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几种
修辞手法是我们学习句段文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几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比喻
1.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描写或说明另一事物。
2.分类
火影写轮眼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
(2)暗喻。又叫“隐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变成”“成为”等词代替“像”一类的比喻词。例如:
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孙犁《荷花淀》)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高尔基《海燕》)
(4)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例如: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朱自清《荷塘月》)
3.作用
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二)比拟
赵本山喜剧电影大全1.概念
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述、说明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例如:
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也就是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例如: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孙犁《荷花淀》)
3.作用
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三)借代
1.概念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特征、标志代本体。即用本体的某种特征、标志来代替本体。例如: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鲁迅《药》)
(2)具体代抽象。即用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代替抽象的事物。例如:
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用名代泛称。即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来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如: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4)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某部分代替本体事物。例如: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
3.作用
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四)夸张
1.概念
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扩大夸张。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缩小夸张。指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
一个浑身黑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鲁迅《药》)
适合做头像的红旗图片(3)超前夸张。指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的夸张形式。例如: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形容人多的四字词语3.作用
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加强联想,以创造意境。
(五)对偶
世界语言
1.概念
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上密切相关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同或相近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正对。指上下句在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2)反对。指上下句在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3)串对。又叫流水对,指上下句在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