例转化;二是要在: 简析:过C 点作平行线能把已知比结合起来,是第一类点,已知比之间或者已知比与未知比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已知比与:BG 是未知线段,所以过C 作GB 的平行线是最恰当的选择。 未知比之间的转化。 :从图形上的点来看:由于过A 、E 、C 三点中的任一点作平行: 线可以转化臬,过B 、D 、C 三点中的任一点作平行线可以转化
EC •
器,过A 、F 、D 三点中的任一点作平行线可以转化帶。因此,
过c 点作平行线既可转化已知比密又可转化已知比器,能把:
EC DC '
两个已知比结合起来,把它称为第一类点。过。点作平行线既可1
转化已知比需又可转化未知比豁过A 点作平行线既可转化1
DC FD ,
已知比等又可转化未知比需,都能把已知比和未知比结合起■ 来,把它们称为第二类点。过B 、F 、E 三点中的一点作平行线只与
一个比有关,把它们称为第三类点。 [
从图形上的线段来看:由于在题目中已知了臬、需的值,[
EC DC (因此把线段AC 、BC 称为已知比线段;在题目中所求的比是人尺:
(1).BF — "MD ~ AC ⑵FD AG 35CM = 3MD _25
DN 二 56-21 二 35 ~CD"~ 56 56图5把线段4D 称为未知比线段;而把AB 、BE 称为其他线段。图41.经过第一类点作平行线:
解法一(如图4),解:过C 作<40(未知比线段)的平行线交BE 的延长线于G,
-286-解:过C 作CD//BG 交/13的延长线于D.
CD//BG
EB_=BP_=L =} CN CP 3.BE 二AG 二3 CN = 3 ••而一应一亍而一忑.CN 二 3 二 21 …• • CD _ 8 _ 56旦,亚亠CM CQ 1.CM = 3 = 6 .
* ~CD~~ 28 ~56由⑴⑵得黑=欝場;.CM :MN :ND=6:15:35 BE :FE :FG=ND :MN :CM=3:5: 1
对于已知比线段较多的题目,可以反复运用这个规律去解决。:这个规律还可以运用到一些证明题中。
: 一题多解是锻炼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题多解的基础
:上,还要对这些解法进行反思:这些解法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考虑
■的(本文中的例题还可以利用面积去解)?在思想方法上有哪些是
:共同的?在具体的做法上又有哪些差别?在众多的解题方法中,哪
:一种方法最为简捷,为什么这种方法最简捷?对今后解题有什么
:启示?这种方法(或思想)能否成为在今后解题思考时的规律?以
'及如何运用这个规律去解其他的问题,不断提高解题能力?
作者简介:寇剑涛(1978-),男,汉族,籍贯:河南省新野县
■城关镇,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 :数学。
•编辑郭小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