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诵读欣赏。第二单元围绕学会读书来设计教学,要求通过品味、感悟、欣赏来完成教学目标,诵读欣赏选取《诗经》中两首名篇《关睢》和《蒹葭》,让学生扩展阅读面,加强古诗积累,拉近学生与古典文学的距离,让学生在朗读和感悟中获得情感体验。
学生分析
 初三学生通过两年的初中生活,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有自己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敢于创新,勇于展现自我,有朦胧的情感体验。学生具有查资料、运用资料、搜集信息和多角度观察生活的能力,经过平时的训练他们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对课上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
设计理念
坚持有,先读后赏,层层深入,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金希澈 我们结婚了
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
教学目标
1、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知识,初步了解《诗经》的写作特。   
2、领悟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提高古诗文的欣赏水平和写作水平。
4、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勇敢追求人生目标。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按常规任务和目标任务把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对文学知识、基础字词进行归纳整理,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将其中一首古诗改编成现代散文。
    教师:收集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改编文章,进行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情导入巧突破
对于这两首爱情诗,学生在上课前就窃窃私语:看看老师会怎么上?在教学设计时,我也考虑过,让学生对这一主题感兴趣并不是难题,关键是如何自然过渡到对诗文的诵读和欣赏,当我了解到今天的课前三分钟演讲是一篇关于子女如何孝敬父母的感人故事时,我决定以真情作为突破口,引入课文的学习。
当学生用动情的语调讲完这个故事,班上同学从内容、语言、姿态对这名同学进行了评价,在补充评价和鼓励之后,我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开始导入本课内容: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这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想到了我们人类最高尚的情感——爱,天地间各种各样的爱,谱写了我们人类文明的交响乐,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小桥流水到街头巷尾,到处都有爱的赞歌,这些爱发自内心,出于真情,这也包括我们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爱情!(同学窃语,我稍稍停顿)这也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之一,许多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写到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都会引用这句诗关关雎鸠,在河之州,(故意停顿,学生齐答)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为什么这些诗句流传到现在还能让人喜爱呢?
     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中,我顺势引出《诗经》,让学生来介绍有关《诗经》的文学知
识,并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出示诗歌《关雎》。
二、诵读欣赏四部曲
如何做到”“结合,我设计对第一首诗《关雎》进行详细指导,让学生掌握诵读方法,紧扣品读字句为前提,领着学生在诵读中品味美的语言,体会美的情感,领悟美的意境。按照审美过程的规律,我把《关雎》的教学过程设计成四个大板块,即诵读欣赏四部曲:读准字音、读懂诗意、领悟感情、品味诗韵。
 一读:读准字音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让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告诉同学们哪些是生字,怎样读;哪些字容易写错,指出注意事项;以此为参照,我组织学生通过自由读、齐读等形式朗读了几遍诗文,然后通过小组齐读、指名读,几个轮回下来,学生的朗读的字音就非常准确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凯蒂-赫尔姆斯二读:读懂诗意
    在学生已准确掌握古诗字词读音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利用具书,以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
把整首诗的意思理解,并让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发言人,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首诗的意思,要求全班同学从意思的准确、语言的流畅优美对发言同学进行评议,并规定在3分钟完成,在竞争激励之下,小组讨论非常热烈,同学们跃跃欲试,想比一比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优美,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三读:领悟感情
在学生完全了解诗歌所讲述的内容这后,我先要求学生用一些词语来形容诗人的感情,很快有同学想到了一见钟情金晨个人资料简介及老公”“相思无眠”“朝思暮想”“相思难耐等词语,然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每一诗句所蕴含的感情,结合以前讲过的朗读技巧,边看边思考: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情?思考之后,配上古乐,分别让一名男生、一组男生、全体男生进行感情朗读,让女生来评判断是否读出了感情,然后由我进行范读,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起感情读。这样层层推进,学生很快能在朗读中较好地体现诗歌的情感。
四读:品味诗韵
经过第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沉浸到诗歌的感情当中,这时我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让同
学们思考:这首诗距今多少年?为什么流传至今人们仍赞不绝口?这首诗歌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从诗歌结构方面谈到题目与第一句相关,字数以四言为主,节与节之间在相同的句子,有的从内容上说第一句用比喻引出,有的从语言认为读起来琅琅上口。在此基础上,我进行了归纳小结,把以入诗,采用叠章的形式,使用了双声、叠韵、 叠字的语汇等知识告诉学生,然后出示优美的画面,配以古乐,让同学们静静欣赏品味朗读。有了这样的铺垫,学生在背诵环节,只花了很少时间就全部能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三、古今结合悟《蒹葭》
由于第一首《关雎》讲得较为详细,同时也交给了学生一些诵读的方法,因此对第二首《蒹葭》的诵读欣赏教学侧重于学生的自学与展示,重点突出对这首诗的意境领悟与课外延伸,让学生能够对诗歌进行再度创作,培养创新能力。
1、举一反三,自学展示
邓光荣黑社会
有了《关雎》的学习基础,我在屏幕上出示:四读  读准字音  读懂诗意    领悟感情  品味诗韵 明确要求,进行分组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朗读,达到诵读的目的。然后现配以优美的风景画,让学生展示想象与联想,对照画面和诗文进行朗读展示,边吟读、边联想,学生能潜心专注,自觉地在享受愉悦中得到陶冶,得到美的感觉,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2、拓展质疑 探究品读    由于课前预习时,学生提出的疑问已由专门的小组负责收集整理,这一环节,我首先请学生把收集的问题向大家汇报,然后我抽出其中问题,让大家发表意见,强调要言之有理。
    诗中有哪些景物?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而不是其它景物?
      伊人是真有其人,还是想象中的人物?
      诗人追到了伊人吗?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节英语作文     在一阵紧张而安静的思考后,学生们纷纷回答:
     芦苇、白露、水草等既反映他们的生活环境,通过这些优美的景物表现出清新的画面,衬托主人公的心情。
     写逆流和顺流可以表现寻伊人的艰难,也可以表明他在追寻中思念好比流水一样。  伊人是虚构的人,如果真有其人,一定可以追到,而且也没有对伊人具体的描写。
     “伊人应是确有其人,更体现在他心中有明确的思念和追寻的对象。
     “诗人并没有追到伊人,但他并没有放弃,给人留下意犹未尽的感觉。     学生的回答比我预想的要好,在他们的发言过程中,我适时给予点拨和鼓励,同时配上优美的画面,分别让学生进行配乐朗读,达到了诵读欣赏的效果。
3成龙资料、诗境再现,再度创  在学完课内诗文的基础上,我让大家欣赏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要求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注意其歌词: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
,道路又远又长。我愿顺流而下,寻她的方向。却见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我愿顺流而下,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从中到古诗《蒹葭》的痕迹,学生很快就到哪些歌词是改编哪句,并能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时我又在投影中出示这几篇现代散文并让同学有感情地朗读:
深秋的河畔,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芦苇,白露仍未消散,他跟往常一样,漫步于这条河边,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中

  刹那间,在河的另一边,他隐隐约约感觉到对岸有一个熟悉的身影,他定神细看,那飘逸的倩影,甜甜的笑容,不就是他日思夜想的梦中人么? 那翩翩身影向着小河的源头飘去了,他不由地加快脚步,希望能够追上她的踪迹,可是,逆流而上的道路,仿佛故意跟他过不去似的,处处险阻,步步难行。弯曲的小路像蛇一般,他始终无法追上心上的的脚步。于是,他改道而行,顺着水流,往下游方向寻她,在一片茫茫的水雾中,他仿佛看见意中人在水草深处,忽隐忽现。
  2)芦苇长得那么茂盛,清晨的白露,都变成了霜珠,在阳光的映射下,像钻石一般闪闪发亮。我每天都不怕冷,不怕累,在此苦苦等候,为的是想看见我日夜想念的那个人,
她每天都会出现在河的那边。我想逆流而上,追寻她的芳踪,但道路十分曲折,无法到达。我又想顺流而下寻她,她的行踪多么的难以追寻,在水的中央飘忽不定。  虽然她的影子难以寻,但我执著的精神是不会动摇,我决心要追寻到她,向她尽诉心中无限的思念…… 
  3)深秋的芦苇千万杆,清晨的白露还未干。迷蒙的水雾笼罩着水面,但这一切遮不住我追寻你的方向。看着了水中清清的水草,我就会想到你,虽然你和我隔水而居,但我仍能在空气中闻到你的气息。听着水流的声音,我的心已跟你而去,去到你居住的地方。
我要沿着这条河流向上去,直到流水尽处,一定有能到你的足迹,但道路崎岖而漫长,我怕迷失方向错失你的踪迹。我跟着河水顺流而下,希望你就在前方栖息,但四周一片茫然,我只能在这秋中独自苦苦追寻
太阳出来了,白雾就要散去,在缥缈的水气中,在河中的中央,那不就是你隐约的身影吗?    在同学们的一阵赞叹声中,我不失时机地说:文章改写得成功,文笔非常优美,这是谁写的呢?(学生们摇头)这些作者都在我们班上。他们是不是真正像诗人一样思念追寻自己的意中人呢?(学生笑)我问过其中几个同学,有的说把伊人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有的说把伊人当作成功的目标,所以就有这样的感觉,写出这样的文章。
四、名句作结想未来
对学生自己改编《蒹葭》的文章进行欣赏点评之后,我再一次肯定这两首诗中情感的真实自然,爱情发乎内心,并鼓励学生在合适的年龄追求高尚健康的爱情,坦率自然去表现自己的情感,同时进行引导:在现阶段,我们不妨把伊人想象成为我们未来美好的人生理想,让我们勇敢去思念伊人,追寻伊人。最后我出示下列名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学反思
由于诗文题材学生比较敏感,教学设计的一些环节出乎学生的意料,所以本节课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效果明显,学生参与度高,在充分的诵读和思考后进行讨论,几个环节层层深入,保证了有,在学习方式的变化中,注重体现合作探究的质量;第二首诗的拓展延伸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古诗文的再度创造又激发了他们的兴趣,甚至有不少学生
下课后还来和我探讨改编古诗的一些技巧。对古诗文的教学,如何让学生没有太多的人生经验和情感体验的情况下,去理解古人的情感,去品味诗歌的意境?我认为设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由浅入深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切合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这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探索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