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王郭金发病逝
有感 李金发创作现代诗
    李金发(1891年11月15日— 1967年8月27日)原名李家骅,笔名莎菲。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县。李金发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5岁时父亲去世,他在孤儿院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早年学医, 191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主修哲学、心理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28年,李金发开始创作新诗, 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2年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
    李金发(1891年11月15日— 1967年8月27日)原名李家骅,笔名莎菲。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县。李金发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 5岁时父亲去世,他在孤儿院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早年学医, 1919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主修哲学、心理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 1928年,李金发开始创作新诗, 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932年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抗战爆发后,他曾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做救亡工作。 1939年春,他与上海文化界名流夏衍等人创办上海艺术剧社,经常上演进步话剧。不久,因投靠国民党特务机关遭迫害而移居香港。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他辗转流亡到了桂林、重庆、昆明等地,继续坚持抗日救亡工作。 1946年,李金发重返香港,专事创作。 1947年,他和同仁创办《人民报》。
    那些西方人,从公园东门离开五条横街,一直走到太平桥(现北四川路桥),桥下是通着江水的清凉河,
我们就坐在石头岸上看人来往,有说笑声,笑声也无力,眼睛也花了。我又想起那旧日的印象。可怜的我们,这些被凌辱而深信世间美好的孩子,为什么你们要冷淡我?我们多少渴望着爱情!在此刻的中国你们的礼貌不足以叫人爱慕,没有正式的名称,谁给你们指定应当得到尊敬呢?!…死掉一个人是容易的,可是怎么能对活者是死人的哥哥这样?……据说,那几句就是原来写在墓碑上的,但它变成了:“你们是兄弟吗?!”那我们只是简单的朋友啊!那么我们只是异姓兄弟罢了,这种情形连翻译都觉得是多余的,只要把第一个字改一改便可以了……
    可是,整座上海城,所有的房屋,似乎全是像我们一样的穷人造的。如果不存在这许多的劳工房屋,光是这许多高大的公寓,也会使人感到压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