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一、农业
1、定义: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
2、分类:通常,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部门。
3、农业的重要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二、农业的分布
1、种植业:
种植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一般要求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并且具有可供农作物生长需要的足够的热量、水分、光照等气候条件。
(1)从全国范围看,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
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粮、棉、油、糖的主产区。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种植业存在明显差异:北方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甜菜等;南方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
地区 | 耕地 | 耕作制度 | 粮食作物 | 油料作物 | 糖料作物 | 纤维作物 |
北方 | 旱地 | 二年三熟,一年一熟,一年三熟 | 小麦 | 花生 | 甜菜 | 棉花 |
南方 | 水田 | 一年二熟,一年三熟 | 水稻 | 油菜 | 甘蔗 | 棉花 |
(2)我国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西北地区——绿洲、平原地区(绿洲农业)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河谷农业)
2、畜牧业:
(1)分类: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2)分布:
①牧区畜牧业:西部地区。这里有我国的四大牧区—
牧区 | 优良畜种 |
内蒙古牧区 | 三河马、三河牛 |
新疆牧区 | 新疆细毛羊、伊利马 |
青海牧区 | 青海牦牛 |
西藏牧区 | 西藏牦牛 |
②农耕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3、林业:
(1)分布:交通不便的山区。我国有东北林区(最大)、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三大林区。铁路运输的特点
(2)林业存在的问题:过度采伐,导致森林面积不断缩小
(3)治理措施:①控制森林采伐量。②加强防护林等林业生态共创建设。③大力发展干鲜果品、茶叶、中药材、花卉苗木等林业生产。
4、渔业:海洋渔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南部海域,形成了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和北部湾渔场等四大渔场;淡水渔业生产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
我国最大渔场是位于东海的舟山渔场。
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因:我国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社会需求不断变化。
2、影响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条件: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
宜粮则粮: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发展种植业;
宜渔则渔:在河湖较多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淡水渔业;
宜牧则牧:在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
宜林则林:在地势陡峭,水土易流失地区发展林业保持水土等。
(2)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需求、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交通条件、劳动力等都会影响到农业生产布局的变化。
3、农产品主产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自然条件良好、生产规模较大、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规划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甘肃、新疆等若干农产品主产区。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1、农业走科技兴农的必要性(我国农业生产的严峻形势):
①我国人多地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②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建设用地需求高涨,对耕地形成巨大压力;
③我国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
④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量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快速变化,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农产品的供需矛盾。
2、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3、走现代农业之路:良种培育、节水灌溉、农产品精深加工等。
一、工业与我们
1、工业的含义:工业生产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如矿藏),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2、工业生产的作用: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3、工业分类:
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如:采矿、冶金、机械、电力等。
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部门。如:食品、造纸、家用电器、纺织等
二、工业的分布
1、影响工业发展(分布)的条件:
⑴自然条件:①丰富的资源 ②平坦的地形 ③ 充足的水源
⑵社会经济条件:①便捷的交通 ②较高的科技水平 ③消费市场广阔 ④劳动力丰富 ⑤国家政策
2、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我国工业分布很不均衡,从整体上看,东部地区工业分布密集,西部地区工业分布稀疏,呈现出沿海、沿江河、沿铁路线分布的特点。
3、两大工业地带:东部沿海和长江沿岸。
4、四大工业基地: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辽中南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为中心)——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中心)——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香港、广州、深圳为中心)——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工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第一,工业分布不均,不同地区工业发展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工业发展过程中,研究和开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产品的技术含量低,相当多的企业主要从事低端工业品的生产,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第三,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还存在资源和能源消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四、高新技术产业
1、含义:高新技术产业是建立在新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兴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高。
2、重要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四个主要特点:
一是从业人员中科研和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大;
二是成本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所占份额大;
三是产品的科技含量高,更新换代快。
四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有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少、环境污染小、产品附加值高。
4、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与高校和科研单位集聚地,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5、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初步形成了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各具特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一是以北京中关村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密集区;
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沿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密集区;
三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高新技术密集区。
第三节 合理发展交通运输
一、我国的铁路干线和枢纽
1、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生命线”)。
2、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3、铁路运输网的分布:东部地区铁路运输网稠密,西部地区铁路运输网稀疏。原因:从社会经济来说,东部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主要的人流、物流集中区,也是主要的消费市场,所以铁路网密集,西部地区刚好相反。从自然条件看,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普遍不如东部,人口少,分布地域广,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以自然资源开发和自然经济为主,短期内也不需要密集的铁路网。
4、东西铁路干线:
京包—包兰线(京包线——起点:北京,止点:包头;包兰线——起点:北京,止点:兰州)
陇海—兰新线(陇海线——起点:连云港,止点:兰州;兰新线——起点:兰州,止点:乌鲁木齐)
沪昆线(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沪杭线:起点:上海,止点:杭州 浙赣线:起点:杭州,止点:株洲 湘黔线:起点:株洲,止点:贵阳 贵昆线:起点:贵阳 ,止点:昆明市)
南昆线——(起点:南宁,止点:昆明)
大秦线(大同—秦皇岛)是我国西煤东运的铁路干线
5、南北铁路干线:
京哈线——(起点:北京,止点:哈尔滨)
京沪线——(起点:北京,止点:上海)
京九线——(起点:北京,止点:九龙)
京广线——(起点:北京,止点:广州)
焦柳线——(起点:焦作,止点:柳州)
宝成—成昆线(宝成线——起点:宝鸡,止点:成都;成昆线——起点:成都,止点:昆明)
青藏线: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
6、重要的铁路枢纽:有北京、上海、广州、郑州、沈阳、武汉、重庆、西安、成都等。
枢纽 | 铁路干线 | 枢纽 | 铁路干线 |
1、北京 | 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 京广线、京包线 | 8、株州 | 京广线、浙赣线、湘黔线 |
2、上海 | 京沪线、沪昆线 | 9、成都 | 宝成线、成昆线 |
3、广州 | 京广线、广九线、广深线 | 10、昆明 | 成昆线、南昆线、沪昆线 |
4、郑州 | 京广线、陇海线 | 11、徐州 | 京沪线、陇海线 |
5、沈阳 | 哈大线、京哈线 | 12、宝鸡 | 陇海线、宝成线 |
6、武汉 | 京广线 | 13、兰州 | 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 |
7、重庆 | 成渝线、川黔线 | 14、西安 | 陇海线 |
7、五纵”与陇海线、长江干线交会城市
京沪线 | 京九线 | 京广线 | 焦柳线 | 宝成-成昆线 | |
与陇海线交汇处的城市 | 徐州 | 商丘 | 郑州 | 洛阳 | 宝鸡 |
与长江干流交汇处的城市 | 南京 | 九江 | 武汉 | 枝城 | 攀枝花 |
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
1、按照运输工具的不同,现代交通运输可分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主要方式。
2、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1)铁路运输
铁路运输优点:运量大、价格便宜,速度较快,安全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往往承担长途运输。
铁路运输缺点:投资巨大,建设工期长。
(2)公路运输:
优点:快捷、方便,可以实现“从门口到门口”的运输。公路运输一般承担短途运输,但在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不发达的地区,往往也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缺点:运输量比较小,受气候影响较大,价格较高
(3)水路运输:
优点:运量大,价格便宜 缺点:容易受到天气、水位等自然条件的限制;速度慢。
(4)航空运输
优点:速快 缺点:价格高、运量小,容易受天气条件限制。
(5)管道运输:主要用于石油、天然气等的运输
优点:损耗少,不受时间、天气因素影响。 缺点:前期建设周期长,建设成本高。
3、运输方式的选择:
无论是客运还是货运,都要考虑当地的交通条件、运输的需要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而确定最佳运输线路和运输方式。
(1)客运:要考虑人所拥有的经济情况、时间长短、出行目的、所到目的地、出发点与目的地间的距离及各运输方式的价格、速度快慢。
远距离、收入高的旅客选择航空运输;远距离、收入低的旅客选择铁路运输;近距离的旅客选择公路运输;游览河岸风光宜乘船,选择水路运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