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思政课活动教案“感恩教师教育之恩”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教师节,知道教师节的日期。
2. 懂得尊敬老师,知道老师工作的辛苦。
3. 学会表达感谢,愿意关心、关爱老师。
二、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教师节相关图片、视频、卡片、花朵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与老师互动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1. 主题导入:
1.1 出示教师节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是什么节日?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
1.2 播放教师节祝福视频,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氛围。
2. 认识教师:
2.1 讲解教师节的来历,让幼儿了解教师节的背景。
2.2 分享老师的工作日常,让幼儿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
3. 感恩教育:
3.1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要感恩老师?
3.2 讲述感恩老师的重要性,让幼儿明白尊敬老师的意义。
4. 表达感谢:
4.1 教授幼儿感谢老师的方式,如说“谢谢”、“您辛苦了”等。
4.2 组织幼儿动手制作感谢卡片,写上对老师的祝福和感谢之情。
5. 活动总结:
5.1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感受,了解尊重老师的价值。
5.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关爱老师,体现感恩之心。
四、活动延伸:
教师节的歌曲
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教师节的意义,让家人也了解尊敬老师的重要性。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学校,了解老师的办公环境,增进对老师的敬意。
3. 长期观察:观察幼儿在活动后的表现,关注他们对老师的关心和尊重。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师节的认知。
2. 关注幼儿在活动后的表现,评估他们尊敬老师的实际行为。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老师尊敬情况的体现。
六、活动内容:
1. 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幼儿了解教师节的起源,理解教师节是对教师辛勤工作的肯定和感谢。
2. 老师的日常工作: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老师日常的教学活动,如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让幼儿理解老师的辛苦。
3. 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故事、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幼儿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七、教学方法:
1. 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教师节的意义。
2. 视频观看:播放老师工作的视频,让幼儿直观地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
3. 歌曲和舞蹈:通过歌曲和舞蹈,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表达对老师的感激。
八、活动步骤:
1. 教师节由来的讲解: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教师节的起源和意义。
2. 老师日常工作展示:播放老师工作的视频,让幼儿了解老师的辛苦。
3. 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故事、歌曲、舞蹈等形式,让幼儿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九、活动注意事项:
1. 在讲解教师节的由来时,要尽量简化语言,让幼儿能够理解。
2. 在展示老师日常工作的时候,要注意视频的选择,要能够突出老师的辛勤和付出。
3. 在进行感恩教育活动时,要尊重每个幼儿的表达方式,不要强求他们做出不符合自己意愿的表达。
十、活动反馈与评价:
1. 在活动结束后,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他们对教师节的理解和尊重。
2. 可以通過与家长的交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表达对老师感激的方式。
3. 在的日子里,可以通过观察幼儿的日常行为,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持续地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十一、活动拓展:
1. 开展“小小老师”体验活动:让幼儿扮演老师,尝试进行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2. 举办“感恩教师节”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共同庆祝教师节,增进家校联系。
3. 开展教师节绘画比赛:让幼儿通过绘画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
十二、教学资源:
1. 教师节相关故事书籍。
2. 教师节绘画素材和画具。
3. 教师节班会活动方案。
十三、安全措施:
1. 在活动过程中,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特别是在绘画和手工活动中。
2. 避免使用尖锐物品,如剪刀、针等,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3. 在户外活动时,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交通安全。
十四、活动反馈与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师节的理解和尊重。
2. 收集家长和老师的反馈意见,评估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3. 在活动后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关注幼儿在表达对老师感激方面的表现。
十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教师节活动,希望幼儿能够理解教师节的意义,学会尊重和感激老师。也让老师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尊重,增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德育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爱心、有责任感的社会小公民。
重点和难点解析
重点:
1. 教师节的由来和意义。
2. 老师日常工作的辛苦和付出。
3. 幼儿表达感激和尊重的方式。
难点:
1. 幼儿对教师节的理解和尊重。
2. 幼儿表达感激的情感和行为。
3. 家长和老师在活动中的配合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