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单位:_______ 姓名:_______ 时间:_______ 分数:____ 满分:100
一、单选题(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根据刑法规定,失火罪处以( )年有期徒刑。
A.1-2年
B.2-3年
C.3-6年
D.3-7年
2.特殊作业安全规范,高压配电室定期对防雷、防雨、防小动物、()“四防”措施进行检查
A.防火
B.防火
C.防盗
D.防高压
3.安全标志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 )
A.通行标志、禁止通行标志、提示标志和警告标志
B.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提示标志
C.禁止标志、警告标志、通行标志和提示标志
D.禁止标志、警告标志、命令标志和通行标志
4.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企业要组织参与风险辨识分析,力求风险辨识分析全覆盖;()。
A.安全管理人员
B.技术人员
C.所有人员
5.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A.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B.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
C.消防值班人员
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施( )制度。
A.登记
B.审批
C.淘汰
7.下列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和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本质安全的措施;()。
A.安全管理方案
B.安全技术措施
C.安全保障方案
8.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自()起施行。
A.2002年9月1日
B.2002年10月1日
C.2014年12月1日
9.以下哪种行为违反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
A.工作前,对生产环境、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进行安全状态的确认,在确保不存在危险隐患的情况下,方可进行操作。
B.起重机械作业前,要详细检查钢丝绳、吊钩、吊环、操作手柄按钮等,大小车运行时无明显抖动、走斜、打滑、啃轨现象。
C.焊接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防止灼伤和火灾;作业结束后,应关闭焊机电源,将焊(钳)放在指定位置。
D.行车操作者要坚持物件紧固不牢不吊、安全装置不良不吊,超负荷不吊,斜拉物件不吊;行车操作完毕后,严禁摔扔操作手柄,要将吊钩及附属件移至作业岗位空间内;每天作业结束后,应关闭操作手柄电源开关,休息、就餐时所吊物件可停留在空中。
10.电焊时,若有其它人在场,应采取下列哪项安全措施?( )
A.放置警告牌以示警惕
B.放置警告牌,在工作场所周围设置屏幕
C.放置警告牌,在工作场所周围设置屏幕
1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者每()年进行一次复审。
A.1
B.2
C.3
12.氧气瓶及强氧化剂气瓶瓶体及瓶阀处,必须杜绝沾有( )。
A.油污
B.水珠
C.漆
13.关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B.事故隐患应当报告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督办制度
D.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状况应当如实记录。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14.《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为了生产,生产为了安全
C.安全为了生产,生产为了安全
15.单位或家庭维修中使用溶剂和油漆时除了杜绝一切火种,还应该注意()。
A.湿度
B.温度
C.通风
16.安全生产中的“三违”是指违章操作、( )和违反劳动纪律。
A.违章指挥
B.违法
C.违反规定
D.以上都不对
17.什么是高压电,( )
A.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B.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220v以上者
C.高压电指任何带电体部分对地电压在380v以上者
18.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 )中存在的危害劳动者健康的因素,称为职业性危害因素。
A.作业环境
B.卫生环境
C.高温环境
19.设备的安装、验收按照《》进行管理。
A.工单转办工作流程
失火罪B.工单转办工作流程
C.设备验收流程
20.提高焊接电弧的稳定性,应( )。
A.提高电弧电压
B.增大焊接电流
C.提高焊接速度
21.设备采购按照集团《》相关要求进行购置。
A.招标管理办法
B.招标管理办法
C.采购管理办法
22.地下挖掘建筑作业工人,必须使用的防护用品是( )。
A.安全帽
B.防砸安全鞋
C.防水工作服
D.减震手套
23.爆破作业人员是特种作业人员吗?()
A.不是
B.是
24.安全生产检查形式分别有()、节前检查、季节性检查
A.节日检查
B.综合安全检查
C.抽查
D.随时检查
25.《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A.生产制度
B.法律法规
C.劳动法
D.安全操作规程
26.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上者为高压电,对地电压在250伏以下者为低压,对地电压低于40伏,则为安全电压。我国通常采用36伏、24伏和12伏为安全电压。()
A.√
B.×
27.( )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安全生产的综合性法律。
A.《安全生产法》
B.《刑法》
C.《劳动法》
D.《劳动合同法》
28.依据国家有关安全规定,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品生产、经营、储存等高危行业企业的有关岗位人员要考核合格。下列矿山企业人员中,按照国家规定应持证上岗的是( )。
A.采掘矿长
B.特种作业人员
C.班组长
D.地测总工
29.人员密集场所装修应当尽量使用()。
A.不燃材料和难燃材料
B.可燃材料
C.易燃材料
D.易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