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有哪些主要优点
第一篇:铁路运输有哪些主要优点
1、铁路运输有哪些主要优点?
答:(1)运行速度快
(2)适应性强.(3)运输能力大
(4)运输成本低
(5)环境污染小
2、铁路运输的“一批”有什么规定?
答:(1)由于货物性质、运输方式和要求不同,易腐败货物和非易货物、危险货物与非危险货物、根据货物的性质不能混装运输的货物、投保运输的货物与未投保运输险的货物、按保价运输的货物、运输条件不同的货物等等你能作为一批进行运输
(2)不能按一批运输的货物,在特殊情况下,如果不致影响货物安全、运输组织工作和赔偿负责的确定等,经上级批准也可按一批运输.5、装车有哪些具体的基本要求?
答:(1)货车装载量:不得超过货车容量。
货车容许载重量一般为货车标记载重量,但根据规定允许增载的货车应加上允许的增载量。由于货物包装、防护物重量影响净重或机械装载不易计算件数的货物,装车后减吨确有困难时,可以多装,但不得超过货车标记载重量的2%。托运人组织装车的整车货物,装载超过货车规定容许载重量的,除应补收运费外,还应按规定收违约金。
A、装车前检查 B、货物的装车 C、装车后的工作 装车后“三检”:检查车重、运单、货位
2006年前和2006年后青藏铁路
答:1300年前文成公主进藏的唐蕃古道,曾是内地进出西藏的主要通道。这是一条用生命和鲜血奠基的道路。古往今来,人们改善进藏交通的努力充满了悲怆。1953年打通青藏公路时,平均每修一公里就有一个人倒下。为修建另一条进藏通道——川藏公路,4000多名解放军官兵献出了生命。新中国成立之初,修建青藏铁路被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列入议事日程。1955年开始勘测,但很快被随之而
来的3年自然灾害打断。  1974年,全国1700多名科技人员汇聚青海,展开进藏铁路“科技大会战”。然而,历经浩劫的中国实在无力承担这一艰巨工程。
1983年,同志听取西藏交通发展的汇报后说:“看来还得修青藏铁路。”1984年,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艰难建成。1994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再次提出修建进藏铁路。2000年11月10日,同志在铁道部的报告上批示,要求下决心尽快开工修建青藏铁路。半个多世纪,几番沉浮,进藏铁路终于在2001年6月29日全面开工建设。(小标题)以人为本,创造无一人因高原病死亡的奇迹青藏铁路横跨可可西里和唐古拉山无人区。恶劣的高原气候环境严重威胁着建设者生命健康安全,随时可能引发肺水肿、脑水肿等危及生命的高原病。
青藏铁路建设总指挥部提出“先生存,再生产”。工程沿线建立了三级医疗机构,平均每10公里一座医院,职工生病在半个小时内可以得到有效。施工大规模采用现代化机械设备,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青藏铁路沿线建立了17座制氧站,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强制性吸氧不低于2小时。在海拔4600多米的世界最长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施工阶段,每个施工人员都背着5公斤重的氧气瓶,边吸氧边工作。施工期间,全线共抢救脑水肿、肺水肿等急性高原病近千例,成功率100%,未发生一例高原病死亡事故。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医学系的约翰·威斯特教授赞叹:“这的确是一个奇迹。”
攻克禁区,筑就世界冻土工程奇观复杂的冻土环境,是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又一世界性难题。青藏铁路穿越了550公里长的多年冻土地区。冻土随气温变化胀缩,会导致路基破裂或塌陷。由于冻土病害,世界冻土区铁路列车时速一般只能达50公里。风火山隧道全部位于永久冻土层以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冻土区最长的高原永久冻土隧道。风火山下冰厚150多米,这样的地质环境一直是隧道施工的禁区。中铁二十局创造性地研制了两台大型隧道空调机组,控制隧道施工温度,有效防止了地下冰融化滑塌。他们和多家科研单位合作,相继攻克了20多项世界性高原冻土施工难题。青藏铁路堪称冻土工程的“博物馆”,长达111公里的 “片石层通风路基”、总长156.7公里的“以桥代路” 都称得上世界奇观。专家指出,青藏铁路未来大规模出现冻土工程病害的可能性较小,行车速度可达每小时100公里以上
2006年7月1日 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青藏铁路西宁至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84年投入运营。2001年6月开工修建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达960公里,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连续多年冻土地段550公里,工程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术难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讲话,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一首《天路》传唱大江南北,一条天路如历经5年从格尔木延伸到了西藏拉萨,这一年,国人多了一个梦:
坐上火车去拉萨。神秘的西藏因为青藏铁路的建成通车,不再犹抱琵琶半遮面。“毫无疑问,将来准会有一天,横穿亚洲的快车将把坐在非常舒适的豪华火车车厢里的旅客运往那里。”法国已故著名女探险家、藏学家大卫·妮尔1923年穿越西藏腹地时曾作的预言终得以实现。这是一项让西方媒体称之为“堪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完成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亘古未有的穿越。3年过去了,青藏铁路已成为内地联通西藏,西藏走近世界的重要的交流通道之一,而出国容易进藏也不再难。
第二篇: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从而实现人和物的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我国2001年完成货物发送量17.9亿吨,完成货物周转量14250亿吨公里。2001年我国以7万公里铁路完成了19340亿吨公里的换算周转量,公次于拥有什么7万公里铁路的美国完成的话1500亿吨公里的周转量,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铁路运输效率最高的国家之一。2001年我国铁路完成的货物发送量位居世界第一,货物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旅客发送量位居世界第四,旅客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一。
一、铁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铁路运输的特点
(一)适应性强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实现全年全天侯不停地运营,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铁路运输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适合长短途各类不同重量和体积货物的双向运输。
(二)运输能力大
铁路是大宗、通用的运输方式,能承担大量的货物运输。铁路运输能力取决于列车重量(列车载运吨数)和昼夜线路通过和列车对数。如复线铁路每昼夜通过的货物列车可达百余对,因而其货物运输能力每年单方向可超过1亿吨。
(三)安全程度高
随着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铁路运输的安全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近二十多年来,许多国家铁路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等高、新技术,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列车自动控制、列车自动操纵、设备故障和道口故障报警、灾害防护报警等装置,有效地防止了列车运行事故。在各种现代化运输方式中,按所完成的货物吨公里计算的事故率,铁路运输是最低的。
(四)运送速度较高
常规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一般为每小时60~80公里,少数常规铁路可高达140~160公里。调整铁路运行时速可达210~260公里。1990年5月18日,法国TGV高速客车动车组曾创造了时速515.3公里的世界纪录。应指出,速度越快,技术要求也就越高,能耗也越大,经济上不一定合算。
(五)能耗小
铁路运输轮轨之间的摩擦阻力小于汽车车辆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铁路机车车辆单位功率所能研究结果的重量约比汽车高10倍,从而铁路单位运量的能耗也就是比汽车运输少得多。
(六)环境污染程度小
工业发达国家在社会及其经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其中运输业在某些方面起了主要作用。对空气和地表的污染最为明显的是汽车运输、喷气式飞机、超音速飞机等。相比之下,铁路运输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特别是电气化铁路,这种影响更为减少。
(七)运输成本较低
铁路运输成本没有原料支出,固定资产折旧费所占比重较大,而且与运输距离长短、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运距越长,运量越大,单位成本。一般来说,铁路的单位运输成本比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要低的多,有的甚至低于内河航运。
二、铁路运输的主要技术设施
铁路运输的各种技术设施是组织运输生产的物质基础。它可分为固定设备和活动设备。固定设备主要包括:线路、车站、通信信号设备、检修设备、给
水设备以及电气化铁路的供电设备等。活动设备主要有:机车、客车、货车等。
(一)线路
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设施,由轨道、路基和桥隧等建筑物组成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
(二)机车
机车是研究结果和推送车辆运行于铁路线上、本身不能载荷的车辆。主要有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
(三)货车
货车是铁路运输的基本载运工具。传统的货车分为敞车、篷车、平车、罐车和保温车等五大类。
(四)车站
车站是运输生产的基地。是输货物运输业务,编组和解体列车,组织列车始发、到达、交会、通过等作业的基层单位。车站按业务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客货运站、编组站、区段站、中间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