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评价体系的设立
一、“电视剧评价”
目前,电视剧既是各级电视台播出量最大的节目类型,也是观众收视时间最长的节目类型,在中国电视节目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理论探讨越发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电视剧评价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子问题。
电视剧评价普遍存在于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在电视剧生产过程中,由剧本创作到拍摄制作,再到宣传发行,电视剧制作商和发行商对未来作为产品的电视剧有一个基本的预期和判断,同时剧本创作者对未来作为作品的电视剧也有一个初步的预测和评估,这些都是电视剧生产主体对电视剧(或准电视剧作品)的对象性评价,评价结果影响着电视剧能否顺利进入实际的拍摄制作环节。
在电视剧传播过程中,电视剧在播出之前必须要接受主管部门与电视台的严格审查。审查能否“通过”,将直接关系着电视剧的生死命运。电视台的编排、推广和播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电视剧评价行为:电视剧安排在什么时候、什么时段播出,宣传推广时选择什么看点、卖点,都涉及到电视剧传播主体对电视剧质量与价值的判断。
电视剧生产与传播过程生产主体和传播主体的评价行为,是一种内部的“自主评价”。此外,电视剧评价行为还来自于第三方主体所实施的“外部评价”。第三方主体虽然不直接参与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但对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却有着较大的影响。
【定义】在电视剧生产与传播过程中,不同评价主体根据各自要求,对电视剧及其价值展开各种评价行为,从而对电视剧再生产与再传播产生影响,这种由不同评价主体实施的评价行为,统称为“电视剧评价”。
         
二.电视剧评价现状
当前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与传播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每年两到三万集的申报量、一万到两万集的通过量、超万集的生产量与近万集的播出量都是可喜可贺的。但是从长远看, 电视剧当前状况并不乐观, 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电视剧评价状况的混乱无序、评价标准的多元不一。
首先,政府主流立场(审查者) 的评价注重较强的思想性与导向功能, 难以摆脱“政治标准第一,
艺术标准第二”的束缚,对市场的态度暧昧不明, 导致近年来面对市场丧失了不少的机会。
其次, 精英知识分子对电视剧颇有“鸡蛋里挑骨头”的意味, 将电视剧“通俗”的大众趣味置于“庸俗”的烂淖泥潭, 还将其负面效应夸大到足以骇人听闻的地步;但是这种以精英立场与视角来观照通俗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的评价方式, 未免有点不合时宜。
再者,以大众为取向的市场判断越来越受到重视, 收视率、满意度、占有率、广告额等指标在电视剧评价体系中的位置越来越显著, 然而电剧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 作为一种综合性艺术作品, 对其的判断是不是这几个客观指标就能涵盖一切, 这也是难下定论的。政府、精英与市场三方站在各自的立场上, 运用多元不一的评价标准, 做出难以一致甚至相左的判断, 因此形成了当前电视剧评价中喧哗与骚动并存的复杂局面
三、电视剧评价体系
(一).电视剧价值评价(两个指标)
量化指标是统计上的数理计算结果,而质化指标则偏向主观认定,因此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区域,对不同的媒体都应有其不同的认知与观感。
(二).电视剧评价体系
1、 质化标准
题材建立在所处社会背景下体现时代主题】电视剧按所涉及的内容来划分,可分为言情
赵楚纶题材、武侠题材、宫廷题材(帝王题材)、涉案(悬疑、犯罪)题材、改革题材、都市题材、农村题材、民工题材、工业题材、军事题材、战争题材、反腐题材、家庭伦理题材、校园题材、儿童题材、少数民族题材等。
“社会生活是电视剧创作的唯一源泉。”
“正是源于生活的特性,使得电视剧艺术充满了对现实、对人性的关照,能够快捷、准确地反映我们时代的步伐和百姓的心声,从而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这里面包括众多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真正以艺术‘剧’的形式表达了人类的生活生存状态,充满了民生感悟、人生况味、充满了老百姓的喜怒哀乐。同时,还当数量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对现实进行了折射。以古喻今、古为今用,让人知兴替、察殷鉴、明是非。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引发当下现实意义,阐释了现代精神。”如电视剧《奋斗》、《蜗居》、《纪晓岚》等
【剧情扎实演员表演到位,画面讲究制作精良】人物形象的塑造 如《纪晓岚》里王刚、张国立、张铁林“铁三角”,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内容叙事手法新颖,技术手段的创新应用】
具有一定品牌号召力、社会影响力】 电视剧题材、演员知名度、制作费用、宣传……
2、 量化标准
预期收视状况】 题材、类型、演员阵容、投放时间……
制作、宣传费用的整体投入状况】
制作费用:“制作阶段包括筹备期、拍摄期和后期制作三个阶段”
前期筹备费用:购买原著改编权、编剧稿酬、剧本讨论和咨询费用以及前期筹备阶段需要的交通费、食宿费、通讯费及各种交际费用等。
拍摄费用:演员酬金和职员酬金、设备使用费、租景 造景 服装 化装 道具等方面的费用、保险费用如民事责任保险 人身安全保险 制片保险 家具及道具保险 建筑物破坏保险等等、交通食宿费用、其他费用
后期制作费用:租用机房费(剪辑)、特技字幕制作费、音乐创作与制作费、机房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的劳务费
宣传费用:
随着宣传手段的增加和宣传规模的升级,电视剧宣传的费用也水涨船高。浙江卫视总编室主任徐继峰告诉记者,过去一部电视剧的宣传费用为总投资的5%,最多不过10%,而现在这一比例大大提高。如《爱上女主播》制作成本超过2000万元,宣传发行费用为400多万元,已占制作成本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介绍20%以上。
第一笔:发布会 如要在北京举办一场电视剧发布会,平均成本至少都在10-15万元左右,如果要到外地去巡回宣传,成本还要增加;第二笔:食宿交通费 例如,《婚姻保卫战》到外地去做宣传活动,演员10人再加上工作人员15人,一大人在国内各城市来回飞,机票、食宿等费用已相当可观。 第三笔:首映庆典费。 像《潜伏》、《我的团长我的团》等电视剧的首播庆典,造价都在100万元左右,《三国》和新《红楼梦》的超豪华首播礼,已远不止这个数。 类似电视剧产品的平均历史交易价格】巩俐和孙红雷关系价格标准包含了电视剧的各种直接创作成本、演员稿酬、后期制作费、发行费、宣传费等,还有预期收视率、电视台和观众的需求程度、发行方自身实力和信誉、竞争者状况和国家政策等需要纳入参考范围的因素。
(三)播前预测和播后评价,以及差异
以播出为界,电视剧评价可以分为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电视剧播前评价是指对正式播出之前的电视剧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播后评价是指对电视剧在实际播出之后进行的结论性评价。电视剧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所得出的结论,经常出现前后不一致、不吻合的情况,本文将此称作“评价差异”。
对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作明确的区分,是展开评价差异研究的前提。电视剧播前评价与播后评价,不仅仅是时间流程的简单区分,两者更主要的区别还在于:
1、两种不同性质的评价:播前评价是以主观定性为主的质量评价,播后评价是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效果评价。
2、两种不同构成的评价:播前评价集中于政治评价、艺术评价,而播后评价则集中于社会评价和市场评价。
3、两种不同评价立场的评价:播前评价为电视剧审查机构和电视台代表的政府主流立场;播后评价为观众和市场为主导的大众文化立场,外加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精英文化立场。
4、两种不同评价目的的评价:播前评价的目的在于防范电视剧播出的政治风险,预测电视剧的市场价值和竞争潜力,评估电视剧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播后评价的目的在于盘点电视剧的市场价值和评判电视剧的艺术效果,检验电视剧播出后引发的社会影响。
5、两种不同作用的评价:播前评价的作用直接影响电视剧能否获得生产许可,能否取得在电视台的播出机会,决定其在多大范围内公开播出,并在市场交易中“以质论价”等;播后评价的作用则影响电视剧的重播频次,电视剧的再生产与再传播等。
探讨电视剧评价差异的目的,并不是仅仅寻出现评价差异的背后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差异研究,梳理和归纳电视剧评价的一般性规律,从而为构建科学完善的电视剧评价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对于电视台而言, 电视剧播出前要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安排播出, 审查也是一种评价的过程, 这种评价带有明显的事前的预测功能, 具体包括: 一是通过审查要避免一些问题, 如政治问题、导向问题、常识错误等, 这是审查的主要目的, 这在当前播前评价体系中已经比较严格股权转让协议范本; 二是通过审查要达到一定目标, 如电视剧将会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广告经营部门将会有多高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回报等, 这在当前播前评价体系中还比较薄弱。播后评价包括电
视剧播后电视台的综合评价、观众与媒体的评论与各类评奖活动, 这种事后评价往往集中于电视剧的社会效果与艺术效果, 具有非常强的指向性与主观彩。对于播前评价和播后评价, 由于发生了主体的转移, 评价的标准显然不一, 得出的结论往往也不合拍, 因此出现类似《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前播后评价截然迥异的现象也不足为怪。可以断言, 免费校园小说完结版如果在电视台主流审查中, 依旧采用单一的“传者本位”的电视剧评价标准, 而忽略受众的多元需求, 那么播前预测就难以对电视剧作出全面而准确的判断, 难以形成与播后评价相一致的观点与意见, 因此也意味着类似《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现象仍会时有发生, 不可避免。
四)关于电视剧审查(以央视电视剧审查制度为例)
【电视剧审查概况】一部电视剧推荐到中央电视台,首先要经过影视部责任编辑和主任初步筛选,然后再到总编室的审片组进行细致审查。
审片时,每人手里有两个初审表格,第一张表格上面有思想表达、艺术水准和收视预测三项,分别打分。第二张表格上要求写1500字左右的评价,涉及故事梗概、艺术评判、修改意见和最后的建议等四个部分。最后每组根据各项打分,算出平均分,或者经过充分讨论后给出一个平均分。
经过上述程序后,达到90分的电视剧可以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如果是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或八套黄金时间(晚上七点半到九点半)播出,片子在修改后,还需要再看一遍。
【“电视剧审查不是挑毛病,是出瑕疵”《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个有缺点的作品,写老干部(战争结束后感到)不适应的地方太多了,看不惯新的东西,主动发挥晚年作用的方面太少,不够昂扬。可能有些老干部看了会不高兴。当年负责该剧审查的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审片组的陆善嘉如是说。陆善嘉1990年就进入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的审片组,直到两年前退休,其间一直从事审片工作。审片组对《激情燃烧的岁月》的意见是修改,但因为要修改的地方太多,片方很为难。最后,此剧错过了中央电视台,只能到地方台播出,结果在地方台一炮走红。为此,中央电视台的一些人深感遗憾。但也有一些老同志坚持认为此剧缺点很大。
数年后,对在2005年热播的连续剧《亮剑》的审片意见,在中央电视台内部又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中央电视台)影视部的责任编辑觉得好,我觉得要改,他们说可以改,改十分之一,我说要改十分之三。反复地拉锯战。陆善嘉也是此片审查的负责人。
  陆善嘉针对此片提起自己审查时对片中粗话较多的意见:“骂帝国主义还允许,但片子里从彭德怀、李云龙到普通小兵都把粗话当成口头语,去电影院买票也和观众吵架对骂。首长这样表现自己的个性不合适。他当时的建议是:粗话和一些不文明的细节拿掉;在战地医院里李云龙和另外一个领导同时喜欢上女孩田雨,争风吃醋,拿掉;李云龙去未来的丈人家,丈人是民主人士,说了一些对共产党不满的话,拿掉;在鬼子兵的形象上,有的地方把鬼子写得太好,彬彬有礼,鞠婧祎出道前比赛照片拿掉。片方据此改了一次,审片组再审,然后建议再改。反复三次,才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