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重点介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和分类,分析现有不同类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 经济特性和运营特征,从时间与空间角度探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组织的特点和原理,剖析运营组织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在国外城市轨道交通实践基础上,分析做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1.1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
1.1.1 城市轨道交通的产生
地铁的产生源于将列车引人城市中心的构想。1804年,英国人特雷维西克 试制了第一台行驶于轨道上的一蒸汽机车;1825年,英菌在达林顿到斯托克顿间 修建了21 km的世界第一条铁路。1929年,巴黎引人由马驱动的公共马车,纽约 1831年也引人这种车辆。马车运输迅速增长,但其缓慢颠簸、不舒适,且容易造 成街道的车辆拥挤及阻塞。后来把马车放在钢轨上行驶,形成了轨道公共马车, 这就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雏形。1832年,世界上第一条马拉的城市街道铁路在美                                                                                                        国纽约的第四大街开始运营;1855年,这种有轨道的马车安装成本下降,轨道与 代公共马车,有轨马车在美国及欧
洲迅速扩展,1890年总的轨道里程达到                                                                                                                                                                                    9900km,在平交道口出现了交通阻塞。因此人们考虑采用机车代替马车来牵引,以提高运营速度。
1843年,英国人皮尔逊提出修建地下铁道的建议,1860年开始修建,采用明挖法施工,为单拱砖砌结构。。1863110日建成通车,线路长6. 4km,用蒸汽机车牵引,这是世界上第一条地铁线路。此后,地铁作为新型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1874年,在伦敦首次采用盾构法施工,于18901218日建成了 另一条约5. 2km的地铁线路,并首次采用电力机车牵引。从此,轨道技术被大 量用来解决人们在城市内的出行。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分类
  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称为城 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城节轨道交通方式。各国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分类各有差异,常用的分类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按构筑物的形态或轨道的铺设方式划分,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三类铁路运输的特点.
地下铁路:位于地下隧道内的那部分铁路称为地下铁路;
地面铁路:位于地面的铁路称为地面铁路;
高架铁路:位于地面之上的高架桥的铁路称为高架铁路。
(2)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的大小,城市轨道交通 系统可分为三类:
高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达到30000人以上,属于该种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重型地铁、轻型地铁及中低速磁悬浮系统等;
中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为15000 – 30000人,属 于该种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微型地铁、高技术标准的轻轨和独轨铁路;
低运量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峰小时单向运输能力为5000—15000人,属于该种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主要有低技术标准的轻轨、自动导向交通系统和有轨电车。
(3)以导向方式划分,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两类:
轮轨导向:一般钢轮钢轨系统如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均属于轮轨导向方式;
导向轮导向:单轨和新交通系统的胶轮车辆属于导向轮导向系统。
(4)以轮轨的材料划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可分为钢轮钢轨系统和胶轮钢 筋混凝土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属前者,单轨和新交通系统 属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