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1
油
1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山茶油的生产、检验及销售。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27食品安全国家标植物油
准食品中苯并(a)芘的测定GB/T 5009.37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 5009.8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168GB 5009.22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动植物油脂水分及挥发物的测定食品中溶剂残留量的测GB 5009.23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5009.2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定GB/T 5524动植物油脂扦样
GB/T 5525植物油脂透明度、气味、滋味鉴定法植物油脂检验比重测定法粮油检验油脂定性试验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T 5526GB/T 5539GB 7718GB/T 15688GB/T 17374GBT 2246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0动植物油脂不溶性杂质含量的测定食用植物油销售包装
动植物油脂罗维朋泽的测定
GB 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316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LS/T 6120粮油检验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食品经营过程卫生规范
植物油中角鲨烯的测定气相谱法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山茶油guanxi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以壮族自治区区域内种植生产的油茶籽为原料,通过压榨、精炼工艺取得的,符合本文件要求的油茶籽油。3.2
食用油标准压榨山茶油pressed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采用机械压力挤压油茶籽制取的油品。3.3
精炼山茶油refined oil-tea camellia seed oil 利用山茶油为原料,经精炼工艺制成的油品。
4特征指标
山茶油的特征指标见表1。
表1山茶油特征指标
项目指标
相对密度(d2020)0.912~0.922
主要脂肪酸(
豆蔻酸
%)
(C14:0)≤0.8
棕榈酸(C16:0) 4.5~11.0
棕榈一烯酸(C16:1)≤0.2
硬脂酸(C18:0)0.3~4.8
油酸(C18:1)72.0~87.0
亚油酸(C18:2)7.0~14.0
亚麻酸(C18:3)≤ 1.4
花生酸(C20:0)≤0.5
花生一烯酸(C20:1)≤0.7
芥酸(C22:1)≤0.5
二十四碳一烯酸(C24:1)≤0.5
5 5.
质量要求
1山茶油的质量要求
山茶油的质量指标见表2和表3。
表2压榨山茶油质量指标
质量指
项目
标
AA级A级
泽(罗维朋比槽133.4)≤黄35红2.0黄35红3.0透明度(20℃)澄清、透明
气味、滋味具有油茶籽油固有的气味和滋味,无异味
油脂定性试验不得检出含有其他植物油存在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100.20
不溶性杂质含量(%)≤0.050.05
酸价(以KOH计)/(mg/g)≤ 1.5 2.5
过氧化值(g/100g)≤0.200.25
溶剂残留量(mg/kg)不得检出
a)芘(μg/kg
苯并()≤510
生育酚(mg/kg)≥11045
角鲨烯(mg/kg)≥8555
2
表3精炼山茶油质量指3
标
质量指项目
标
AA 级
A 级泽(罗维朋比槽133.4)≤
黄10红1.0
黄20红2.0
透明度(20℃)澄清、透明气味、滋味无异味,口感好油脂定性试验
不得检出含有其他植物油存在
水分及挥发物含量(%)≤0.100.20不溶性杂质含量(%)≤0.050.05酸价(以KOH 计)/(mg/g)≤ 1.0 2.0过氧化值(g/100g)≤
0.20
0.25溶剂残留量(mg/kg)不得检出
a)芘(μg/kg 苯并()≤510生育酚(mg/kg)≥5535角鲨烯(mg/kg)
≥
40
25
5.2食品安全要求
食品安全指标按GB 2716和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5.3其它
山茶油中不得掺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不得添加任何香精香料。
6检验方法6.1
相对密度按GB 5526执行。
6.2脂肪酸
按GB 5009.168执行。
6.36.46.5泽
按GB/T 22460执行。
透明度
按GB/T 5525执行。
气味、滋味按GB/T 5225执行。
油脂定性试验按GB/T 5539执行6.6。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