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傅广丽 学号:03010409 班级:中本034班
摘要:诸暨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方言,但在吴语里又别具特。本文试图以仅有的狭碍知识,粗浅地介绍以下该方言的声调系统和音韵特点。
关键词:吴语;诸暨方言;声母;韵母;声调
诸暨市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浙江省绍兴地区。诸暨地处浙江省中部偏北,位于东经119°53′~~120°32′,北纬29°21′~~29°59′之间。东北接绍兴,东靠嵊县,南界东阳、义乌,西毗浦江、桐庐、富阳,北邻萧山。东西最大距离63.15公里,南北最大距离70.05公里,总面积2316.54平方公里。1987年设10个区,16个建制镇,73个乡,1301个村。人口996072人,其中农业人口268764户,910343人。
诸暨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诸暨方言总体来讲给人的感觉就是硬邦邦的。虽然处于江南水乡,但全然没有那种吴侬软语的感觉,与周边县市的方言有着很大的区别。比如诸暨和萧山、和杭州的感觉真的是截然不同的。
本人还感觉到诸暨方言似乎是处于一个交界地带。大体上处在诸暨以北的方言,我都能够听懂。虽然不能说,但是和那里的人交流也不存在特别大的困难。但是诸暨以南的方言我就不大能够听得懂了。比如很近的浦江话、义乌话、温州话,别说能够说了,根本就是无法交流。
我觉得诸暨方言特别有意思。同一个词在不同语句里能有不同的意思,如“啊怎”。“啊怎东西”就是“什么东西”,又如“事体啊怎喀啦”就是“事情怎么样了”等。形容颜、味道、形状等,都会加个“格”音,如“滴绿格”、“雪白格”、“梗青格”、“刮黄格”等。还有一些词,在诸暨不同农村有不同说法,如“傍晚”,就有“夜法干”、“夜快边”、“夜法作”等。诸暨人还“冷”、“暖”不分,在老年人口中,说“热不热”经常是说“冷不冷”的,弄得那些外地来的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诸暨话常会落个奇奇怪怪的名声。
下面就结合我在这学期所学的关于方言学的知识,来调查一下诸暨方言音系。
一、声母:(26个)
布 怕 步别盘 门问 飞灰费 符胡围危微午武
到 太 道同夺 难怒女年严绕脑日言 兰路吕连
糟招祖增争蒸 仓昌醋粗切 曹巢潮从虫 税散扇苏僧生声丝师诗
贵精经全权齐旗焦主举 秋丘趣处 跪杰节结穷桥除 认软 线书虚
开去 葵 岸硬 化
修休
红案话旋玄袄约闰运延缘元远
[1]包括最后一行零声母,共有26个。
[2]诸暨方言中还存在很多内部差异,如:灰[ ];鬼[ ];红[ ]
二、韵母:(44个)
资支知 耳第地以 故赌 雨虚贵
帅 野 怪红案
介
爬蛇架花 靴
饱保桃烧 条
倍妹 盖 桂
河过母
斗丑收
庚 良 横
党桑讲床 光
短酸竿含船 权圆 官
胆三间衔减 关
根紧心新星
检连廉
林邻灵
魂温
翁东红 云琼穷勋胸
辣百合夹 药 刮
舌北落鹿绿郭国 缺月欲 活
直出
日割急接
确
铁踢
格
[1]除了声母中内部差异,韵母中也有两种,如:靴[ ];[ ]。红[ ];[ ]。舌[ ];[ ]。出[ ];[ ]。割[ ];[ ]
[2]因本人水平有限,开口呼中 ,似乎可以归入撮口呼中,分别为
[3]最后一行“格 ”尚有疑处。此处将“格”的韵母处理为“ ”,但又有些像“ ”,不知可否归入“ ”类,甚是相疑。
三、声调:(7个)
阴平: 44 高猪开婚伤(盖抗放变醉)
阳平: 23 穷平扶娘鹅
阴上: 53 古走短草手
阳上: 31 女老坐社
阳去: 213 共病树饭岸
阴入: 5 急笔一曲福
阳入: 2 六局白合服
[1]阴去调与阴平调的发音已基本相同,因而将阴去调归入阴平调之内。
[2]阳去调与阳平调只有非常细微的差别,几乎相同,常有混读现象,因而很难区分。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实在无法归纳出诸暨方言的一些系统性的特征。由于吴语的共同特征在诸暨方言里面都有所表现,下面仅以吴语的共特征来窥视一下诸暨方言的特征。(参考游汝杰的《汉语方言学教程》:
一、古全浊声母字今仍读浊音,全清声母字今仍读清音,两者有别。古“帮滂并、见溪、端透定”今音在发音上三分。
二、古“疑”母今读鼻音,洪音前作 ,细音前作 ,不与“影”母相混。
三、古“微”母有文白异读,一般是文读作 ,白读作 。
四、咸山两摄字今音一般不带鼻韵尾,读口音或半鼻音。
五、入声保留,分阴阳两类,多数地点收喉塞音尾。
以上的这些特点在诸暨方言里都有存在,由于水平问题,诸暨方言区别于其他吴语的特点尚不能概括。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