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艺术重现:电影《花木兰》服饰设计简评
宋丙玲
【摘 要】对于历史题材影视剧而言,过于久远的古代其服饰的复原与考证往往存在不可跨越的屏障,而商业化的运作又使历史题材影视剧中的服装设计不是疏于考证就是过于媚俗,因而产生了时下影视剧中光怪陆离的人物造型,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影视作品的艺术水准.电影<花木兰>的服饰设计称不上完美,但在现有的历史题材影视剧中还算差强人意,其清新质朴的服饰造型基本能够反映那个时代的着装风貌.
【期刊名称】《齐鲁艺苑》
【年(卷),期】2010(000)003
【总页数】6页(P38-42,66)
【关键词】《花木兰》;服饰;甲胄;男装;女装
【作 者】宋丙玲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爱的就是你王力宏【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J503
图1 中国版电影《花木兰》海报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备受称颂的女英雄,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事迹曾被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表现,尤其是电影电视剧的多次重拍使花木兰的影响波及美国和全世界。继 1998年迪士尼推出动画版《花木兰》大获成功后,香港导演马楚成导演的《花木兰》将这个经典的民间故事再次搬上银幕 (图1)。电影《花木兰》以北魏早期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作为时代背景,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击败北方入侵民族柔然的故事。实际上,花木兰其人其事正史记载不详,其姓氏①木兰的姓氏,有朱姓说、复姓木兰说、魏姓说、花姓说。明代徐渭在《四声猿传奇》中说木兰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为后备役军官,大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种说法。笔者亦认同此说。、生卒年代②木兰的出生年代有三种说法:一是汉代;二是南北朝;三是隋唐。姚莹在《康輶纪行》中认为是北魏
杜海涛资料
孝文帝至宣武帝时人;宋翔凤《过庭禄》中则认为她是隋恭帝时人;程大冒的《演繁露》则认为她是唐初人。、里居所在③关于花木兰的里居,现有多种说法:一说认为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郭镇为木兰故里,有花木兰祠为证,此说认为木兰为北魏人;一说认为安徽亳州市为木兰故里,亦有大量史书、文物建筑为证,如明清时期地方志如《大明一统志》、《凤阳府志》、《颍州府志》、《保定府志》、《亳州志》、《完县志》等有记载,此说认为花木兰为汉朝人;还有一说认为木兰故里在湖北黄陂,当地有木兰山为证,此说认为木兰是隋唐人。至今尚存很大争议,电影以大众广为接受的北朝为时代背景,并将时间具体到大家都熟悉的孝文帝拓跋宏即位之前。作为一部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服装设计是展现时代背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拟结合考古发掘出土的北魏时期的图像资料对《花木兰》中反映的北魏服饰作简单评价,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贴近历史事实的甲胄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千古流传,也是历代文艺作品表现的重点所在。因此,木兰的戎装像成为历代艺术家塑造木兰形象的重中之重。木兰从军所着戎装究竟如何?让我们从该剧宏大的战争场面中探析北魏时期的甲胄。
所谓甲胄,就是甲和胄的合称,其中,甲又称介或函,其形似衣,在战争中用以防护人体。胄又叫盔,秦汉以后称兜鍪(音谋),其形似帽,用以防护头部。花木兰(赵薇饰)初入军营,身上所着甲胄简单便捷,这正是北魏时期最为流行的两裆铠(亦作裲裆铠),该剧对这种铠甲进行了比较准确地再现(图2)。两裆铠分前、后两片,分别遮蔽前胸和后背,肩部有两条宽带将前、后片连接起来,有的腋下也用带连接,腰部束带。两裆铠出现于东汉末期,但当时两裆铠还属于比较少见的铠甲品种,直到南北朝时期两裆铠才成为铠甲的主流,并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制①《隋书◦礼仪志》载北齐河清中所定宫卫制度中,左右卫将军的服制为“在左者皆左卫将军总之,在右者皆右卫将军总之,以备警卫。其领军、中领将军,侍从出入,则着两裆甲,手执柽杖。左右卫将军、将军则两裆甲,手执檀杖。”(P280-281),因此,遗留至今的有关文物多属这一时期,主要是墓葬中出土的陶俑、壁画等资料。以孝文帝迁都洛阳为界,北魏早期的两裆铠在山西大同地区发现的太延元年(435年)沙岭北魏 M7壁画和太和元年(477年)幽州刺史宋绍祖墓[1](P19-39)出土的武士俑中有表现。北魏后期两裆铠更加盛行,在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区考古资料中有较多发现,以河南洛阳永宁寺遗址出土的影塑着两裆立像为例[2](P84-87),共出土 24件,其中有两件比较完整,基本形制为上穿交领广袖衣,下着缚腿裤,外着皮制两裆,腰间束带(图3)。两裆铠的最大优点是便于手臂活动,可以提高作战的灵活性,但缺点是防护面积较小。李毓芬整容
王传一吻戏因此,剧中将军(图2,右:陈坤饰演的文泰)所着铠甲在两肩部位添加长及手部护膊,这样一来,防护面积明显加大,同时也成为军中等级和地位的象征。木兰屡建奇功被封将军之后便着此种铠甲。
图2 木兰和文泰的甲胄造型
图3 永宁寺两裆立像
兜鍪是一种全方位保护头部的防具,因其形似锅子(即兜鍪)而得名。北魏时期保护头部的甲衣形制比较简单,主要有尖顶和圆顶之分。前者顶部较尖,呈三角形,有孔,用于插缨,多为将军所戴。有的用金属材料整体铸成,有的在两耳部位有耳护,考古资料中有大量反映,如彭阳新集北魏墓武士俑(图4,上)、甲骑具装俑,司马金龙墓武士俑、骑马武士俑,李贤夫妇墓Ⅱ式镇墓武士俑、甲骑具装俑。后者造型简单,形似半圆形的铁胄护住士兵头部,其下部用铁片或甲片制成的“顿项”以保护后脑、脸颊和颈部,有的还在耳朵部位加一长条形耳护,如宋绍祖墓出土的镇墓武士俑(图4,下)。电影《花木兰》中将士所戴兜鍪造型简单,稍有夸张,但与历史事实基本符合(图5)。
图4 兜鍪(上:彭阳新集北魏墓武士俑;下:宋绍祖墓镇墓武士俑)
图5 木兰征战沙场造型羽生结弦简介
二、时代错位的日常男装
图6 北魏皇帝造型(左)
在古代,男装最能彰显等级和地位。汉代以来,正史《舆服志》、《礼乐志》中记载了大量上层统治者朝会、祭祀以至宴享时所着的朝服、礼服,等级有序,尊卑有别,至今仍是我们考证古代服饰的重要依据。剧中北魏皇帝的朝服基本沿袭了中原汉族传统的褒衣博带装束(图6),考虑到北魏建国之初即开始改革冠服②《魏书◦礼志四》载:“太祖天兴元年(398年)冬,诏仪曹郎董谧撰朝觐、飨宴、郊庙、社稷之仪。六年(403年),又昭有司制冠服,随品秩各有差,时事未暇,多失古礼。世祖经营四方,未能留意,仍世以武力为事,取于便习而已。至高祖太和(477-499年)中,始考旧典,以制冠服,百僚六宫,各有差次。早世升遐,犹未周洽。”,尽管出现了一些在当时汉人看来比较怪异的服装,但还是基本符合历史事实,也比较契合今人对帝王朝服的审美标准,此不赘述。平民阶层的服饰正史中极少涉及,今人只能从小说杂记以及考古或传世的图像、实物中加以考证。该剧中,花木兰的父亲花弧以及乡亲们的着装为头束高髻,身着交领右衽窄袖侧开衩长袍,腰间束带,内穿长裤,脚蹬长靴,也是剧中将士日常穿用的便服(图7)。这音乐之声排行榜
种服装搭配质朴自然,虽与历史事实接近,但仔细观察则不伦不类。衣服上开衩并非中原本土的发明,在先秦、两汉、魏晋南朝的考古文物及传世绘画中均不见开衩现象,甚至连孝文帝改制前的鲜卑服装中也未曾见到。据现有资料观察,中原地区衣服上开衩出现于北朝晚期,见于山西太原南郊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娄睿墓壁画[3],如《墓主出行图》、《驼队前引图》、《墓主回归前导图》、《驼队图》、《墓主随从图》、《鞍马导引图》、《部曲鼓吹图》中人物,男女均有,胡汉兼用。衣衩多开于袍服两侧下摆及后部下摆居中部位,多者有三,开衩较低(图8)。这样以来,便可增加着长袍时行动的灵活性。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衣衩第一次在中国人的视野中出现是北齐人魏收在所著《魏书◦西域传◦波斯传》中所记载的波斯风俗:“其俗:丈夫剪发,戴白皮帽,贯头衫,两厢近下开之,亦有巾帔,缘以织成。”[4](P2271)从中可知,波斯男子所穿服饰为“两厢近下开之”的贯头衫,也就是两侧开衩的圆领衫,这在《周书》和《北史》中也有完全相同的记载。鉴于正史“西域传”对西域诸国习俗的记录大多具有猎奇目的,《魏书◦波斯传》之所以记录波斯开衩的着装风俗可能就是因为此俗与华夏民族着装习俗不同之故,因为比较新鲜,所以在文献中特意留下一笔。因此,波斯服装有开衩的做法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孟晖女士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衣衩是由波斯传入中国,其传播路径是在汉末、魏晋时期先传入西域,大致在北朝晚期引入中原地区[5](P61-67)。剧中的交领窄袖侧开衩长袍的出现足足提前了一百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