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整理】2015版药典153种多基原药材(附目录)
中药产业对接中药农业基地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征求《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之中药配方颗粒管理办法第三章生产管理第九条中,有以下文字:对栽培、养殖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变种或品种,不同种的中药材不可相互混用。提倡使用道地药材。
多基原药材,古而有之。《新修本草》记载,蓝有三种。《本草纲目》记载,蓝有五种。多基原药材各基原品种之间,功效相似。主要归为:
1. 具有相似成分与疗效的近缘物种。如厚朴与凹叶厚朴,决明与小决明。因不同种植物在全国分布不同,地方根据药效就地取材。从历史流源上看,多基原药材有就地取材、用药习惯等等因素,形成非一时、一地,品种非一种。生物亲缘关系的相近,多具有相似的成分及药理作用。这种思路类似于西方分类学中的“归并”。
2. 非近缘物种但成分与疗效相似。如生于淡水的蚌科动物褶纹冠蚌、三角帆蚌和生于咸水的
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另外,本草古籍中论述海藻:凡海中诸药,性味相近,主疗一致,虽有不同,亦无大异。这,正是古人从实际出发的思路。
一些中药的基原单一性与多元性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不同阶段的演变。随着研究的系统发展和对功效认知的逐步深入,有一些药材从多基原中独立出来,另立新名,如葛根与粉葛。还有一些药材是品质殊优于其余基原药材,另立新名如铁皮石斛。
多基原药材具有有限性,不能任意增加基原,需要在本草考证和研究基础上有据扩展。除药典以外,部颁标准及地方标准中收载的品种,及民间用药,也是一定程度上的基原补充。
配方颗粒对多基原药材的物种区分,意图是体现现代中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三要素之质量一致与可控性。在这种背景下,虽然从进化论、分类学、本草文献学以及中西文化统合的角度,物种区分的意义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评估,但本职工作就是工作,需要有胜任职业的能力。
《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收载的药材,约1/4为多基原药材。现统计如下。希望从药用植
物学、中药商品学、中药鉴定学等、本草文献学等方面入手探讨多基原药材及饮片的基原区分方法。并希望与具有相关目标的朋友建立技术团队,共同交流。
序号 | 药材名 | 来源 |
1 | 丁公藤 | 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根茎 |
2 | 九里香 | 芸香科植物九里香和千里香的干燥叶和带叶嫩枝 |
3 | 三颗针 | 小檗科植物拟豪猪刺、小黄连刺、细叶小檗或匙叶小檗等同属植物的干燥根 |
4 | 土鳖虫 | 鳖蠊科昆虫地鳖或冀地鳖的雌虫干燥体 |
5 | 大黄 | 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和根茎 |
6 | 山银花 | 忍冬科植物灰毡毛忍冬、红腺忍冬、华南忍冬或黄褐毛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 |
7 | 山楂 |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成熟果实 |
8 | 山楂叶 |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或山楂的干燥叶 |
9 | 山慈菇 | 兰科植物杜鹃兰、独蒜兰或云南独蒜兰的干燥假鳞茎 |
10 | 川木香 | 菊科植物川木香或灰毛川木香的干燥根 |
11 | 川木通 | 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 |
12 | 川贝母 | 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太白贝母、瓦布贝母的干燥鳞茎 |
13 | 小通草 | 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中国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得干燥精髓 |
14 | 马勃 | 灰包科真菌马勃、大马勃或紫马勃的干燥子实体 |
15 | 马兜铃 | 马兜铃科植物北马兜铃或马兜铃的干燥成熟果实 |
16 | 天仙藤 | 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或北马兜铃的干燥地上部分 |
17 | 天花粉 | 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根 |
18 | 天竺黄 | 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
19 | 天南星 | 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 |
20 | 木通 | 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 |
21 | 五倍子 | 漆树科植物盐肤木、青麸杨或红麸杨叶上的虫瘿 |
22 | 车前子 | 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 |
23 | 车前草 | 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全草 |
24 | 瓦楞子 | 蚶科动物毛蚶、泥蚶或魁蚶的贝壳 |
25 | 升麻 | 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兴安升麻或升麻的干燥根茎 |
26 | 化橘红 |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 |
27 | 功劳木 | 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或细叶十大功劳的干燥茎 |
28 | 甘草 | 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跟和根茎 |
29 | 石韦 | 篮球投篮手型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石韦或有柄石韦的干燥叶 |
30 | 石决明 | 鲍科动物杂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
31 | 石斛 | 兰科植物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的栽培品及其同属植物近似种的新鲜货干燥茎 |
32 | 铁皮石斛:兰科植物铁皮石斛的干燥茎 | |
33 | 龙胆 | 龙胆科植物条叶龙胆、龙胆、三花龙胆或坚龙胆的干燥根和根茎 |
34 | 白芷 | 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
35 | 白前 | 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和根 |
36 | 白薇 | 萝藦科植物白薇或蔓生白薇的干燥根和根茎 |
37 | 瓜蒌 | 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 |
38 | 瓜蒌子 | 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种子 |
39 | 瓜蒌皮 | 葫芦科植物栝楼或双边栝楼的干燥成熟果皮 |
40 | 老鹳草 | 牻牛儿苗科植物牻牛儿苗、老鹳草或野老鹳草的干燥地上部分 |
41 | 地龙 | 锯蚓科动物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 |
42 | 地骨皮 | 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干燥根皮 |
43 | 地榆 | 蔷薇科植物地榆或长叶地榆的干燥根 |
44 | 王者荣耀黄忠地锦草 | 大戟科植物地锦或斑地锦的干燥全草 |
45 | 百合 | 百合科植物卷丹、百合或细叶百合的干燥肉质鳞叶 |
46 | 百部 | 百部科植物直立百部、蔓生百部或对叶百部的干燥块根 |
47 | 肉苁蓉 | 列当科植物肉苁蓉或管花肉苁蓉的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 |
48 | 竹茹 | 禾本科植物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
49 | 伊贝母 | 百合科植物新疆贝母或伊利贝母的干燥鳞茎 |
50 | 决明子 | 豆科植物决明或小决明的干燥成熟种子 |
51 | 赤小豆 | 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
52 | 赤芍 | 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
53 | 花椒 | 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 |
54 | 芥子 | 十字花科植物白芥或芥的干燥成熟种子 |
55 | 苍术 | 菊科植物茅苍术或北苍术的干燥根茎 |
56欢乐颂樊胜美结局 | 芦荟 | 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或其他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 |
57 | 豆蔻 | 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
58 | 吴茱萸 | 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梳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
59 | 牡蛎 | 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的贝壳 |
60 | 董洁结婚照辛夷 | 木兰科植物望春花、玉兰或武当玉兰的干燥花蕾 |
宋茜安七炫61 | 羌活 | 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和根 |
62 | 没药 | 橄榄科植物地丁树或哈地丁树的干燥树脂 |
63 | 诃子 | 使君子科植物诃子或绒毛诃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
64 | 灵芝 |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
65 | 阿魏 | 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或阜康阿魏的树脂 |
66 | 陈皮 |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
67 | 青风藤 | 防己科植物青藤和毛青藤的干燥藤茎 |
68 | 青皮 |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 |
69 | 青黛 | 爵床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 |
70 | 苦杏仁 | 蔷薇科植物山杏、西伯利亚杏、东北杏或杏的干燥成熟种子 |
71 | 苦楝皮 | 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干燥根皮和树皮 |
72 | 松花粉 | 松科植物马尾松、油松或同属树种植物的干燥花粉 |
73 | 郁李仁 | 蔷薇科植物欧李、郁李或长柄扁桃的干燥成熟种子 |
74 | 郁金 | 姜科植物温郁金、姜黄、广西莪术或蓬莪术的干燥块根 |
75 | 昆布 | 海带科植物海带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叶状体 |
76 | 金果榄 | 防己科植物青牛胆或金果榄的干燥块根 |
装修全包多少钱77 | 金沸草 | 菊科植物条叶旋复花或旋复花的干燥地上部分 |
78 | 金礞石 | 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 |
79 | 乳香 | 橄榄科植物乳香树及同属植物树皮渗出的树脂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