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 了解铁路运输的特点、运输生产过程、主要管理方法及发展趋势
· 了解铁路旅客列车分类、组织机构、客流调查预测方法,掌握旅客运输计划的内容
· 掌握铁路货物及货运分类、货运单据、货运调查预测方法,理解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
· 掌握铁路车站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方法
· 理解和掌握铁路车流组织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 理解和掌握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原理及方法
· 掌握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编制原理及调度指挥的基本方法
· 了解铁路运输的特点、运输生产过程、主要管理方法及发展趋势
· 了解铁路旅客列车分类、组织机构、客流调查预测方法,掌握旅客运输计划的内容
· 掌握铁路货物及货运分类、货运单据、货运调查预测方法,理解货物运输组织的基本原则
· 掌握铁路车站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管理方法
· 理解和掌握铁路车流组织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 理解和掌握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原理及方法
· 掌握铁路运输生产计划编制原理及调度指挥的基本方法
学习要求:
对铁路运输组织部分的学习,应紧密把握铁路运输的特点,以运输生产全过程组织管理为主线展开学习,在了解铁路客货运输的特点及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和掌握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运行图编制、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工作等各自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对其中如技术站调度计划、列车编组计划分析计算法、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等重点、难点问题应抓住要点,以便真正读懂、搞清。清楚车站客货运作业及
对铁路运输组织部分的学习,应紧密把握铁路运输的特点,以运输生产全过程组织管理为主线展开学习,在了解铁路客货运输的特点及发展基本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和掌握车站工作组织、车流组织、运行图编制、生产管理及调度指挥工作等各自单元的基本概念、原理,对其中如技术站调度计划、列车编组计划分析计算法、列车运行图编制方法等重点、难点问题应抓住要点,以便真正读懂、搞清。清楚车站客货运作业及
技术作业的各环节与作用,把握铁路运营管理与组织的基本原理,掌握好铁路运输组织的基本方法,并注意领会铁路运输管理的发展新特点。
学习指导->铁路运输学习内容概述与学习建议
本部分内容总学时数为24学时,学完本部分知识后,需及时完成网上老师布置的有关课后练习,并完成相应课程设计。
主要内容及学习时数建议如下:
铁路运输组织
一、铁路运输概述(2学时)(重点)
1、铁路运输的特点、地位及作用
2、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3、铁路运输的科学生产管理方法
二、铁路客流组织(2学时)(重点)
1、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
2、客流及旅客列车的分类
主要内容及学习时数建议如下:
铁路运输组织
一、铁路运输概述(2学时)(重点)
1、铁路运输的特点、地位及作用
2、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3、铁路运输的科学生产管理方法
二、铁路客流组织(2学时)(重点)
1、铁路旅客运输的特点
2、客流及旅客列车的分类
3、铁路旅客运输的组织机构
4、客流调查与预测
5、旅客运输计划
三、铁路货流组织(2学时)(重点)
1、铁路货物运输的特点
2、铁路运输货物及货物运输的分类
3、铁路货物运输单据及运到期限
4、货源调查与运量预测
5、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原则
四、车站工作组织(6学时)
1、车站工作概况
2、铁路接发列车工作
3、客运站工作组织
4、货运站工作组织
5、技术站工作组织
4、客流调查与预测
5、旅客运输计划
三、铁路货流组织(2学时)(重点)
1、铁路货物运输的特点
2、铁路运输货物及货物运输的分类
3、铁路货物运输单据及运到期限
4、货源调查与运量预测
5、铁路货物运输的基本原则
四、车站工作组织(6学时)
1、车站工作概况
2、铁路接发列车工作
3、客运站工作组织
4、货运站工作组织
5、技术站工作组织
6、车站作业计划、调度指挥及统计分析
五、铁路车流组织(3学时)(重点)
1、车流组织概况
2、铁路装车地编组计划的编制
3、铁路技术站编组计划的编制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最终确定与执行
六、列车运行图(重点)与铁路通过能力(5学时)
1、概述
2、列车运行图要素
3、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4、机车运用工作组织
5、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6、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与加强
七、铁路运输生产计划(重点)及调度工作(4学时)
1、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
五、铁路车流组织(3学时)(重点)
1、车流组织概况
2、铁路装车地编组计划的编制
3、铁路技术站编组计划的编制
4、货物列车编组计划的最终确定与执行
六、列车运行图(重点)与铁路通过能力(5学时)
1、概述
2、列车运行图要素
3、区段管内工作组织
4、机车运用工作组织
5、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6、铁路通过能力的计算与加强
七、铁路运输生产计划(重点)及调度工作(4学时)
1、铁路运输生产货运计划
2、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3、运输方案
4、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3、运输方案
4、铁路运输调度工作
学习指导->铁路运输学习内容概述与学习建议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绪论->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交通运输在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国民经济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 部分。国民经济对运输业的要求为运量大、速度高、成本低、质量好、安全可靠,并能保证运输的 经常性。
因此,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铁路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发展铁路运输,对于实施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列宁曾经指出:“铁路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城市和乡村间、工业和农业间最明显的联系表现之一,
社会主义是完全建筑在这种联系上的。”(《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7卷第284页)要把我国这样一个地域宽广、人口众多的国家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没有强大的现代化的铁路是不可能的。
铁路运输生产过程是在全国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上进行的。目前在我国铁路网上,拥有几万 公里线路,几千个车站,几百万职工,配备有大量的技术设备;设有运输、机车、车辆、工务、电务 等业务部门;每天有上万台机车和几十万辆车辆编成数以千计的各种列车,在四通八达的铁路 线上昼夜不停地运行。同时,铁路运输的作业环节多而复杂,要求各单位和各工种间密切配合, 协同动作,象一架庞大的联动机环环紧扣,有节奏地工作。为此,在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必须贯 彻高度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铁路运输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组织运输生产过程,采取各种有力 措施保证安全、迅速、经济、准确、便利地运送旅客和货物,以满足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提高铁路运输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绪论->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绪论->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基本上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能担负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
运输成本较低,投资效果较高;
有较高的送达速度;
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小,能保证运输的准确性与经常性。
环保功能(低污染和噪声)
绪论->铁路运输业的特点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绪论->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的主要内容,就货 物运输而论,是利用线路、机车、车辆等技 术设备,将原料或产品以列车方式从一个 生产地点运送到另一个生产地点或消费地 点。在运送过程中,必须进行装车站的发送 作业、途中运送以及卸车站的终到作业。为 了加速货物运送和更合理地运用铁路技术 设备,在运送途中有时还须进行列车的改 编作业。为了保证装车需要,卸后空车也应 及时回送到装车站。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 程,可简要地用图表示01a。
绪论->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
绪论->我国铁路科学生产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简介
MRPII,JTP,精益生产,敏捷制造;
我国的生产管理理论与实践;
(二)国内外铁路两种运输生产管理模式
基础技术文件主导型行车工作关系模式图 001a
日常调度指挥主导型行车工作关系模式图 002a
(三)我国铁路科学生产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1)运输计划 运输计划具体规定了国家赋予铁路的运输任务,通常分运为长远、年度和月度运输计划(运输生产计划)。它是编制相应时期铁路其他工作计划的依据。在一定时期内,需由某一发站运往某一到站的货运量,即有流向的货物吨数,称为货流。货物装车以后,就转化为车流。有了运输计划,就可以确定货流及车流的数量和方向,它是组织铁路货物运输工作的基础。
(2)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货物在发站装车以后,如何将这些车流编成各种列车输送到目的地,需要有一个经济合理的组织方法。列车编组计划就是规定如何将车流组织成为各种专门的列车,从发生地向目的地运送的制度,是全路的车流组织计划。通过列车编组计划,可以合理地组织车流输送,加速货物送达,充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以及合理地分配全路各技术站的调车工作任务。
(3)列车运行图 由于在铁路线上运行的列车很多,而且各种客货列车的速度和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使列车的运行能彼此配合,确保行车安全,以及合理利用铁路通过能力,铁路必须编制列车运行图,规定各次列车按一定的时刻在区间内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列车运行图实质上就是列车运行时刻表的图解。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凡与列车运行有关的各个部门,都必须正确地组织本部门的工作,以保证列车按运行图运行。
(4)运输生产技术计划 为了完成运输生产计划中的月度货物运输计划,需要有一定的机车车辆加以保证。运输生产技术计划作为运输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它规定了机车车辆运用的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机车车辆的保证计划。
(5)运输方案 铁路运输生产需要路内外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运输方案就是按照运输生产计划所确定的任务和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站段技术作业过程等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一月或一旬的货运工作、列车工作和机车工作等进行综合部署,使运输部门和有关部门密切协调配合,共同完成运输任务。
(6)日常工作计划和运输调整 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每天或一天中各个阶段的情况是不相同的,因此,应针对当时形成的运输情况,通过编制日常工作计划,规定一日(24h)、一班(12h)内的具体运输工作任务,采取相应的运输调整措施,以保证完成运输生产计划。
(7)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车站是完成铁路运输任务的基层生产单位。为了加强车站的作业组织和技术管理工作,每个车站都要制订《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它主要规定:车站技术设备的合理使用与管理;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组织;作业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制度;车站技术作业过程;车站通过能力和改编能力等,用以指导车站日常工作。
绪论->我国铁路科学生产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绪论->我国铁路科学生产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简介
MRPII,JTP,精益生产,敏捷制造;
我国的生产管理理论与实践; 铁路运输的特点
(二)国内外铁路两种运输生产管理模式
基础技术文件主导型行车工作关系模式图
日常调度指挥主导型行车工作关系模式图
(三)我国铁路科学生产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1)运输计划 运输计划具体规定了国家赋予铁路的运输任务,通常分运为长远、年度和月度运输计划(运输生产计划)。它是编制相应时期铁路其他工作计划的依据。在一定时期内,需由某一发站运往某一到站的货运量,即有流向的货物吨数,称为货流。货物装车以后,就转化为车流。有了运输计划,就可以确定货流及车流的数量和方向,它是组织铁路货物运输工作的基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