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备二磨”总结
东古城镇中心小学 李延顺
2013年11月20日,联合校领导组织了我们语文组的“三备二磨”活动,明了“三备二磨”的基本程序,理清思路。由郎振华老师承担主讲任务,其他人员都进行了具体分工,选择了《蜗牛的奖杯》这一课做课例。《蜗牛的奖杯》是一篇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蕴涵哲理。课文通过讲述擅飞的蜗牛在飞行比赛中夺得冠军后就开始自我陶醉,不思进取,慢慢地它的翅膀退化了,最终丧失了飞行的能力的故事,使学生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的道理。
郎老师第一次教案的设计的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遥遥领先、得意洋洋”等词语。2、认真观察汉字,掌握识字规律,能正确书写生字“蜻蜓”,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3、以读为主,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读议结合,启发明理。李常顺 4、初步感受蜗牛的居功自傲、不思进取。
在第一次磨课中,郎老师能够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氛围轻松、愉快,学生能够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特别好,指导学生想象读书感悟比较形象具体。两幅蜗牛前后模样的对比图,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产生探究文本的兴趣。学生继续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探究课文。“奖杯”是题眼,课文正是从蜗牛怎样得到奖杯——如何对待奖杯——最后奖杯和蜗牛站在一起来讲述故事的。郎老师让学生去文章中那些句子提到了“奖杯”,然后把这些句子分版块用各种方式读正确,让学生初步感知文章脉络。教学中随文识字,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强烈,方法多样,轻松学习生字,我在整个课堂中以自己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融于活跃的学习气氛中,孩子们敢于交流,大胆表达,教学目标较好地得以完成。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由于交流生字记忆方法放得比较多,后面书写生字就没能很好的进行。而且,自己教学语言优美,学生朗读感情还不够到位,需进一步指导,还有一些教学细节没有巧妙地处理好等。
第二次教案修改抓细节。先出示句子:“蜗牛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唯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被别人偷了去。”①轻声读,说出文中的一对近义词。②出示唯恐、生怕(给词加上红)指读,放在句子里读。③意思相近的词能不能交换位置?(学生互读、换读、说想法)④教师点拨。第1件事是怕什么?第2件事又是怕什么?这两件事哪件更害怕?(强调所以不能调换位置)⑤齐读,重读生怕。这样一来,课堂中学生的双基牢牢的掌握,重点难点一一巩固,亮点突出,同组听课的老师也十分赞赏,有一位老师说:“当讲到近义词是否可以互换时,我一开始也认为可以互换,听了郎老师的教学我才明白近义词虽然词意接近,但是在使用时还是有差别的,语文教师确实应该引导学生准确地运用词语。”
第三次修改教案添加讨论:哪些词可以说明蜗牛能得到冠军?理解“遥遥领先”,相机指导朗读“遥遥领先”“甩”“所有”等词语。
设计对话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凭借文本,自主交流,创造性表达,感悟形象。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备二磨”活动中,全体参与老师煞费苦心,齐心协力。每一次教案修改,每一次试教后,我们总会认真讨论,听课后总会为郎老师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思维在交流中碰撞,许多真知灼见在相互的交流中产生,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团队精神的良好体现,参与活动的老师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那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磨课磨出了课堂设计自然之美,磨出课堂教学细节之美,磨出师生活动灵巧之美。磨课是教师集体反思的过程,是教师集体成长的过程,它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使我们能轻盈地飞翔在教学的天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