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河流备课教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提高对我国河流与湖泊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思想意识。
教学重点:
1. 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
1. 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 湖泊的形成原因及类型。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相关地图资料。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引导学生关注长江这条我国最长的河流。
2. 提问:你们还对哪些河流有所了解?它们分布在哪里?
二、新课讲授
1. 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1.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中国河流分布图,了解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
1.2 总结:我国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南北走向的河流有长江、黄河等,东西走向的河流有珠江、辽河等。
2. 河流的形成原因
2.1 提问:为什么我国河流多分布在东部地区?
2.2 讲解:我国东部地区地形平坦,降水丰富,有利于河流的形成和发展。
3. 内流河与外流河
3.1 提问:什么是内流河?什么是外流河?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 3.2 讲解:内流河是指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如塔里木河;外流河是指流入海洋的河流,如长江、黄河。
4. 河流的水文特征
4.1 讲解: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等。
4.2 提问:请举例说明我国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何不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河流的分布特点,谁能概括一下?
2. 提问:内流河与外流河的水文特征有何不同?
二、新课讲授
1. 湖泊的形成原因及类型
1.1 讲解:湖泊是指面积较小的内陆水域,主要由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汇集而成。
1.2 提问:请举例说明湖泊的形成原因及类型。
2. 我国湖泊的分布特点
2.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中国湖泊分布图,了解我国湖泊的分布特点。
2.2 总结:我国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北平原、长江中下游等地。
3. 保护水资源
3.1 讲解: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水资源。
3.2 提问:你能为保护水资源提出一些建议吗?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与湖泊的分布、特点及形成原因,学会了如何保护水资源。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更加关注水资源问题,为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