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坛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
当下的 流行歌坛风 歌曲,是民族化的一个大胆的尝试。对其的分析、研究,对往后我国的民族化大题意义非凡。但是,目前,无论是音乐专业人士还是非音乐专业人士,对其民族化特点的论述,几乎全部集中在语言学、文化学、传播学、学角度,如《中州学刊》2008 年3月的载文《论周杰伦 风 歌曲的怀旧情结》、《甲壳虫》、2007年2月的载文《 风 往哪一个方向吹》等;而所谓涉及到音乐学的,如《观察与思考》2008年9月的载文《经典邂逅,一场风音乐》、《艺术教育》2008年第12期的载文《 风 中民族音乐元素的融合》等文章,都未能进行深入的分析,故很难对未来的产生直接与实际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以音乐学角度为切入点, 对 流行歌坛风 歌曲从题材、歌词、调式、旋律、配器、演唱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对往后民族化有益的启示。
吴克羣 吴克 一、题材选择与歌词写作的民族化在题材选择方面ﻭ
流行歌坛风 歌曲多以传说、故事,或者传统文化中的具体事物为主要题材。比如《Susan说》以我国传统京剧名段《苏三起解》为蓝本,对其进行提炼、加工而作;《三国恋》是以汉末年、刘备、孙权三方的争战故事为题材,如歌中唱到 将军北方粮草占据,六马十二兵等待你光临,胡琴诉说事迹,败军向南远北方离 《又见花木兰》则以脍炙的女子故事 花木兰替父从军为题材和基点,来赞美当今女性的果敢和洒脱.这些传统的题材,突
破了以往大多在现代都市情爱中不能自拔的套路,由 小我 走向了 大我 ,由 卿卿我我 走向了 崇高 ,让人耳目一新。题材选择的这一转变,大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大众对惯用的爱情题材尤其都市情爱题材已经腻了,厌倦了,需要换换口味了;二是由于当代从业者急于开拓海外市场,需要文化身份标识, 所以选用了经典的传统文化题材。在歌词写作上, 风 的歌词有很多特点,民族化的程度很高,总体来说其大致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ﻭ
(一)选用了大量的已经被普通广泛认可的、具有传统文化意象的词语,作为歌名,或充盈歌词。比如周杰伦的《青花瓷》、《本草纲目》、《霍元甲》、《乱舞春秋》,陶喆的《孙子兵法》、《唐宋元明清》,林俊杰的《》、《江南》,吴克的《将军令》,胡彦斌的《葬》、《皇帝》,后弦的《西厢》, SHE的《十面埋伏》、《话》、《金钟罩铁布衫》等歌曲,听众一听到这些歌名就马上能感知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另外,在歌词方面,比如《七里香》中的 窗外的麻雀 、 鲜艳草莓 、 窗台蝴蝶 、 院子落叶 、 饱满的稻穗 、 熟透的番茄 ,《发如雪》中的 流水 、 锁眉 、 红颜 、 扎马尾 ,《千里之外》中的 屋檐 、 风铃 、 燕 、 浓雾 ,《》中的 月弯弯 、 夜 、 霜 、 北风 等。歌曲创选用这些词语来丰富歌词,使得作品很容易获得广大百姓的亲近感。
(二)其歌词的最大特点是文、白夹杂,走向了含蓄.这主要由于在歌词写作中运用了大量的传统修辞,如比喻
、拟人、用典等。最常见的是比喻,如《七里香》一歌中, 窗台蝴蝶,像诗里纷飞的美丽 一句,惟妙惟肖;《千里之外》中 屋檐如悬崖,风铃如沧海 让人称奇;《龙拳》中, 这民族的海岸线像一支弓,那长城像五千年来待射的梦 更是让人叫绝。这种把 具体实物与美好的感觉相联系,使整首词流动着空灵而生动的韵致, 或者将具体事物虚化,有助于欣赏者对歌词的理解和接受,也避免了作品呆板平淡的弊病。 而且,这种 古古香的歌词最易点燃国人心中的文化乡愁,人们不再担心这些歌不是的,聆听者的民族认同感获得了极大的满足.而且,这种民族化的话语,不但有助于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消解文化殖民的危机感,也顺应了特定文化语境的要求 ,这正是 流行歌坛风 歌曲的歌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调式选用与旋律写作的民族化
(一)在调式的选用上, 流行歌坛风 歌曲大多采用了五声调式。比如《风破》是G清乐宫调式、《》是F清乐宫调式、《susan说》是A清乐宫调式、《千里之外》是D清乐宫调式、《花田错》是A宫调式;另外,也有采用羽调式、徵调式的, 比如《离歌》是E清乐羽调式、《》是D清乐徵调式。我们知道,五声调式是音乐尤其民间音乐历来常用的最主要的调式,它有着深厚的众基础,五声性作品很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也很适合大众跟唱.这使得 流行歌坛风 歌曲与生就有了与的亲切感和熟悉感。另外,大多数民族乐器最适合演奏五声性作品,这使得 流行歌坛风 歌曲中的民乐伴奏与作品很协调,强化了.
(二)在旋律写作方面, 风 的旋律写作在向传统音乐艺术靠拢。 1。旋律写作简单,很类似传统民歌。 流行歌坛风 歌曲的创抛弃了之前的创一味追求歌曲旋律中音符堆积、音程大跳频繁、变化音层出不穷的喜好,歌曲的旋律简单明朗、节奏清晰、音程少了大跳而多以二度和三度为主,使得音乐形象清晰明了。而旋律简单、音符分散,使得歌词中大多数字词所占的时值延长, 而且 音符变化幅度比较小,歌手和欣赏者可以在变化不大的空间内,清晰地唱出每一个音符自身的华美,用各种音和情感来宣泄音符和歌曲的魅力 。 2.旋律走向以传统声乐艺术的 叹声 为主。大多数 流行歌坛风 歌曲采用传统音乐声乐艺术作品的旋律整体下行或者平行的走向,即 叹声 走向。最突出的代表就是方文山作词、周杰伦作曲的歌曲,几乎每首歌的旋律都是 叹声 走向,尤其如《风破》中的 一盏离愁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还没有走,就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青花瓷》中的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这几句,每句都是下行。这使得 风 很符合听众的审美心理和听赏习惯,使其很快在大众中流行起来。
三、配器上的民族化在 流行歌坛风 歌曲的配器中,选用了大量的民族乐器编配其中,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特,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ﻭ
(一)民乐编配始终以主旋律为中心,为主旋律服务,使歌曲伴奏的主部感增强.最具代表性的像信乐团的《离歌》贯穿始终的二胡,袁耀发的《花落随》中大段使用的古筝、二胡、琵琶交替或交叉演奏,后弦的《
西厢》中也采用的二胡、琵琶还有竹笛演奏,这些民族乐器演奏的乐句都和整首歌的歌唱旋律或伴奏主体部分 (大多以电声乐器演奏为主)相近或者相似,极大地强化了主部旋律。另外,像《清明雨上》等歌曲的几处间奏都是用民族乐器 古筝、二胡、琵琶等变化重复前一乐句。这很类似于传统器乐合奏如《慢六板》、《中花六板》、《旱天雷》、《雨打芭蕉》等乐曲中各声部与主旋律若即若离,从而使整首作品的主调感极为明显的特点。 流行歌坛风 歌曲中, 民族乐器始终为主旋律服务的程式,不仅使得自己和以往那些编配其中的民族乐器很有 炫技 、和 喧宾夺主 嫌疑的区别开来了,而且也使得作品具有了鲜明的民族特。
(二)很注重发挥民族乐器音的最佳表现力,并且始终为歌曲的主题情绪服务。在 流行歌坛风 歌曲中,选用最多的就是二胡和琵琶.如《风破》中二胡演奏的过门透露出难以掩饰的忧伤, 映衬了此歌中 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还没有走,旧地如重游月圆人更寂寞 等语句营造的哀伤之情; 《岁堤春晓》中琵琶时断时续、时隐时现,映衬了此歌凄凉的氛围,而尾声处加进的二胡演奏更是强化了此歌 我煮酒浇愁夜未眠,逝水成往昔流年 的欲说还休、的无奈之情; 《离歌》中前奏、间奏、尾声处如泣如诉的二胡演奏十分到位地照应了此歌所言 想留不能留才最寂寞 的落寞之情。,传统的民族乐器,由于制造材质的不同,很多乐器的音相差很大,而又由于历来使用体的不同,更使得每种乐器最适合的情绪表现类型几乎都只有一种,如古琴由于历来大多为文人所用,所以其最适合表现深沉的意境,二胡、琵琶由于长久以来大多为盲人、歌所用,所以其最适合营造悲凉的氛围。 流行歌坛风 歌曲创们,根据歌曲的具体内容而选用音最
适合的乐器为之伴奏,更是强化了歌曲的.
(三)注重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横向连接以及纵向交织,使得前者 化 、后者更加 民族化 .在横向连接方面,如《》中的伴奏,几乎每个乐句都是吉他演奏前半句,古筝演奏后半句,使得吉他音的轻盈和古筝音的厚实巧妙的连接在了一起,就像钢琴的高、低音过度一样自然。纵向方面,主要是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共同 紧打慢唱 的效果。如《半面妆》和《少年》的间奏,都是吉他慢奏、琵琶快速的碎音演奏,这让听者很容易想到京剧中最重要的特点 紧打慢唱 。这使得伴奏不仅与音乐作品整体协调,又起到了为作品锦上添花的作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