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赏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遥看近却无。丹麦王妃撞脸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如今深未深。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依稀
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情。
请你忙里偷闲地先到江边游春散心,看看如今的柳是否已经很深。
注释
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广州文化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
春雨的细腻。
最是:正是。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身老大,年纪大。
即:已经。
凭:这里作“请”讲。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
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早春。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虽然时间不长,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
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任上调为吏部侍郎。
赏析
第一首诗中,诗人使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
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
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
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以远看似有,近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
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这个句是全篇中的绝妙佳句。早春二月,
在长安,冬天未过,春天还未来临。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最初的春草芽儿就冒出来了,作者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这是早春的草。看着它,作者心
列宁的名言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不过当作者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
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了。
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
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这句“草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曾一鸣
这设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更给早春草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自然也美了。
接下来的第三、四句是对初春景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是一年春光
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
景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
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
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不知要胜过多
少倍。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
草,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是早春
保护设置
时节特有的,它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
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作者喜爱了。像这样使用对比手法,与一般
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的特征。
这首诗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
出极难描摹的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彩。如果没有锐利
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首写景,第二首则注重抒情。后一首也是极力写“早”字。
诗以江边春天的柳映衬官身之路。年少逐春,扑蝶戏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妙机趣。而老大逐春就别
是一番况味了。官事冗杂,世事沧桑,在充分体尝了人间的坎坷困顿
>钱枫现任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