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承办
2010
年8月 总第6期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
www.csadge.edu
热点关注 (1)
OECD发布磨砺三年的创新战略 (1)
欧盟仿MIT建设EIT,促进地区知识技术创新 (1)
德国高等教育追求卓越胜过平等 (1)
国际新闻 (2)
全球:最新调查表明排名对大学国内外声誉影响程度不同 (2)
芬兰:大学迎来私人捐赠的新纪元 (3)
韩国:豪掷10亿美元建设松都国际大学 (3)
英国:与英国石油公司关系过密或影响剑桥声誉 (4)
韩国:“绩效工资”时代的来临 (4)
挪威:高层官员被指控学历 (5)
美国:联邦大法官否决开设“创世主义”硕士学位的申请 (5)
加拿大:大学毕业生回炉职业培训课堂 (6)
澳大利亚:积极推进TAFE院校建设学历教育 (6)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市投资10亿美元建设高等教育 (7)
巴西:大学退学率不断升高 (7)
n号房在哪里看英国:“论文手”频现于大学 (8)
统计数据 (8)
荷兰: 外国研究人员的乐土 (8)
暗月马戏团实力检测
韩国:70%的外国留学生来自中国 (9)
验房程序英国:毕业生就业率校际差异大 (9)
观点集萃 (10)
美国:专家齐聚共商大学未来 (10)
英国:伦敦政经学院院长提醒政府不要只过分关注STEM专业 (11)
美国:哈佛校长呼吁大学应致力于“两全其美” (11)
美国:经济危机下管理学研究生依然走俏 (12)
研究成果 (12)
大学生学习投入不足现象的国际比较 (12)
陈好刘海峰美国研究生院委员会发布新书解读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的机遇和挑战 (13)
《国外研究生教育动态》2010年8月,总第6期
热点关注
OECD发布磨砺三年的创新战略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s, OECD)日前发布了创新战略,强调人力资本和教育。该战略历时三年,由多领域专家和多方利益者参与,于2010年5月举行的部长会议上正式发布。在天愿做比翼鸟
该战略指出,创新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动力,在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问题上扮演着重要角。人力资本是创新的来源,人才创新不仅有赖于广博而务实的教育和培训,也须不断创造使人才能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施展所长的机会。教育培训体系应促进人才对创新所需技能的习得和养成,增强知识更新的灵活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创新战略提出的政策原则包括以下几方面:1. 发展课程,更新教学法,培养终身学习能力;2. 提高教育产出,以促进学习和培训的深化;3. 继续改革高等教育体制;4. 加强职业培训教育与实际工作环境的联系;5. 扩大女性在创新系统中的参与;6. 支持国际流动;7. 打造创新性工作环境。
来源:《大学世界新闻》,2010年7月4日欧盟仿MIT建设EIT,促进地区知识技术创新
2006年,欧盟执委会主席巴罗佐(José Manuel Barroso)为促进欧洲的知识技术创新,首度倡议从
当时的欧盟教育科研预算中拨款建立一所类似于MIT的新型大学。此项提议一经提出便立即遭到各界质疑,来自学术界的反对尤为强烈,他们不但怀疑建立这种新型大学到底能否真正促进欧洲地区的知识技术创新,而且还质疑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项目是“误导”。
而如今,被视为欧洲MIT的欧洲创新技术学院(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EIT)初见规模。这表现在:第一,欧盟将为EIT的第一个五年建设投入近4亿美元的支持经费,其余经费将由企业合作者提供;第二,EIT项目建设理事会已在布达佩斯成立;第三,今年夏季EIT将正式开始招收约计50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关于欧洲技术创新学院的运行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在成员组成上,EIT由名为知识创新体(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Communities)的各个组(cluster)构成,每个组联合了大学、政府、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组的形式结构各不相同;在专业设置上,目前主要有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可持续能源及未来信息与交流社会三个方向;在学位授予上,欧洲大学联合会(European University Association)反对EIT授予单独的学位证书,倡导采用合作大学之间分别授予各自的学位证书模式。专业的设置需求以及经费保障的连续性是当前影响EIT未来发展的两大因素。
来源:《高等教育纪事报》,2010年6月22日德国高等教育追求卓越胜过平等
2005年,德国联邦政府为促进德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打破其原有的平等主义传统,在高等教育中
1
引进竞争机制,制定了专门面向本国高等教育的“卓越计划”(Excellence Initiative)。该计划力图打造世界一流的德国大学,提高高校尖端科研和高级人才培养的水平,加强吸引更多全球优秀的学生及研究人员。卓越计划共分为研究生院、精英研究机构和精英大学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博士生培养、科研团队锤炼与一流大学建设。经过激烈角逐,共有39所研究生院、37所精英研究机构和9所精英大学入选该计划,每年每所大学或机构可获得123万、800万和1,660万美元的资助。该计划从2006年开始执行,到2011年结束,共5年时间。总经费达19亿欧元(23亿美元),由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分别出资,用以吸引最优质的生源、提供科研岗位津贴、增加参加国际会议的补助和开展跨学科研究。同时在巨额的资助力度和严格的申请程序面前,各大学开始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发展现状,并寻求从政府以外的其他各界获取经费支持。
卓越计划自启动之日起,就饱受平等主义和过于重科研而轻教学之声的指责。除此之外资助期限过短(仅有5年),经费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也是进一步推进该计划所面临的问题。尽管如此,该重点资助计划对提高德国高等教育的竞争活力和培养尖端精英科研人才方面产生的影响是深刻长远的。据悉,在新一轮的资助计划中,申请机构的教学水平将成为重要的遴选标准。
来源:《高等教育纪事报》,2010年6月27日
国际新闻
全球:最新调查表明排名对大学国内外声誉影响程度不同
尽管大学排名常被认为对大学声誉有重要影响,但排名对大学国内声誉的实际影响却并不如某些机构所想的那么显著。日前在香港举行并有香港大学和世界百强声誉网络(World 100 Reputation Network)其他成员共同出席的会议上,位于英国剑桥的咨询公司知识合作公司(Knowledge Partnership)公布了其针对全球137所顶尖大学的最新调查,研究发现其中49所大学即使排名出现上升或下降,也并未影响其国内的声誉。但这些高校也注意到,排名上升不仅导致本校留学生申请数量增加,使学校受到更多优秀教师的青睐,而且也更容易与国外机构建立国际合作关系。总之,排名上升对大学国际声誉的影响比对其国内地位的影响更大。
在接受问卷调查的137所大学中,约三分之一的受访大学表示,他们已确定了未来在排名中想要达到的目标位次;另外三分之二则表示,他们就未来提高本校排名制定了发展战略。调查还发现,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在本校排名下降后会采取应急措施。大多数受访大学认为,较高的排名并不是衡量大学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外部指标,其他因素诸如研究资金与国际合作伙伴的质量等也可作为衡量指标。
香港英国皇家协会董事彼得•阿普顿(Peter Upton)指出,全世界250个地区有望成为世界“教育枢纽”,
其中8个地区已将自己视作“世界一流”水平的教育枢纽。阿普顿还预测说,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学生净进口国,而非现在的出口国,而香港则将成为广受中国大陆学生欢迎的留学目的地。
来源:《高等教育纪事报》,2010年6月22日2
《国外研究生教育动态》2010年8月,总第6期芬兰:大学迎来私人捐赠的新纪元
芬兰新出台的一项大学法案规定,大学将不再是政府的分支机构而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这使得大学通过私人捐赠获得收入变得更加容易。尽管在新法案出台之前,大学也有权利接受基金会和私人机构的捐赠,但是这些款项都被要求单独入账。一直以来,只有企业能够享受为大学提供捐赠后的税收减免优待,私人捐赠无任何税收优惠可言。新的法案对上述情形做出了调整,即凡是捐赠数额在850欧元至25万欧元之间,无论是个人还是基金会或公司都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对芬兰这样的福利国家而言,这是一项重大变革。
2010年,芬兰大学同样还迎来了另外一项激励募款活动的新政策:政府承诺将为大学投入2.5倍于募款总额的资金,以此鼓励大学努力从私人机构筹集款项。根据《赫尔辛基新闻报》(Helsingin Sanomat)对目标完成情况和捐款数额进行的统计:那些将目标设立为100万-2,000万欧元的公立大学,已不同程度地完成了各自的目标。例如,位于芬兰第二大城市拥有1.6万名学生的图尔库大学(University of Turku)完成了其2,000万欧元目标的28%;而拥有1.5万名学生的坦佩雷大学(Univer
sity of Tampere)已超额完成100万欧元的预期目标。
政府期望大学能够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筹集资金,芬兰不是第一个有此期望的国家。然而同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一样,芬兰大学的募款筹集远不如美国高校运行成熟。
来源:《大学世界新闻》,2010年7月4日韩国:豪掷10亿美元建设松都国际大学
韩国政府将投资10亿美元建立一所名为松都国际大学(Songdo Global University)的高等学府,并计划从全球各地招收上万名学生,大学本部最近已开始填海动土兴建。但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并不完全被美国合作院校看好,尤其是在遭遇了经济危机重创的这两年,如此花费巨大的工程兴建能否顺利实现预期成果令人怀疑。
据悉,已签约提供课程的三所美国院校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纽约州立大学斯脱尼布鲁克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Stony Brook)和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受全球经济持续衰退的影响,迫于精简财务开销的压力,以各种形式表明了暂缓合作的立场。但另外两所大学乔治曼森大学(George Mason University)和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却表现积极,双双表示已经在为提供课程、教师和学生做准备。
虽然面对一些合作院校不甚确定的合作意向,国际大学宋喜洪校长(Hee Yhon Song)坚持认为在韩
国中央和当地政府坚如磐石的支持下,这所临靠黄海之滨的全球大学将于2011年夏天开始正式招生,预计在未来十年招收10,000-12,000名学生,其中有三分之一来自美国,三分之一来自亚洲其他国家,并实现招收3万名学生的最终目标。不过宋喜洪校长承认“虽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但仍不能确保,学生或许只是一次冒险尝试,他们来了,然后又选择离开。”
韩国中央和当地政府为建设这所国际大学开出了相当优渥的条件。首先,韩国方面的经费资助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