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抛运动教案 3篇
  一、教学设计思想
  1、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如实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建立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能理解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的研究思想。
  2、在分解平抛运动之后,学生依据实验,再结合直线运动的规律,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在通过自己探究而得到的结果中,必然要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体验合作、学习合作。
  4、在学习完平抛运动之后,布置学生设计验证平抛规律是小实验。
  三、学习者分析
  1、生活经验: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较多的学生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知识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合成照片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3、通过分析"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和"平抛运动录像片",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功。
  4、通过分解平抛运动,学生体验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平抛运动的实例分析和学生实验,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探究,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研究的喜悦。
  3、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体验合作的成功。
  五、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平抛运动的概念和规律,以及规律的应用。
  2、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1、课本第10页图1-3-5"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其FLASH课件。
  2、课本第10页图1-3-3"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3、课本第12页图1-3-10"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示意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4、小实验视频:手打靶子弹的轨迹。
  5、玩具水。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引入新课:
  介绍小实验:在桌面上方放置一水平轨道,在桌面放置一目标物体(轨道正前、正下方),要求从轨道推出的物体能击中桌面目标。
  要求学生观察小球离开轨道后的运动轨迹。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引出课题: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学生代表到讲台动手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估计学生:需要不断的调整才能击中目标。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可能回答:改变推出速度,改变轨道高度)
  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投入课堂,鼓励学生参与
  为处理实际问题埋下伏笔讲授新课
  (一)平抛物体的概念:
  【第一步】教师利用"玩具水"
  水平射击。
  并提问:初速度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离开轨道后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
  为什么做曲线运动?
  【第二步】:教师介绍:象这样的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请同学们思考其运动的条件和特点?
  【第三步】:教师协助学生提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教师板书:平抛运动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