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五种运输方式发展情况
(一)铁路运输概况
一、概述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和促进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
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既在大宗、大流量的中长以上距离的客货运输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且在大流量、高密度的城际中短途旅客运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是最适合中国经济地理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
2008年铁路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喜人成果,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68.47亿元,比上年增长61.5%;2009年中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前7月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17.08万元,同比增长110.6%。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由达到10万公里以上调整为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达到1.6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新的调整规划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善布局结构,提高运输质量,体现了原规划快速扩充运输能力、迅速提高装备水平的要求。
从长远看,发达的铁路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形势下加大铁路投资建设力度更具有现实意义,对拉动经济发展以及相关产业链的增长将发挥积极作用。铁路建设将对劳动力就业、原材料行业以及装备制造业等产生积极影响。
二、我国铁路线路
中国铁路营业线路1
(一)“五纵三横”
南北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包一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一浙赣一湘黔一贵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主要包括:京沪线、京九线、京哈一京广线、焦柳线、宝成一成昆线。
(二)主要铁路枢纽:
铁路枢纽:铁路枢纽是指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铁路线交汇处,由若干个车站、线路及一系列 设备组成的运输生产综合体。
铁路枢纽的任务是办理各线间大量客货列车的解体、编组、转线等业务。铁路网就是由 众多的大大小小性质不同的铁路枢纽和铁路线组成的。我国铁路枢纽众多,重要的铁路枢纽 有北京、郑州、天津、广州、株州、武汉、上海、徐州、石家庄、哈尔滨、沈阳、贵阳、重 庆、昆明、成都、柳州、西安、乌鲁木齐、
兰州、呼和浩特等。
1™5一'北索铁洛柩纽总布置示意图
我国十大铁路枢纽一览
北京铁路枢纽
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有京广、京沪、京九、京沈、京包、京通等铁路呈辐射状通向全国。天津铁路枢纽
北方最大的海陆交通中心,京沈、京沪两大铁路在此交汇,并与塘沽新港相连,是北京的外港和门户。
上海铁路枢纽
东部沿海地区最大的枢纽站。我国远洋航运和沿海南北航线的中心,客流量和货运量极大。哈尔滨铁路枢纽
连接五个方向的东北北部最大的铁路交通中心。过境运输量很大,主要是木材、粮食、煤炭和大豆等。
郑州铁路枢纽
地处我国中原地带,陇海、京广两大干线在此相交,沟通了东西南北十几个省的货物。
武汉铁路枢纽
京广、襄汉、汉九(江)铁路和长江、汉水航运交汇的交通中心,素有“”之称。沈阳铁路枢纽
连接五个方向的东北南部最大的铁路交通肿心。有哈大、京沈、沈丹、沈吉等干线交汇。广州铁路枢纽
我国华南的水陆交通中心,京广、广深铁路与珠江航运在此汇合。黄埔港是广州的外港。兰州铁路枢纽
位于全国的几何中心,有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重庆铁路枢纽
在成渝、襄渝、川黔三条铁路干线以及长江和嘉陵江航线的交汇处,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水陆联运中心。
三、我国铁路运输生产情况(以08、09年为例)
(一)总体情况
2009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14亿人,同比增加3658万人,增长5.1%,增速比一季度有所提高;货运总发送量15.94亿吨,同比减少6617万吨,下降4%,降幅比一季度有所减小;日均装车数完成140407车,同比减少6204车,下降4.2%。
分铁路性质看,在总周转量方面,非控股合资铁路增速仍然快于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2009年上半年,全国非控股合资铁路完成总周转量为735.1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5.3%,而国家铁路和地方铁路累计完成总周转量分别为15058.25亿吨公
铁路运输的特点里、63.47亿吨公里,同比下降4.4%和15.7%,除旅客发送量国家铁路增速较快以外,货物发送量、货运周转量、旅客周转量均表现为非控股合资铁路增长快于地方铁路和国家铁路。
图表112009年上半年铁路全行业主要运输指标完成情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