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的区别
1、表达方式只有五种(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而写作手法却有很多种。
2、写作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
二、写作手法
(一)写作手法:是人们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文字表现文章内容的基本形式。如开头的方法、过渡的方法、结尾的方法。写作方法还因问题不同而有所不同:记叙方法、说明方法、议论方法、描写方法、抒情方法、修辞手法等。
(二)常见常用的写作手法有:
静衬动)、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正衬、反衬)、烘托、对比、托物起兴、托物言志(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白描细描、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开门见山、承上启下、渲染、实写、虚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等。
1、 铺垫:也称铺叙衬垫,是为了突出后面要出场的主要人物、事物或要发生的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来烘托、引出重要的情节和内容的一种表现手法。通俗地说,先描述的内容就是为主要内容做准备、打基础、作陪衬和烘托,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气势。
(1)、铺垫的种类:①、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正铺、反铺。
(1)、铺垫的种类:①、从情节发展的方向来分:正铺、反铺。
A、正铺/正面铺垫:是铺垫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一致。
B、反铺/反面铺垫:使铺垫的方向与情节发展的方向完全相反,出乎意料之外。②、从铺垫的手法来分,又有伏笔铺垫、悬念铺垫(又叫垫衬)、铺陈铺垫(用铺陈事物的方法,渲染气氛,制造声势)之别。宝玉挨打是伏笔铺垫,红楼梦序曲是悬念铺垫。
(2)铺垫的特点:是为主要情节蓄积酝酿的过程。
(3)铺垫的作用:是主要情节的基石,为下文蓄势,与后面的情节形成巨大的反差,情节跌宕,意味 深长,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兴趣,使情节具有合理性,艺术效果强烈。
(4)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5)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 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史记属于哪一类历史
(4)铺垫的原则:要引而不发、自然合理。
(5)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 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史记属于哪一类历史
2、伏笔:是指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文为后文所作的提示或暗示。可以理解为前文为后文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前文对后文所作的提示或的暗示。
①作用:为后文出现的情节做前兆,让人看到后面时,能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这样读者在读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疑问,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直到作者把伏笔揭开,才能真正使整个文章联系起来,让人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
②使用伏笔应注意:A、有伏必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那么在后文就要提到开,不伏不应是败笔,只伏不应同样也是败笔。
B、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伏笔一般做到别人无法轻易觉察到,要做到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C、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C、伏笔要有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笔前后贴得过近,反而会使文章显得呆板,读起来反而显得枯燥。
③、例如:《社戏》里,月下航行时,鲁迅写到了碧绿的豆麦田,这就是伏笔,为后文看戏归来偷豆吃埋下伏笔。又如《项链》文中有三处为文末说项链是假的埋下了伏笔。
3、铺垫和伏笔的异同点剑魂 加点
①、相同点:铺垫和伏笔都是为下文服务的,铺垫、设伏笔,都是解释某句或某段话在结构上的作用。
②、不同点:A、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使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B、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呢一般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C、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D鸡蛋怎么立起来>赵明明近况、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C、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D鸡蛋怎么立起来>赵明明近况、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4、照应:有的内容前面说到了,后面又作必要的交代;有的内容虽然在后面主要说,但在前面也有必要提一下。即上文和下文遥相呼应。
①分类:前后照应、首尾照应、照应标题、照应上文、照应下文等。许多评论文章.开头提出论点主体认证论点,结尾作出结论。论点与结论紧密呼应。采用的就是这种首尾照应方式。
②作用:.突出主题,引起共鸣;使文章结构更为完整,增强文章的严谨性。
③例如:《白杨礼赞》“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结尾处强调:“但是我要高
声赞美白杨树!”
5、抑扬结合:
5、抑扬结合:
①、分类: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三)如果再具体一点细分一下,写作手法又可指特定文学样式中的一些技法,如结构短篇小说的写作手法:“横切悬念,倒叙事件自动挡汽车档位”法、“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法、“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法、蒋劲夫个人详细资料“盆中藏月,以小见大”法、“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法。
三、表现手法
1、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是字词、语句上的修辞技巧,种类很多,包括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等。
2、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表现手法时,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①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
②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
③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④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
四、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之间的关系
1、描写手法比修辞手法范围要大。
2、两者之间是交叉关系,即描写手法中有许多是借助于修辞手法的,而修辞手法中有一部分则不属于描写手法。
3、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应该是前两者中包括了后两者。
4、因此表现手法一般可以包括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这三大类。
五、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
1、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之间区别很大。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等。
2、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六、表达方式与描写手法
1、表现手法和描写手法实际上都是一种创作方法,但内涵不同。
2、表现手法内涵可从如下多个方面考虑:
①抒情方式:(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融情于景、直抒胸臆等。)
②表现方法:(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先抑后扬、前后呼应、想象、联想、象征等。)
③结构特点:(前后呼应、结尾点题、对比、衬托、铺垫、详略、倒叙、插叙等)。
发布评论